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不到便開始忙碌,晚上12點以后還不能休息,如遇重要工作,通宵達旦也是常事,節(jié)假日幾乎沒有休息。自2017年7月接任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扶貧辦主任以來,吳鵬成基本上處于這種工作狀態(tài),就像一頭默默耕耘的“老黃?!保讶繒r間和精力投入到脫貧攻堅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數(shù)換來了貧困戶的幸福指數(shù)。
繁重的工作讓吳鵬成的身體嚴重透支。特別是2018年底迎接湖南省貧困縣摘帽實地驗收期間,他不僅要統(tǒng)籌全縣的迎檢工作,還要負責具體的業(yè)務指導,每天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省檢結(jié)束后,他因長期勞累病倒了。為了不讓家人、領(lǐng)導和同事?lián)?,他一個人悄悄地去診所打點滴。還沒打完一瓶點滴,他所聯(lián)系的村打來電話稱安全飲水提質(zhì)項目施工時部分群眾不理解,情緒激動,請他出面協(xié)調(diào)。他立即拔掉針頭,奔向化解群眾矛盾的一線。
到縣扶貧辦工作后,吳鵬成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家庭責任基本上落到了妻子身上。妻子有時抱怨說,他把貧困戶扶成了“脫貧示范戶”,卻把自己家變成了“感情貧困戶”。兒子在外地讀高三,馬上面臨高考,吳鵬成由于工作忙平時很少給兒子打電話,更不用說去學??赐?。由于缺少溝通,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兒子,對吳鵬成意見非常大。有一次,他兒子放假回家?guī)滋?,也想與父親團聚說說話,但吳鵬成因縣里的安排到外地出差,錯過了相聚的機會。為此,一談及他兒子,吳鵬成愧疚不已。年邁多病的父母住在農(nóng)村,雖離縣城較近,但也只有春節(jié)和父母親生日時才回家一趟,匆匆去,匆匆回,因為他深知“悠悠萬事,脫貧為大”,還有很多的工作在等著他去做。
吳鵬成是農(nóng)民的兒子,又在農(nóng)村工作了十余年,對農(nóng)民、農(nóng)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正是這種深厚的感情,讓他在擔任寨牙鄉(xiāng)黨委書記時,克服重重困難,開發(fā)巖腳侗寨,發(fā)展旅游扶貧,把巖腳村從一個貧困村變成了3A級景區(qū)。
“要把貧困戶當做親人,付真情,出真力來幫助他們?!眳蛆i成是這樣要求幫扶干部的,自己也是這么做的。巖腳村貧困戶吳祥愛是他的幫扶對象,因右手殘疾、兩個女兒讀書等原因使家庭陷入貧困。在他的幫扶下,吳祥愛率先在村里開辦了農(nóng)家樂,每年收入超過6萬元,2017年被懷化市評為“脫貧示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