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嵩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之下,我國教育部門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早就已經(jīng)提出了綜合性學習這一理念,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語文知識和其他課程方案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實現(xiàn)社會生活與語文知識教學的有效結合,進而也就能夠真正實現(xiàn)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進步的目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理念的產(chǎn)生本身就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將口語交際和寫作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強調的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與進步。而本文為了能夠確保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質量,也就其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教學整體規(guī)劃
就目前來看,初中語文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大多是進行單元學習,教材中每個單元的課文既獨立又存在聯(lián)系??墒窃趯嶋H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只看到了單元的聯(lián)系性,沒有重視單元的獨立性,僅僅是將教學文章作為提高學生閱讀以及學習能力的素材,卻忽視了教學內容對于學生教化、引導的重要意義,最終也就無法實現(xiàn)語文綜合性學習。
(二)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現(xiàn)如今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都大致一樣,都是教師幫助指導、學生答疑解惑這一種模式,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將教學內容組織成一個個問題,然后使用競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可是也很容易引發(fā)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長期下去就會有學生對題目產(chǎn)生消極懈怠的心理,最終導致背離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初衷。所以說,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形式單一也是常見問題,更是影響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質量的因素之一。
(三)學習條件相對落后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之下,因為各個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存在差異性,部分初中學校學習條件也相對落后,例如有部分偏遠地區(qū)缺少相應的教學設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較少,整個教學工作無法有序開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教學資源較少、教學手段不夠先進等問題,最終也就會直接對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產(chǎn)生影響。
(四)教材使用不當
語文教材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為基本的工具。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對教材的依賴性非常大,基本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教材來開展。而在新課改之后,很多教師又過分地重視創(chuàng)新,對于教材內容則是比較忽視。這兩種方法都過于極端,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升。過于依賴教材主要存在著以下兩種情況,首先就是墨守成規(guī)和教齡比較長的教師,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多年,所以不愿意發(fā)生改變;另一種就是剛教學沒多久的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jīng)驗,并且害怕出錯,所以每一節(jié)課程都根據(jù)教材來開展,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和探究性學習。這種照本宣科的做法不僅僅會讓教師覺得很累,并且學生也沒能學到真正的知識,教學效率非常差。
二、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提升的對策
(一)轉變初中語文教學理念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綜合性學習質量和效率要想得以提升,教師在整個教學規(guī)劃以及實施之中存在較為重要的作用。其是傳道授業(yè)的主體,也是語文教學的引導者。為此,教師自我綜合素質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識到綜合性學習的含義,加強對學生綜合性教學的認識,真正明確語文綜合性學習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作用。然后積極實施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并且結合其實際內涵以及特征來對教學理念以及方式進行轉變,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更多的語文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聽、說、 讀、寫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質量,讓學生得到綜合性全面發(fā)展。
(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xiàn)綜合性學習,其關鍵還是在于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以及探究過程中。所以說,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盡可能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真正掌握如何解決語文學習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初中語文《我的母親》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借助經(jīng)典公益廣告“我為媽媽洗腳”作為教學導入,以此來幫助學生感悟到媽媽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并且引入這一文章,這樣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三)盡可能拓寬學生學習渠道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要想真正讓學生得到綜合性發(fā)展與進步,在教學過程中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還應該要盡可能拓寬學生學習渠道,做好教學設備、學習資源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改善以及創(chuàng)設工作,借助多樣化、豐富的學習渠道來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例如,教師在進行《人無信不立》這一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網(wǎng)絡、圖書館在課前查找出古代有關“信”的典故和名句,同時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來對其進行分析,借助多媒體、圖書館來有效地拓寬學生學習渠道,同時讓學生在尋找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魅力,最終也就能夠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全面發(fā)展與進步。
(四)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
在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很多活動主題都會存在著幾點建議。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沒有必要完全按照這些建議來進行活動,而是應該結合學生實際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盡可能豐富課堂活動。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布置繁重的作業(yè)任務對綜合性學習而言并不是很合適。同時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只是簡單的作文寫作,同時還需要尋求更大范圍的成果學習。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設計更加豐富的課堂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開展識字競賽、朗誦比賽以及角色扮演等等。這樣不僅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綜合性學習的樂趣和本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例如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一課文教學完成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主動起來進行朗誦,又或者告知學生下節(jié)課進行朗誦比賽,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好準備。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在課余時間必定會積極地進行朗誦練習,從而在班級中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朗誦氛圍,提升綜合性學習的效率。
(五)端正學生的態(tài)度
作為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綜合性學習效果來說非常重要。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發(fā)現(xiàn)和接受是學生知識學習的兩種主要方式,不過兩種方式的價值和特點有著一定的差異,相比較于接受,發(fā)現(xiàn)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我國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多還是需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提出以及解決問題。綜合性學習也是如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采取各種措施去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和內容,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綜合性學習中,最終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xiàn)如今我國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依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尚未得到成熟發(fā)展。要想改善這一現(xiàn)狀,就必然需要教師以及學校結合實際情況來做好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以此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探索能力,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