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焱,殷 廣,程 璐,王 琦,吳茂弘,吳奇華*
(重慶市南川區(qū)人民醫(yī)院放射科,重慶 408400)
急性胸痛癥狀缺乏特異性,起病急驟,表現(xiàn)兇險,其中胸痛三聯(lián)癥(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肺動脈栓塞、主動脈夾層)是嚴重危及性命的病種,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對于胸痛三聯(lián)癥診斷一般為CT血管造影檢查,但CT血管造影檢查需要注入大量造影劑,大劑量造影劑不僅會損傷腎臟還會增加輻射量[1],因此在保證質量情況下盡量減少濃度。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我院行胸痛三聯(lián)CT血管造影檢查的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高度懷疑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主動脈綜合征以及肺栓塞患者,需要采取CT血管造影進一步確認;無碘過敏。排除標準:心率<85次/min,體重指數(shù)<28 kg/m2。根據(jù)對比劑濃度分為常規(guī)劑量以及低劑量組,其中,常規(guī)劑量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齡45~81歲,平均(60.0±2.9)歲;低劑量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齡47~80歲,平均(62.0±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檢查儀器為美國GE-RevoLution256排512層螺旋CT,對比劑為碘佛醇注射液。低劑量對比劑組:60 mL(濃度為270 mgI/mL),常規(guī)劑量組對比劑劑量為60 mL(270 mgI/mL),用小劑量對比劑團注測試法行胸部大血管CTA檢查。在左右靜脈肘埋留針連接高壓雙筒注射器。設計團注速度為5 mL/s,結束后以同樣速率團注40 mL生理鹽水,兩次團注時間無間隔。叮囑受檢者采取仰臥位,設置相關參數(shù),定位掃描。
掃描結束后將圖像傳送至工作站進行處理,并使用容積再現(xiàn)、最大密度投影以及曲面重組等方式重建圖像。
重建后選取肺動脈主干、冠狀動脈根部及胸部水平的胸主動脈為典型血管,并在血管腔內畫橢圓形感興趣區(qū)從而測量CT值,并匯總各血管階段的CT值取平均值。以CT值的標準差作為噪音值,記錄圖像CT值以及噪音值。碘劑量(g)=[用量(mL)×濃度(mgI/ml)]/10000。
總體圖像質量評價均由兩名高年資醫(yī)生進行判斷,對于圖像評分標準包括以下內容:5分為管腔顯示清晰,無偽影;4分為管腔邊界模糊,輕度偽影,但是不影響結果判斷;3分為管腔邊界模糊,有運動的偽影,仍然可診斷;2分為管腔偽影明顯,診斷困難;1分為管腔顯示不清,無法診斷。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C T值、噪音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劑量組碘用量顯著少于常規(guī)劑量組,見表1。
低劑量組圖像質量為(4.2±0.6)分,常規(guī)劑量組為(4.3±0.6)分,兩組圖像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02,P>0.05)。
表1 兩組客觀圖像質量比較(±s)
表1 兩組客觀圖像質量比較(±s)
組別 n CT值 噪音值 碘用量(g)常規(guī)劑量組 42 389.2±39.8 39.7±2.5 22.9±4.9低劑量組 68 376.2±38.2 38.6±5.4 16.8±4.9 t 0.026 0.009 1.09 P 0.026 1.68 0.048
CT血管造影中,同一對比劑,90 mL以上對比劑發(fā)生不良反應風險比對比劑90 mL以下的高出70%,導致患者出現(xiàn)蕁麻疹、發(fā)熱等不良反應。此外由于胸部大血管的達峰時間窗較窄,掃描時間把控度對于檢查準確性影響較大。增強跟蹤自動觸發(fā)掃描法延遲時間為固定值,和閾值的大小有關,由于患者的心肺功能對胸部大血管內對比劑時間-密度曲線的上升斜率影響較大,導致個體差異較大。小劑量對比劑團注測試法使CTA掃描延遲個體化,不受患者個體差異的影響。本次采取低劑量對比劑組別的碘劑量明顯低于常規(guī)劑量對比劑,這對于減少患者因對比劑造成的不良反應具有積極意義。因此,胸痛三聯(lián)CT血管造影中使用低劑量對比劑具有減少輻射劑、對比劑劑量、經(jīng)濟負擔等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