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音 馮穎博 萬俊
【摘 要】:目的 探討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沈冰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5年1月-2018年6月間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88例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列入研究,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SF-36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尿毒癥;血液透析治療;護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7-03--01
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是糖尿病患者十分常見的并發(fā)癥,而血液透析是該類患者主要治療方法,但患者在長期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往往會因負面情緒、透析并發(fā)癥而令治療效果、生存質(zhì)量受到嚴重影響,而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改善上述問題的關鍵[1]。本次我院在44例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間在我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88例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并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腎病尿毒癥臨床診斷標準,并具有血液透析指征。對照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從57-72歲不等,平均為(64.5±4.2)歲,糖尿病病程從6-13年不等,平均為(9.4±1.9)年,血透時間從5-16個月不等,平均為(10.5±3.6)個月;觀察組44例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從56-74歲不等,平均為(64.8±4.4)歲,糖尿病病程從6-14年不等,平均為(9.7±2.0)年,血透時間從5-18個月不等,平均為(10.8±3.7)個月。所有患者均獲得本次研究知情權(quán),并于知情同意參與書上簽字。排除有合并機體其他系統(tǒng)嚴重功能障礙以及精神、認知障礙的患者。將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研究價值。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常規(guī)健康指導、病情觀察、并發(fā)癥處理等內(nèi)容。而對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溫和主動的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與尊重,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于交流過程中準確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采取引導、勸說、鼓勵等措施為患者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知識以及血透治療的重要作用,并可向患者介紹既往在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下預后良好的同類病例或者邀請該類病例入院現(xiàn)身說法,另外要積極動員患者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支持,以緩解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樹立起治療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工作。(2)并發(fā)癥預防護理:護理人員要掌握各項血透治療相關并發(fā)癥的指征,積極做好預防護理工作:①感染:護理人員需在血透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同時為患者及家屬做好生活指導,嚴防感染的發(fā)生,并叮囑患者一旦出現(xiàn)感染癥狀,要及時入院處理;②低血壓:對于既往血透中出現(xiàn)過低血壓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指導其暫?;驕p量服用降壓類藥物,并在血透時密切觀察,一旦出現(xiàn),需立即停止超濾、降低血流量并給予吸氧、注射高滲鹽水等處理措施;③心衰:對于合并高血壓的患者,護理人員需加強對患者血壓的控制,叮囑其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并控制水鈉攝入量,并在血透時密切觀察,一旦出現(xiàn),需立即減慢或停止透析并實施急救;④低血糖:護理人員要準確評估患者血糖控制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飲食、用藥指導,對于使用無糖透析液進行血透治療的患者,應適量補充葡萄糖,并在血透時密切觀察,一旦出現(xiàn),需立即靜脈推注適量高滲糖。(3)院外指導:護理人員要仔細做好患者院外飲食、運動、用藥等生活指導,并按時隨訪,及時為患者答疑解惑并加強心理支持。
1.3 觀察指標[2] 護理3個月后,觀察對比兩組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生存質(zhì)量量表(SF-36)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其中SF-36評分范圍為0-100分,評分越高,生存質(zhì)量越高;護理滿意度評分范圍為0-100,評分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計量資料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為n(例)、%(率),用x2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觀察組透析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SF-36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而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多見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可發(fā)展形成尿毒癥并最終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之一[3]。目前,血液透析一直被臨床中作為改善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病情、延長患者生命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由于血液透析治療過程較為復雜、治療周期較長,患者不僅易發(fā)生感染、低血糖等多種透析相關并發(fā)癥,并且也易出現(xiàn)焦慮、抗拒、悲觀等不良心理情緒,從而會對其治療效果以及生存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而近年來,隨著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的不斷增多,采取何種有效措施改善上述問題也越來越收到臨床所重視[4, 5]。常規(guī)護理方法多僅局限于患者疾病治療方面,并且在實施護理過程中較為被動與盲目,存在較大缺陷,而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遵循優(yōu)質(zhì)護理理念,并強調(diào)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在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護理中實施時,以減輕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存質(zhì)量為目的,針對性的采取心理護理、并發(fā)癥預防、院外生活指導等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或避免患者心理與生理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能達到滿意的護理效果[6]。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生存質(zhì)量、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均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蓉芬. 維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癥病人護理[J]. 全科護理. 2014(30): 2849-2850.
張翠杰. 糖尿病腎病尿毒癥血液透析的家庭護理[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3): 179-180.
汪廣鳳,艾華英,彭杏. 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腹膜透析治療護理心得與體會[J]. 醫(yī)學信息. 2015(45): 203-204.
宋琳平. 尿毒癥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J]. 母嬰世界. 2017(9): 218.
盧彥. 老年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探討[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5): 227.
王玉娟. 老年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護理干預措施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37):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