孟祥菊
天津教案之后,李鴻章直接從湖廣總督調(diào)任直隸,接替曾國藩的職位,但他對恩師的敬畏依然有過之而無不及。
某日,李鴻章接到恩師的手諭,說是“此次晤面后或?qū)⒂涝E,當(dāng)以大事相托”,便不顧一切地南下江寧。見面之后,曾國藩簡單地與他商榷了幾件公事,便攜他到自家西花園的藝篁館去賞湘妃竹。
說實(shí)話,此時的李鴻章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些真正的湘妃竹,只見一株株略呈黃色的青皮湘妃竹上,布滿著大大小小的黑色斑點(diǎn),像極了濺在宣紙上慢慢浸漬的墨痕,真是美妙至極!李鴻章一連看了幾十根竹子,然后誠懇地向恩師索要斑竹。曾國藩爽快地答應(yīng)后,笑問李鴻章:“少荃,你知道我為何如此喜愛湘妃竹嗎?”
“因?yàn)榇酥衲硕鲙熂亦l(xiāng)的特產(chǎn),恩師看著它,猶如回到了家鄉(xiāng)?!币娫鴩徽Z,李鴻章馬上補(bǔ)充一句:“還因?yàn)榇酥裼幸粋€美麗動人的傳說,使得它比別的竹子更受人喜愛?!痹鴩爩W(xué)生兩次均未說到點(diǎn)子上,便捋著胡須說開了:“湘人愛斑竹,老朽尤重之。物以稀為貴,且又有舜王南巡,客死蒼梧,娥皇、女英尋夫不見,淚灑竹林自投湘江的那一段傳說,這的確是斑竹受人喜愛的原因。老朽看重斑竹,主要是從斑竹的身上聯(lián)想到了一種血性。娥皇、女英明知舜王已死,不可再見,卻偏要南下尋找,尋不著,則投水自盡,以身相殉。這是什么血性呢?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血性,是以死報答知遇之恩的血性,是對目標(biāo)的追求至死不渝的血性!”
李鴻章聽著聽著,不禁肅然起敬。他的腦子里漸漸浮現(xiàn)出27年前的碾兒胡同書房,恩師在給他講《詩經(jīng)》中的借物喻志,講先賢品德節(jié)操的情形……
接下來,曾國藩忽然話鋒一轉(zhuǎn),毫不隱諱地由斑竹說到自己的病情,繼而將多年積累的帶兵之道、管理之策和湘淮軍隊的未來走向等問題逐一說給李鴻章聽,并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舉薦之事也詳細(xì)地做了明示。曾國藩這樣做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李鴻章堅守湘江斑竹的本色,誓死護(hù)住湘淮這兩支軍隊,因?yàn)樗鼈儾攀仟?dú)撐清廷江山的鼎足命脈。李鴻章聽后,感動之余旋即做出表態(tài):“敬請恩師放心,只要門生一息尚存,此點(diǎn)一定謹(jǐn)守不渝!”曾國藩聽后,頷首點(diǎn)頭,與李鴻章并肩離去。
眾所周知,曾國藩的湘軍被裁之后士氣遠(yuǎn)不如前;好在李鴻章的淮軍日漸強(qiáng)大,成為大清治國平天下的法寶。朝廷一旦失去江淮軍隊的支持,國力必將衰退,國家必遭外侮欺凌。因而曾國藩在垂暮之年,才不得不想出一條“借竹言志”的曲徑,旨在向朝廷重臣李鴻章表白自己離世前的苦衷和志愿。
“淚灑湘江斑竹枝,墨痕點(diǎn)點(diǎn)化國魂?!痹鴩谏哪耗?,依然將江山社稷深藏胸中,并以代朝廷托孤的方式將興國安邦之策傳與后生。此種胸懷,日月可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