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 ? 要]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側重點正從“三維目標”向“核心素養(yǎng)”轉變,而“思維能力”普遍被認為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特別是高中課堂教學,承載著助力思維發(fā)展的使命,課堂生態(tài)也正從高效課堂向思維發(fā)展型課堂轉變。文章以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的計算機與二進制微項目研究為例,分享微項目研究助力高中生思維發(fā)展的具體形式和實踐案例。
[關鍵詞]微項目研究;思維發(fā)展;高中生;第二課堂
[中圖分類號]? ? G633.6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18-0015-02
一、知識與思維的辯證關系
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側重點正從“三維目標”向“核心素養(yǎng)”轉變,而“思維能力”普遍被認為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特別是高中課堂教學,承載著助力思維發(fā)展的使命,課堂生態(tài)也正從高效課堂向思維發(fā)展型課堂轉變。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边@句話生動詮釋了知識和思維之間的辯證關系。
1.不能只“砍柴”不“磨刀”
在高中課堂上,教師不能只關注知識傳授而忽略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離開了思維培養(yǎng),知識就缺乏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課堂教學必將退化為機械的形式訓練。
2.“磨刀”是為了更好地“砍柴”
一味地“砍柴”,“刀”勢必會鈍,效率也會越來越低。知識,用機械的方式去傳授,教師和學生都會疲憊,如果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多一些思維方法的引領和指導,那么,從長遠看,學生的學習力將有質的提升。
所以說,知識和思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誰也離不開誰。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應該把握好“磨刀”和“砍柴”的時機,邊“磨刀”邊“砍柴”。
二、高中生微項目研究的特點和可操作性
高中生在學習力方面,已經具備初步的研究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微項目研究為培養(yǎng)高中生的思維發(fā)展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1.微項目研究的特征
微項目具有“小切口”“短周期”“重過程”“有實效”的四重特征。點小、時間短為高中生“忙里偷閑”地開展微研究提供了可能。
2.微項目研究具有“高挑戰(zhàn)低威脅”的屬性
腦科學研究證明:“高挑戰(zhàn)低威脅”的任務有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微項目允許學生對同一項目選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完成研究,倡導多元實現(xiàn)和開放思維。
3.微項目研究是促使高中生思維發(fā)展的第二課堂
項目研究是最佳的深度學習方式。高中生通過微項目,不僅能學會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讓知識和技能“鮮活”起來,更重要的是能促進思維的遷移和深層次應用。
三、微項目研究助力高中生思維發(fā)展的具體形式和實踐案例
下文以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計算機與二進制微項目研究為例,分享微項目研究的具體形式和實踐案例。
【案例一】理論研究派:小論文——二進制的由來與基礎知識
高中生小論文以二進制為發(fā)散點,通過多種途徑(文獻檢索、網絡查找、求助他人)搜集資料,自擬提綱,闡述觀點。
[思維能力培養(yǎng)關鍵字]發(fā)散思維、批判性思維、隱性思維顯性化
以二進制為思維基點,高中生能將學習范圍拓展到與二進制有關的各個方向:由來、基本原理、進制轉換等。
在形成論文的過程中,學生使用思維工具將隱性思維顯性化,并形成新思維、新創(chuàng)意。
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小論文的知識脈絡非常清晰。學生完成這篇小論文后,對二進制的認識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在完成論文的過程中,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案例二】工匠設計派:自制教具設計與實現(xiàn)——猜數(shù)字游戲
此案例為在學習完二進制—十進制轉換后,設計和制作一個自制教具,用來顯性呈現(xiàn)二進制—十進制的轉換過程。
[思維能力培養(yǎng)關鍵字]思維遷移、變式運用
猜數(shù)字游戲主要演示二進制—十進制轉換過程,將抽象問題形象化。設計4張卡片,游戲者隨機選擇0—15中的任意一個數(shù)字,只回答4個問題,就能猜出他選擇的數(shù)字。
游戲規(guī)則:1.卡片4—卡片1從左到右依次放置。
2.請游戲者從0—15之間任選一個數(shù)字,不要告訴猜數(shù)者,并依次回答4個問題:
(1)是否在卡片4中?在:卡片上放置1。不在:放置0。
(2)是否在卡片3中?在:卡片上放置1。不在:放置0。
(3)是否在卡片2中?在:卡片上放置1。不在:放置0。
(4)是否在卡片1中?在:卡片上放置1。不在:放置0。
答案對照(卡片4—卡片1):
0000—00001—10010—2 ?0011—3
0100—40101—50110—6? 0111—7
1000—81001—91010—101011—11
1100—12?1101—13?1110—14 ? ? 1111—15
[使用說明] 假設游戲者選的是10,回答過程必然如下:在卡片4中,猜數(shù)者在卡片4下放置1;不在卡片3中,猜數(shù)者在卡片3下放置0;在卡片2中,猜數(shù)者在卡片2下放置1;不在卡片1中,猜數(shù)者在卡片1下放置0。
猜數(shù)者很快猜出,游戲者默選的數(shù)字是10。
此游戲的奧秘在于4張卡片中數(shù)字的設計,將二進制權重融合于卡片之中,卡片4的權重是8,卡片3的權重是4,卡片2的權重是2,卡片1的權重是1。例如數(shù)字10=8+2,則應在卡片4和卡片2中出現(xiàn),所以,卡片4和卡片2中有數(shù)字10,卡片3和卡片1中則沒有數(shù)字10。
此設計建立在對二進制本質有深入認識和把握的基礎之上,是對基礎知識的內化和升華,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了高中生思維遷移和變式運用能力。
【案例三】應用創(chuàng)新派:小程序設計與實現(xiàn)——二進制時鐘
此案例是在Excel通過VBA編程實現(xiàn)二進制時鐘,只有掌握了二進制的基本知識,才能看懂當前系統(tǒng)時間,是對二進制知識的實踐與高階運用。
[思維能力培養(yǎng)關鍵字]高效思維、高階技能遷移
二進制時鐘小程序演示:
當前時間是(16:14:38)
設計軟件:Excel
參考代碼如下:
此設計建立在對二進制本質有深入認識和掌握基本VBA編程能力的基礎之上,是對二進制理解的高階遷移,體現(xiàn)出學生的高效思維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趙國慶,熊雅雯,王曉玲.思維發(fā)展型課堂的概念、要素與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8(7):7-15.
[2]? 祖瑞,曹薇.基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生態(tài)課堂教學設計:以省級特級教師的一節(jié)初中英語示范課為例[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6):36-40.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