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秀山
摘? 要:本文是筆者通過多年足球教學經驗匯總提煉而寫。在校園硬件設施不全的現(xiàn)狀下,通過課前準備與教學過程中突發(fā)情況的對比,采取的一些教學辦法,同時進行的一些思考。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兒童的身心特點,教材的目標設定,教師的課前準備等方面來尋找教學的突破口。從而提高學生的球感和球性,本單元主要從踩拉撥三方面進行引導學生喜愛足球,練習中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運動中找到自信,敢于展示自我,能夠與同伴友好合作。
關鍵詞:足球? 教學? 二年級
中圖分類號:G84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105-02
1? 學?,F(xiàn)狀分析
我校是一所小班化教學示范單位,校園的面積小,運動場地少,更不用說一片足球場了。體育教學器材也不是很充足,缺少專業(yè)專項更強更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師。綜上所述,我校的足球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學生很難去體會大力踢球和一場規(guī)范一些的比賽所帶來的樂趣。
2? 二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分析
小學二年級學生年齡在8歲左右,有極強好奇心,喜歡模仿和嘗試新技術。但其年齡較小,自主約束和學習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且易被外界環(huán)境干擾,所以較難專心堅持一直做一件事情?;诖梭w育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的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小學生能夠在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氛圍中去學練足球相關動作技能。比如小學生剛拿到球時比較容易興奮,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先自己體驗了解足球相關動作;在基本足球動作學練中可以穿插游戲增加趣味,運用比賽教學法來提高小學生們的熱情和競爭。
3? 踩、拉、撥教學中的小策略
3.1 固踩助練
踩球是最基礎的較為簡單的熟悉球性練習,它有原地單腳踩球、原地雙腳交替踩球、行進間踩球等。這些練習比較符合二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動作簡單,孩子學起來也比較方便。剛開始要給孩子們建立好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也避免了學生練習不規(guī)范或隨意亂踢的現(xiàn)象,這樣更有利于后期對技術動作的教學與練習。在踩的練習上最重要的是重心的控制,控制好重心,你就完成了一大半。重心控制在支撐腳上,前腳輕踩足球的正上方,強調重心不能移動到前腳。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孩子從金雞獨立的游戲開始練習,體會單腳支撐的穩(wěn)定。再從“固定球”練習,讓孩子用實心球進行兩腳交替踩球,慢慢的去適應練習。2~5組后就可以讓孩子用足球練習,后期再加上踩地龍的游戲,孩子們又玩右練,非常開心。這樣既減少了難度,也提高了孩子的練習興趣。
對于行進間踩球,我們要強調的是重心的跟上,不要伸腿去撈球,那樣既危險又不容易成功,同時還要強調踩球要輕。在教學的過程中,孩子們前進踩球成功率很低,讓我很是一愣,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這時一個孩子的踩球倒退,讓我眼前一亮,倒退踩球對身體重心更容易去控制,練習兩組后,在組織孩子前進的踩球,效果立馬有了改觀。在課的結束前進行游戲足球鬧鐘既提高了孩子的興趣,又為下節(jié)課的拉球鋪墊了基礎。
3.2 慢拉促學
拉球相對于踩球來說要難上一些,要想更好地完成拉球,不僅要能夠控制好自己的重心,還要能夠及時連貫的調整自己的腳尖方向和控制好球的方向,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帶孩子們進行左右的一次拉球停球練習,由慢到快。在此基礎之上增加左右的拉球次數(shù)。當孩子們能夠完成的時候就可以增加練習難度——拉球轉圈練習。拉球轉圈練習時,重心不是直線移動,做起來比較不容易,練習中可以在速度上進行增減,讓孩子逐漸的適應拉球轉圈的重心移動。腳尖要隨著球的滾動來改變方向,根據(jù)自己的掌握熟練程度逐漸的加快速度,從而完成拉球技術動作。
3.3 輕撥易控
雙腳內側撥球對球出去的方向要求較高,練習中可以先從坐在臺階上體會撥實心球練習,感受腳的內側接觸球的側中部的感覺,確定好位置后,在進行坐姿的輕撥足球練習,強化動作技術,熟練后進行站立的雙腳內側撥球練習。過程中要注意腳踝的緊繃,不能松掉。同時還要強調練習不能急,由輕慢到快,控制好觸球部位。
總之,想要上好一節(jié)小學足球課需要立足實情、選好教材,了解學情,然后進行科學課堂教學預設。學習過程中運用游戲方法,以游戲的方式調動練習激情,小學生熱愛游戲,游戲作為學生的學習鋪墊,教師能夠利用其進行教學優(yōu)化,讓學生從游戲的角度切入足球相關技能的學練之中,與此同時學生在足球游戲的過程可以體會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利用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夠提升小學生對足球運動地熱愛。相比足球競賽的激烈對抗,足球游戲較為快樂有趣,尤其女生更愿意接受。提高小學生學練興趣,是進行足球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在學練中體會足球的樂趣,在團隊協(xié)作中嘗到成功的喜悅,在自身努力下找到進步的動力,所以體育教師應采取綜合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對足球相關技戰(zhàn)術學練地動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足球課堂氛圍,帶動小學生積極進行個人與集體的足球學練,提高小學生足球學練效率。小學生本身天真爛漫、好玩,注意力易分散,若足球課堂過于傳統(tǒng),學生學習的欲望將大大降低,失去學練足球欲望,教學質量隨之下降。興趣能夠很好化解這一難點,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可使小學生對每一節(jié)足球課充滿期待,破解傳統(tǒng)足球教學束縛,發(fā)揮自身個性展現(xiàn)自我,使學生在足球學練的課程中越做越好。這對小學生完成課堂教學和培養(yǎng)運動習慣十分必要。
還有師生的關系因素,學生從小的習慣以及思想教育是相當重要的,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這一方面,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多加關注。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和諧溝通,不要帶有老師的威嚴以及命令口氣,令學生能夠感覺到輕松、舒適。小學生思想單純,一旦學生認為老師是善良、和藹的人,他們很敞開心扉與老師交流,將自己的親身情感向老師訴說,老師能夠從中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內在需求,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合理的教育,經常鼓舞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雙方在長久的溝通過程中,互相進行了解,互相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在小學足球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缺乏足球基本功,因此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容易遇到困難,從而打消自信心和積極性,為此,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并不斷的鼓勵他們參加到足球運動中,針對基本功特別差的學生耐心指導,讓他們得到老師的信賴和認可,學生擁有了自信心,便能夠認真學習,多加練習,掌握足球技巧。足球是一項11個人的運動,它比籃球等其他競技項目擁有更多的隊員,同時對于團隊配合的要求更嚴格,學生之間需要互相幫助,互相協(xié)調,相互配合,培養(yǎng)團隊凝聚力,才能將足球的能量全部發(fā)揮,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決定比賽輸贏的,因此在個人的足球技術訓練外,團隊訓練更為重要,取長補短,將足球的魅力散發(fā)在綠茵場上。所有學生在足球比賽中都會專心進攻與防守,每一個學生心中都充滿贏球欲望,鍛煉小學生積極努力、拼搏精神,不停地跑動、爭搶直至獲得勝利,同時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不懼怕困難,不畏挫折,在足球比賽中發(fā)揮個人和團隊優(yōu)勢,尋找自身和團隊不足,在團隊協(xié)作中爭取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 寇蘊.校園足球背景下小學生足球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行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2] 陳通海.同課異構引發(fā)技術動作教學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2(9):86.
[3] 李娟.幼兒藝術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