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課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等現象,導致學生缺少英語學習熱情。為了改變現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就要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
【作者簡介】張晶晶(1982.10-),女,本科,遼寧本溪人,嘉興市秀水中等專業(yè)學校,中專講師,研究方向:個人教育問題研究 。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中職“高職考班”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項目批準號:JD18172。
中職學生英語基礎較弱,對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想要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熱情的目的。
1.從學生的角度分析。
(1)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教學進度難把控。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認為中職英語教學內容不難,讓他們提升的空間不大;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只需課上把握住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點即可;而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存在著聽、說和語法等問題。這就導致教師很難把控課堂教學進度,速度過快,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掌握課堂學習內容,英語水平難以提高;速度過慢,基礎好的學生無事可做,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2)學生課業(yè)壓力過大,英語學習目標不明確。中職學生不但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還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專業(yè)課程上,每天既要完成筆頭作業(yè)、背誦作業(yè)、還要完成專業(yè)課的操作作業(yè)等,常常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課業(yè)壓力過大,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度不夠高,有些學生甚至處于放棄狀態(tài)。
2.從教師的角度分析。
(1)中職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不一致。傳統(tǒng)的中職英語教學內容是以“鞏固初中英語知識為主,加強學生聽、說練習為輔”。這樣的課堂教學既不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生聽力、口語等能力,也不能對學生的專業(yè)課程起到促進、提高的作用,根本不能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喜愛。(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學生英語學習無快樂。大多數教師仍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中要么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要么完全放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學生在課堂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有時完全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很難融入課堂教學中。
1.精選教學材料,創(chuàng)造學習模式。首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專業(yè)的特殊性和英語基礎等情況。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根據中職英語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專業(yè)的實際需要,精選并重組、形成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其次,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種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模式中完成學習任務。通過自學和團隊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習的程度,學生可以先在自主學習模式中自己分析問題、記錄個人觀點,再和小組成員討論、整合答案;也可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查找相關知識,分享學習成果。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即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也讓學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多樣教學情境。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中職英語的熱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造多樣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聽說訓練、對話表演等形式,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如,在中職英語“What club are you going to join?”中。
(1)課前采用“任務教學法”。學生分為“interviewer”和“interviewee”兩組。分別負責搜集“學生會招新”面試中的常見問題和查找面試問題的應答句式、面試技巧等任務。
(2)課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觀看“面試”視頻,加深對“面試”的了解,同時讓學生置身于“面試”情境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活動教學法”,各組學生根據自身的需求和英語基礎選擇參與的活動。如英語較弱的學生可以進行“單詞拼讀”、“詞語互譯”等;英語一般的學生可以參與“填寫社團申請表”、“朗讀對話”等,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嘗試“角色扮演”、“介紹新成員”等任務。不同基礎的學生,參與不同的活動中,每完成一個任務都是一種成功的“挑戰(zhàn)”,都會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改變了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形式,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增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性,營造了積極的課堂氛圍。
2.轉變了學生對中職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學習情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3.豐富了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教師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中,精選重組教學內容,將英語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中職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豐富學生的專業(yè)知識。
總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就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豐富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飛燕.在中專職業(yè)教育中提升學生幸福感的策略[J].才智,2016 (02):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