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摘? 要:近年來高層建筑已發(fā)展成為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隨著高層建筑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連體結構由于具有顯著的安全性和整體性特點,因此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其對于施工技術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掌握連體結構施工的技術要點,以此來全面提高高層建筑連體結構的施工質量。該文分析了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形式、基本特征和施工要求,并進一步對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技術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高層建筑;連體結構;結構形式;施工特征;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7? ? ? ?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目前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連體結構應用十分廣泛,為了確保施工的質量,在實際連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施工工序,使連體結構能夠更好地符合具體的施工要求,進一步增強建筑的整體剛度和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確保高層建筑的質量。
1 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形式、基本特征和施工要求
1.1 連體結構形式
高層建筑連體結構形式較為多樣,象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型鋼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平面及空間桁架結構、空腹桁架結構等,其不同結構形式特點和使用范圍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針對施工的實際情況來提前制定連體結構施工方案,以此來采取與其相應的連體結構形式。
1.2 連體結構施工特征
當采用型鋼混凝土結構形式時,由于其自身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實際連接過程中,需要保證連體結構的剛度及豎向撓曲變形,這樣才能確保結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型鋼混凝土結構十分先進,具有較高的自動化程度,施工效率高。其還具有較強的整體性,可以有效地保證結構的剛度。利用型鋼混凝土結構進行施工,其側向位移、結構豎向沉降變形差及水平方位位移等都能夠滿足結構需求。而且型鋼連體結構具有較強的抗震性能和延性,可以有效地降低梁高度,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積。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針對施工技術進行系統(tǒng)化分析,這樣連體結構的施工質量才能更好地符合實際標準要求。
1.3 施工技術要求
1.3.1 抗震性方面的要求
部分高層建筑存在2棟以上建筑之間設置架空連接體的情況,這就需要針對實際用途來對具體的跨度大小進行設計。目前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中連接方式通常以剛性連接方式和柔性連接方式為主。但由于高層建筑連體豎向和水平受力過于復雜,因此對其整體抗震性能具有較高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
1.3.2 結構整體剛度方面的要求
連體結構中,塔樓連接處易出現(xiàn)剛度變化,特別是在連體剛度較大的情況下,塔樓連接處會出現(xiàn)明顯剛度突變,當連體結構剛度較小時,宜簡化處理雙塔連體。當連體剛度較大時,需將連體看作為剛性樓層,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大的計算誤差出現(xiàn)。在非對稱結構施工過程中,宜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來降低連體剛度,以此來減小塔位位移。
1.3.3 鋼框架結構強度方面的要求
在進行高層連體結構施工過程中, 鋼框架結構必須切實注意強度要求。如果是現(xiàn)澆的連體結構梁板, 其強度可以按照T形斷面進行計算。在對框架梁跨中配筋量進行計算時, 可以按照T形去考慮跨中截面。在對框架梁支座的配筋量進行計算時, 如果也是按T形考慮, 這樣計算的強度是不對的。因為在實際施工過程中, 鋼框架結構梁支座處是負彎矩, 此時梁翼緣處在受拉區(qū), 而梁底則在受壓區(qū), 主要為倒T形截面。所以, 只能按照矩形截面計算。
2 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技術
2.1 施工測量
在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施工測量是其中較為關鍵的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由于連體結構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實際施工測量過程中需要保證測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盡可能地減少測量誤差的發(fā)生。在實際測量過程中,需要科學地對建筑外觀和內(nèi)部控制點進行分析和定位,內(nèi)部控制點設置時盡量不要設置在梁底,這樣不利于從底部直接觀察到頂部。在實際施工時,還需要提前預留出一定的控制點孔隙,同時底部及頂部內(nèi)部控制點還要求與建筑材料之間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進一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在施工測量開始之前,要準備好垂準儀,這樣內(nèi)控點可以保證在觀察檢測視線范圍內(nèi)。具體測量過程中,還需要在建筑投點中設置帶有十字的有機玻璃,并通過激光的方式來將內(nèi)控點位置轉移至玻璃中,使玻璃中心點與激光點位置相對應。同時通過玻璃中心位置將內(nèi)控點轉移至附近樓板混凝土中,并對其進行具體標示。撤離玻璃,在放線孔口中放置模板,并將內(nèi)控點轉移至模板中,進行具體標示。再將內(nèi)控點轉移至放線建筑樓中,利用全站儀進行核實,并進行放線。同時將放線模板記當?shù)膬?nèi)控點作為基準點,并利用全站儀來對建筑軸線控制網(wǎng)與墻邊線等進行具體的測量。
2.2 轉換層施工
高層建筑在連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在高空中塔樓連接時施工難度較大,在高空中模板承載力及模板穩(wěn)定性無法保證,因此需要應用轉換層施工技術,更好地發(fā)揮轉換層在連體結構中的作用。在實際轉換層施工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需要利用鋼梁建立承載力,并對其進行有效連接,在鋼梁連接前,需要將起重機械設備設置在連體結構兩側樓層間,利用其將鋼梁運至需要轉移的樓層,同時還要安置滑移工具,利用卷揚機和滑車來對鋼梁結構進行運輸。在具體施工開始之前,需要進行試吊,當所有設備都能夠達到安全要求,才能正式進行提升作業(yè)。在實際鋼梁提升過程中,鋼梁要一直保持在水平狀態(tài),一旦出現(xiàn)偏差要及時進行調節(jié)。
2.3 連體結構混凝土施工
在連體結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提前在澆筑混凝土位置處進行標注,并根據(jù)一定的澆筑順序來進行作業(yè)。具體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先對墻柱位置進行澆筑,然后再對梁板部位進行澆筑施工。在實際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對澆筑位置進行具體分析,并進一步對澆筑位置進行確定,合理劃分,使?jié)仓┕ひ淮瓮瓿伞T趯嶋H澆筑施工過程中,要根據(jù)每個樓層的具體要求進行澆筑,在澆筑作業(yè)時,在某一特定位置混凝土澆筑至相應時間段時,要求其呈現(xiàn)出扇形的坡面,并循序漸進的推進,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證混凝土結構具有較好的整體性和穩(wěn)定性。為了防止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chǎn)生縫隙,在混凝土凝結之前即開始下一層的澆筑施工。通常情況下連體結構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頭的方式進行,泵送混凝土運輸管道要保持平直,強度也要與規(guī)定的要求相符。另外,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采取覆蓋措施做好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還要對泵送混凝土管道進行清理和維護。
3 結語
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作為高空施工項目,由于需要在高空中安裝大截面構件和設施,施工難度較大,對于施工機械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在采用型鋼混凝土連體結構過程中,存在較多的鋼桁架與鋼梁對接點的施工,對同步提升和對接控制、安裝精度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連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每一道工序嚴格控制,確保施工的質量,確保高層建筑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建軍,趙占奎.簡析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的技術要點[J].科技向導,2014(20):316-317.
[2]傅浩.高層建筑雙塔連體結構施工技術[J].中外建筑,2013(8):34-35.
[3]王艷.高層建筑連體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山西建筑,2015(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