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伴隨著十九大的召開也進入了新時代。本文在闡述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狀況及存在問題的前提下,深入分析了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性,最后從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高校大學生、高校校園文化環(huán)境三個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具體路徑:提升高校思政教師的德育文化素質、提高高校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優(yōu)化高校校園德育文化環(huán)境,從而推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展開。
關鍵詞 新時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先秦儒家德育 路徑
作者簡介:胡少棟,聊城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205
一、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狀況及存在問題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開啟了新的征程,同時也開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面臨著復雜的形勢,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方法,從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進行。
(一)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狀況良好
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政治狀況是非常良好的,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新時代的大學生十分支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相信政府是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斷努力的政府。大學生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踴躍的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紀念活動和文藝活動等,如青年志愿者活動、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念活動、五四一百周年紀念活動、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活動等等。
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也能夠通過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關注國家熱點問題。如世界儒學大會在中國曲阜召開、孔子學院建立、英國脫歐、美韓領導人實現(xiàn)首次會晤等國內外時政熱點問題,充分的體現(xiàn)出大學生十分關心國家大事,尤其對于中國儒家文化走向世界表示由衷的贊嘆。這表明新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高校大學生的基本政治狀況是非常良好的。
(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盡管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伴隨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轉變,國內外復雜形勢的現(xiàn)實情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德育素養(yǎng)欠缺。新時代背景下,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肩負著在校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等工作。從輔導員自身德育素質來看,部分高校輔導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德育文化素質和專業(yè)知識,甚至是學生工作經(jīng)驗,也沒有得到系統(tǒng)德育培訓,難以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因此,當前高校應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德育素質。
2.大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相分離。大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獲取了道德知識,尤其是在倫理學課程中學習了系統(tǒng)的道德知識,接受了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但是這些都只是大學生為獲取學分而學習的知識,甚至成為大學生為評獎學金、評優(yōu)秀學生的重要跳板,簡而言之,道德知識只是大學生頭腦中的觀念,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早就把這些道德認知拋到九霄云外了,甚至在公共場合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等簡單的事情都會做不到,這說明大學生的道德踐履脫離了道德理論知識,道德實踐變成了虛無之事,大學生難以將道德認知真正地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可塑性差。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教育方法、內容、以及高校輔導員隊伍等主觀方面外,對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人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同時,環(huán)境也在創(chuàng)造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會對大學生的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大學生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定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進行的,但是當前高校并沒有充分運用環(huán)境的積極影響,導致高校大學生只是停留在知識的表面,不能真正理解并且運用知識,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的塑造作用難以發(fā)揮出來。
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性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雖取得了重要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為大力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需要辯證吸收中國古代的德育思想,尤其是先秦時期儒家的德育思想,先秦儒家德育思想是古代德育思想的重要部分,具有合理的教育方法和內容,對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事關國家的前途命運,民族的未來和人民的希望,是具有重大意義的,然而在現(xiàn)實情況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合理借鑒先秦儒家優(yōu)秀的教育方法和經(jīng)驗,從而能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德育目標、德育方法等,如儒家文化中堅持培育理想人格,即至善至美的人生目標,始終追求圣人、君子、士人的價值目標,強調內圣外王的人生道路,這說明先秦儒家不僅重視嚴律修身,努力提高道德修養(yǎng),而且還堅持報效祖國,建功立業(yè),另外,還堅持因材施教、環(huán)境育人、身教示范等教育方法,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充分借鑒其德育思想的目標和方法,將修身和報效祖國充分結合起來,并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進行施教,從而有利于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有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人生價值觀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在經(jīng)濟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帶來了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的強烈沖擊,由于高校大學生社會閱歷不足,容易受到西方價值觀影響,面對這樣的復雜局勢,先秦儒家中修身、慎獨、正己內容,提高自身修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天下大同的人生理想,對于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作用,將其德育思想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可以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并且還能有效促進大學生形成推己及人、寬容待人的人生態(tài)度,并且以誠信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人,進而構建仁愛的、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博愛大眾的良好校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進行。
(三)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這充分說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根本上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然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離不開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合理借鑒,同時,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中始終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即德育為先,如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即把道德教化作為治理國家的重要任務和一切教育的根本,所以,合理借鑒先秦儒家的德育為先的思想不僅能夠有效地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能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從而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具體路徑
(一)提升高校思政教師的德育文化素質
高校思政教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教師的德育文化素質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巨大促進作用,大力建設具有較高德育文化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有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的重要途徑,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和高校輔導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文化素養(yǎng)。
首先,教師要樹立身教示范的教育理念。教師的言行舉止深刻影響著受教育者,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這說明教師應帶頭發(fā)揮正面引導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為人師表的重要原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將身教和言傳充分的結合起來,從而使大學生能夠尊師重教,刻苦學習,奮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質。
其次,教師也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從另一個角度上說,教師也是受教育者,應當先學習專業(yè)知識,才能將知識教授給學生。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這告訴教師應該時刻加強自身學習,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擴展知識視野。當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新時代,高校教師更應該從中國古代德育思想中尋找解決之道,自覺學習儒家堅持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的德育原則,高度重視仁、義、禮等德育內容,深入學習儒家因材施教、環(huán)境熏陶、自我修養(yǎng)等德育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充分的將這些德育原則、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有效的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充分提高大學生道德品質,從而實現(xiàn)高校育人目標。
(二)提高高校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
大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促進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提高,是判斷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的試金石,所以,應該大力提高大學生道德踐履的能力,這也符合先秦儒家的知行合一的觀點,同時也與實踐是認識的目的這一重要論斷相契合。
首先,高校組織各項德育文化活動。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比如大力開展德育文化育人項目,如開展唱紅歌,頌紅詩等文藝活動,既可以增強學生愛國意識,又可以豐富大學生的課外活動,另外,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在學校黨委和團委的領導下,學生社團代表及其成員也可舉辦各種德育宣傳活動,定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營造德育文化氛圍,讓大學生真正的踐行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不斷地提升大學生的道德踐履的能力。
其次,結合地方自身優(yōu)勢,打造特色社會實踐活動。高校在進行實際教育過程中,應努力結合自身優(yōu)勢,努力開辟具有地方特色的實踐活動,如高??梢蚤_展“文化旅游”活動,組織大學生去參加孔府、孔廟、孔林等顯著性儒家文化景觀,從內心深處感受儒家仁愛之情,重義輕利的價值觀,以及孝悌之義的道德觀,使得大學生深入理解儒家天下為公,博愛大眾,自強不息,勇于擔當?shù)闹袊?,讓學生真正的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三)優(yōu)化高校校園德育文化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建設也是在高校教育中始終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環(huán)境對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非常重要的影響,先秦儒家認為,環(huán)境對人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如荀子認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保ā盾髯印と逍А罚┻@表明了環(huán)境塑造人的重要性,所以,高校要優(yōu)化大力加強校園的德育文化環(huán)境建設。
首先,營造強烈的先秦儒家德育文化氛圍。先秦儒家非常強調文化環(huán)境的重要性。如孟子說,“富歲子弟多刺,兇歲子弟多暴”,孟子從性善論的角度強調了文化環(huán)境育人的作用。所以,高校要高度營造強烈的校園儒家德育文化氛圍,將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融入到高校的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等基礎設施中,如增加先秦儒家代表人物的雕像,利用校報、校電視臺、校廣播臺等傳統(tǒng)媒體加強儒家德育思想的宣傳,從而營造良好的儒家德育文化氛圍。
其次,加強網(wǎng)絡德育文化建設。高校要牢牢掌握網(wǎng)絡輿論新陣地,發(fā)揮網(wǎng)絡德育文化的巨大作用,充分利用易班等形式,將儒家德育思想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學習儒家文化的興趣,另外,也可以設立關于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專門網(wǎng)站,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理解先秦儒家的國家意識、和諧觀念、誠信意識,為大學生學習交流儒家德育文化提供平臺,從而提高大學生儒家文化素養(yǎng),成為謙謙君子,從而促進高校德育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