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姝 力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9)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招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自2014年頒布《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至今,我國高考錄取率一直處于74%左右[1]。與此同時,高校人才選拔標準、招生政策也成為關注的重點。我國高校招生實踐中存在著高考成績一刀切、院校招生缺乏獨特性等方面的問題。美國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實行地方分權制,以州為單位進行管理。20世紀60年代,在加州大學校長卡拉克·克爾(Clark Kerr)的主張下,加州大學、州立學院、初級學院三方協(xié)商,對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盡管三方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定位有所差異,但在普遍入學的基礎上選拔優(yōu)秀生源仍是高等院校招生的共同目標。本文主要對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的招生標準進行比較,探尋辦學理念和招生規(guī)模不同的院校在招生要求中有何差異,如何使得最合適的學生進入最適合的學校,使學生獲得各得其所的發(fā)展。由于社區(qū)學院普遍采取開放入學的招生政策,故不加以分析。
1.普遍入學,讓最合適的學生進入最適合的院校。20世紀50年代,出生于戰(zhàn)后嬰兒潮時期的青年人開始進入高等院校,導致美國高等教育急需擴張,也造成各州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無序和混亂。經過多方調查與協(xié)商,1960年加州政府投票支持《加利福尼亞州高等教育總體規(guī)劃(1960-1975)》(AMasterPlanforHigherEducationinCalifornia),開始了加州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規(guī)?;l(fā)展。在《總體規(guī)劃》指導下,任何畢業(yè)于加州公立高中或經認證的私立高中的加州公民,都可以順利接受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由此,加州民眾普遍享有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充分彰顯了加州高等教育的民主性特征。
為了凸顯高校自身的辦學特色和發(fā)展前景,篩選出符合其教育理念的卓越學生,《總體規(guī)劃》中明確了加州大學、州立學院和初級學院的職能,并建立了區(qū)別招生庫。居于系統(tǒng)頂端的加州大學必須特別重視研究生教育和專業(yè)教育,其辦學目的在于培養(yǎng)未來的專家學者、科學家、領導者,從而促進社會整體利益的發(fā)展。這完美展現(xiàn)了美國的精英教育理念,由此也確立了其招生方面的高選拔性。根據(jù)《總體規(guī)劃》規(guī)定,加州大學的招生范圍局限于中學成績排名前1/8的加州中學畢業(yè)生[3]。而加州州立大學以教學為主,入學門檻相對較低,面向前1/3的中學畢業(yè)生進行招生。初級學院則采取開放入學的政策,有效促進了加州公民的入學廣泛性。由此,各高校充分發(fā)揮自主性,根據(jù)自身辦學層次和使命,自主設定合理的招生標準,使最合適的學生就讀于最適合的院校。
2.堅持擇優(yōu)錄取的基本原則。選拔高質量學生是高等教育招生的核心價值追求。美國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高校和研究型高校,普遍采取選拔性政策,招收符合其辦學理念的、具有潛力的學生。目前,美國高校招生考核指標主要包括中學課程及成績、班級排名、GPA、標準測試分數(shù)、寫作、推薦信、面試、課外活動、天賦才能等19項。2001年11月,加州大學董事會通過了綜合評估計劃,對達到基本申請要求的學生進行綜合審查,主要包括中學成績、學術成就、生活經歷、殘疾、低收入、第一代大學生、工作需要等。雖然不同院校的具體參考指標設定有所差異,且各項指標的占比不一,但往往都以考察學生的學業(yè)成就為主。例如,在戴維斯分校中,學生總評分為14 250分,其中高中成績占4 500分,大學入學考試占4 000分,高中排名前4%占1 000分,完成加州大學認可的35門或以上課程占1 500分,具有較強個人學習動機占500分,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占500分,如果是家庭第一代大學生占250分,退伍軍人占250分,具有領導才能和經驗占500分,特殊才能占250分,個人困難及特殊情況占250分,9~11年級有明顯進步占250分,身體殘疾但表現(xiàn)出較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占250分。[2]在學生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擇優(yōu)錄取,這樣,既緩解了高校壓力,又選拔出了具有領導力、實踐性強、個性鮮明的優(yōu)質生源。
加州高等教育的三級系統(tǒng)融為一體,共同促進加州公民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同時,他們各司其職,在各自領域內選拔卓越人才。這種“整體開放、局部分類”的選拔性招生政策,實現(xiàn)了加州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平衡發(fā)展。
加州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分為三個層次:加州大學(包括10所分校)、加州州立大學(包括23所分校)、社區(qū)學院(114所)。雖然這三個層次的高校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發(fā)展方向,有著各自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選拔標準,但各系統(tǒng)內部招生標準較為統(tǒng)一,且遵循著相同的招生基本要求。加州社區(qū)學院采取開放入學的招生政策,而加州大學(UC)和加州州立大學(CSU)的招生都是在滿足基本招生要求的基礎上綜合各項指標擇優(yōu)錄取。
1.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的招生基本要求。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都提出了招收學生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學歷、課程、GPA、標準測驗等方面,從表1可以看出二者的具體要求。
表1 UC和CSU的招生基本要求
注:a-g課程,即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要求學生在高中學習的課程,分別為a歷史、b英語、c數(shù)學、d實驗科學、e第二語言、f視覺和表演藝術、g大學預科選修課,它們分別對每門課程下屬具體科目的學習年限和最低考試標準都做了明確規(guī)定:申請者至少要學習其中的15門科目,要求成績?yōu)镃及以上。[5]
從表1可以看出,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的招生基本要求都集中在高中課程、GPA和標準測驗三個維度。在課程方面,二者都要求學生完成大學預修a-g課程,且成績達到C及以上。在標準測驗方面,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都要求學生提交SAT或ACT成績,且更重視標準測驗中的寫作成績。加州州立大學提出了標準測驗成績的最低標準,要求州立大學對應學區(qū)內的學生SAT成績?yōu)? 950分或ACT成績達到694分,而其他學生SAT成績必須達到3 800分或ACT成績達到920分。對本學區(qū)學生制定較低的標準,這是由高校的地方服務功能所決定的。此外,針對學生的居民身份,加州大學對加州和非加州學生的GPA作出了不同要求,而加州州立大學在GPA的基礎上要求計算學生的資格指數(shù)。
未完成課程要求或沒有高中文憑的學生,即使并未達到加州大學的最低要求,但ACT寫作成績或SAT和SATⅡ成績較高,仍有被加州大學錄取的可能性。[4]根據(jù)學生的ACT寫作成績或SAT和SATⅡ成績,加州大學制定了相應的SAT/ACT測驗成績解析表(SAT/ACT test score translation),經計算得出的分數(shù)為410及以上的加州學生(非加州學生要求為425分)即可獲得申請加州大學的機會。
2.擇優(yōu)錄取的招生標準。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系統(tǒng)內部各高校招生標準較為相近,本文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CSUN)為例進行介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加州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十大研究型大學的佼佼者,其招生標語中“超越、轉變想法、最終改變世界”幾個關鍵詞充分體現(xiàn)了學校對人才的標準定位,他們培養(yǎng)的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引領性人才。在2016秋季82 571名申請者中,有14 429名被錄取該校,錄取率約為17.5%。[6]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是一所公立綜合性大學,其招生規(guī)模在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系統(tǒng)中規(guī)模最大,2016年秋季的錄取率約為46%。[7]與競爭更加激烈的研究性大學相比,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更注重教學,招生標準較為寬松,門檻較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在辦學層次和職能上的差異,使得二者的招生指標有所不同。
表2詳細展示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招生指標,但二者并未對各項指標的占比做出明確規(guī)定。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由經過專業(yè)培訓的評審員綜合審核學生提交的所有資料,并對學生表現(xiàn)予以評價,評分為1~5分不等。
表2 UC Berkeley和CSUN的招生指標
數(shù)據(jù)來源:https://opa.Berkeley.edu/campus-data/common-data-set; CSUN common data set 2017-2018[EB/OL].https://csun.edu/institutional-research/csun-profiles.
雖然兩校都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估,確保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展現(xiàn),但仍以學術因素為主,尤其重視中學成績和標準測試分數(sh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要求學生提交考試成績并不僅僅是為了考察學生的學業(yè)準備完成情況,而是用于確定學生是否具備完成大學學業(yè)的能力,篩選出高潛力的優(yōu)質生源。在標準測驗方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也都要求學生必須提交SAT或ACT成績,并允許學生提交AP或IB考試成績,但更加注重SAT或ACT寫作測試成績。在招生基本要求中,加州州立大學要求當?shù)卣猩鷧^(qū)域學生的SAT不得低于2 950分(總分3 600分),或ACT成績不得低于694分,并對非當?shù)卣猩鷧^(qū)學生的SAT或ACT成績要求更高。[8]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招收學生的SAT成績通常位列所有申請者中的前81%, ACT成績區(qū)間為16~23分。[9]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招收學生的標準測驗分數(shù)往往更高,雖然并未提出SAT最低值,但卻隱含了SAT要求,往往以平均值為評估基準,SAT平均值達到1 440分,ACT平均成績?yōu)?2分。[10]雖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并未對學生的班級排名提出要求,但2017年秋季招收的學生中,98%的學生在班級排名處于前10%。85%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生GPA達到3.75及以上;而73%的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學生GPA為3.0及以上。[11]此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要求學生進行寫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動態(tài)展示自己的機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會給出八個個人見解話題,學生自主挑選四個進行回答,每個話題回答限于350字。如每個人都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面,它可以用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藝術上的多種方式表達,請描述你如何表達你的創(chuàng)造性。[12]由此,考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實例形象展示自己。審核者也可以從其中分析出學生在創(chuàng)造、領導、合作、表達、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個性特質。相關研究顯示,申請加州大學的學生SAT、ACT或GPA成績越高,錄取率也越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GPA分數(shù)為3.75及以上的學生錄取率為38.0%,遠高于GPA成績?yōu)?.00~3.24的學生。[2]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中ACT成績?yōu)?3分及以上的學生錄取率為63%,而錄取學生成績低于13分的可能性低于27%。[9]綜上所述,學術成就是研究型大學和普通公立大學衡量人才的基礎指標,據(jù)此可以預估學生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大學學業(yè)。由于二者的辦學層次和理念差異,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的學術性要求顯然低于研究型大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格外關注學生的課外活動情況和個性特質,這完全符合其培養(yǎng)理念?!白罱K改變世界”的人才必定需要表現(xiàn)出卓越的個性特征,包括領導力、合作力、毅力、決心、洞察力、主動性、責任感和創(chuàng)造性等。[13]課外活動包括學生在任何智力或創(chuàng)造性領域的成就,以及在課外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如表演藝術或體育運動。伯克利分校也將學生的志愿活動和工作經歷作為重要參考指標,考察申請人在志愿活動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成熟度、決心和洞察力。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強調的是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以及他們面對機會或挑戰(zhàn)時的表現(xiàn)。相比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稍低層次的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制定的招生指標主要以中學課程和標準測試為主,較少考慮課外活動和個人特質。
在背景特征方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將指標“是否為第一代大學生”考慮在內。父母未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代大學生”可能享有更少的信息、資源和指導,所以高校應當適度予以扶持,這也是確保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此外,在缺乏優(yōu)良培養(yǎng)環(huán)境的條件下,如果“第一代大學生”仍表現(xiàn)出卓越的學術素養(yǎng)和個人潛力,更加證明學生有著堅定的決心、毅力和發(fā)展?jié)撃?。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都是由加州政府投資的公立大學,受社會契約的限制,具有服務當?shù)氐牧x務。對于本州學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給出了相應的優(yōu)惠政策,如凡是高中排名前9%的學生,且符合最低錄取標準,如果未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將被推薦到加州大學其他有空缺的分校。在適當考慮學生“是否為本州居民”的同時,對非本州居民的學業(yè)成績提出較高要求,這也是州立大學從側面履行推動當?shù)厣鐣l(fā)展的職責。值得注意的是,種族、性別、宗教并不在兩??紤]的范圍,由此可以在廣泛包容的基礎上選拔出表現(xiàn)卓越的學生。
如上所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都實行以學術成就為基本、兼容其他因素的招生評估策略。高質量的生源要求學生學術成就優(yōu)異,能夠成功完成大學學業(yè)。表現(xiàn)卓越的學生也必須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激發(fā)個性中的潛能,為大學和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適當考慮學生的背景特征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為低收入家庭子女和家庭第一代大學生提供了向上流動的路徑,體現(xiàn)出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的高度包容性。
1.科學落實高校招生自主權。美國各州和高校處于一種松散的合作狀態(tài),由州負責高等教育的宏觀規(guī)劃,而各高校處于高度自治狀態(tài),發(fā)展環(huán)境較為自主和寬松。根據(jù)不同層次院校的發(fā)展前景,加州政府規(guī)定加州大學、州立大學和社區(qū)學院分別面向不同群體進行招生。在州教育政策的指導下,各院校根據(jù)自身辦學理念和特色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標準,充分發(fā)揮各項指標的“篩選”功能,錄取符合其人才定位的優(yōu)質學生。我國高校招生自主權受到一定限制,在招生標準尤其是專業(yè)錄取標準制定權方面沒有實質性突破[14],招生自主權中的行政權力占據(jù)主導地位。但招生標準的制定直接關系著學校培養(yǎng)目標與發(fā)展前景,落實高校招生中的學術權、制定專業(yè)的選拔標準尤為必要。首先,教育主管部門應在發(fā)揮宏觀調控作用的基礎上,充分尊重高校依法自主辦學、制定招生標準的權力,科學落實高校自主招生權。其次,高校要利用其學術權力,制定各學科專業(yè)的個性化招生標準,科學評估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
2.高校明確自身辦學定位,注重特色發(fā)展。在辦學層次和類型劃分的基礎上,美國加州各高校有著明確的辦學定位,注重依據(jù)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發(fā)展理念制定招生標準。例如,在加州大學的十所分校中,伯克利大學是學術界的佼佼者,基礎學科尤為強勁,學術氛圍濃厚且校園文化多樣,因此招生過程中更為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和潛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多元文化的適應力;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不僅有著較好的學術氛圍,在環(huán)境科學和心理學方面獨樹一幟,生物、教育學等方面享譽較高,還注重社區(qū)建設以及師生、生生間的對話與交流,因此除學業(yè)成績外,更傾向于擅長溝通交往技能的學生。目前,我國高校辦學趨同現(xiàn)象嚴重,辦學特色難以彰顯,導致學校千篇一律,缺乏辦學活力和吸引力,地方本科院校在這方面反映出的問題尤其突出。學者鄭若玲通過對兩所本科院校招生辦負責人的訪談,也發(fā)現(xiàn)學校辦學特色的缺位對其招生錄取產生了消極影響,而優(yōu)勢專業(yè)定位明確的學校吸引優(yōu)秀生源的比例更高。[15]建議高校在招生過程中首先要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找準特色所在,發(fā)展優(yōu)勢學科。其次,根據(jù)專業(yè)特性和辦學特色,高校要理性思考所需人才應具備的能力,從而科學制定招生錄取的標準。
3.高校完善和規(guī)范自主招生標準。美國研究型大學和普通高校在設定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普遍采用綜合化的選拔方式。除中學課程及學業(yè)成績外,各高校也將天賦才能、社會實踐、個性特質等考慮在內。在招生手冊中,各高校明確列出了其招生考量指標,并對各指標分別進行了權重劃分,如在戴維斯分校中,高中成績約占32%,入學考試成績占比28%,社會活動占比3.5%等。學校會對學生的中學課程成績做出達標規(guī)定。針對學生的申請專業(yè),學校也會對成績單中對應科目的成績做出特別考察。雖然我國逐漸取消了“高考成績一刀切”的招生模式,各高校也在推行“兩依據(jù)一參考”的高考新政策,開始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但我國高考改革處于試行階段,并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如對綜合素質的內涵和外延定位不明、綜合評價錄取的指標不清,以及如何對“依據(jù)”和“參考” 的分數(shù)進行組合?我國高考在測量學生知識儲備以及認知力、注意力、意志等方面行之有效,但如何根據(jù)學生綜合素質考察其創(chuàng)造、領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仍然處于模糊狀態(tài)。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高校各院系應自主指定各學科專業(yè)的招生標準,并根據(jù)本校的培養(yǎng)目標以及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計劃,對高考以及高中學業(yè)測試中相應科目的成績進行考核,評估學生在該領域的發(fā)展?jié)摿Γ㈩A測其大學學業(yè)完成情況。其次,高校要明確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建議高校增設學生自我界定、課外活動參與等多種錄取指標,并確定不同指標所占比重,以選拔符合高校發(fā)展特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