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華
摘要:CATTI作為國內最具權威的翻譯專業(yè)資格認證考試,可以檢驗MTI人才的翻譯能力和水平。國內對于CATTI考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備考思路、考題分析和國內外翻譯資格證對比等方面,有關CATTI與MTI教學的融合以及存在的問題則少有學者通過實證研究進行分析。文章將CATTI筆試與MTI教學融合,設計教學方案,為了提高學生參與考試的積極性和通過率,并響應“一帶一路”對翻譯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為國家培養(yǎng)高層次、應用型、專業(yè)化的翻譯人才。
關鍵詞:CATTI;MIT;筆譯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19)08-0034-02
CATTI是全國翻譯專業(yè)資格水平考試的簡稱,是面向社會的水平認證。未來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和世界貿易,加強我國外語翻譯專業(yè)水平隊伍建設,更好地與國際接軌,為我國的對外開放服務而設立的,作為一項國家級翻譯人才評價體系,對參試人員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評價與認定。近幾年,國外對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產生的影響早有研究,認為這種影響既有積極又有消極之處[1]。
一、CATTI考試的特點及與MTI教學的關系
根據對CATTI筆譯考試真題的研究與探索,發(fā)現CATTI考試的特點: 從宏觀來看,首先,時政性強,要求學生掌握國家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相關時事。其次,英譯漢和漢譯英篇幅長,字數多,要求學生答題速度。最后,試題呈現多樣性的特點,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從微觀來看,首先試題詞匯呈現術語較多,難度較大,要求學生擴展術語庫以及詞匯量。英譯漢與漢譯英篇章要求均較高,材料中包含了人名、地名、組織機構、稱謂、國家方針政策和數字口譯等。其次,句子多為復雜句和復合句,句子偏長,結構復雜,對考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極高。最后,語篇特征包括篇章的連貫性、修辭及會話結構??荚囍兴衅戮鶠檠葜v類發(fā)言,語篇意思完整,多用鏈接詞,銜接過渡較好,邏輯性較強。
CATTI考試與MTI教學呈現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Bachman在《外語測試要略》一書中闡述了語言測試影響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2]。語言測試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在反映學生學習狀況的同時,對促進教師教學模式的更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CATTI考試的特點,不斷調整教學目標、形式、內容和方法,科學地培養(yǎng)符合國家需要的翻譯人才。
二、新型MTI筆譯教學模式的建立
英語筆譯教學倡導“閱讀—翻譯”的模式,強調在欣賞翻譯作品的基礎上,實現翻譯技巧的能力。本文在此基礎上提出“閱讀—翻譯—討論—再譯”的新模式。在原模式的基礎上,增加小組討論、點評譯文、演示報告、譯文修改和心得總結幾個方面。根據CATTI考試特點對教學模式的調整,有利于教師抓住教學重點,學生積累知識,提高翻譯綜合能力。
(一)從教師角度
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型翻譯人才,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早在1983年,英國課程學理論家Stenhouse根據幾十年的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證明指出,教師才是最終改變學校,改變世界的人[3]。從教師角度探索新型MTI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是必然的路徑。
教師在選取素材時,首先要結合CATTI考試真題的特點,選取符合考試程度和要求的素材。如上述提到的CATTI考試特點:時政性強。2017年CATTI筆譯二級漢譯英的試題中出現節(jié)選自2016年《中國的中醫(yī)藥》白皮書的試題,還節(jié)選過2014年李克強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講話。因此教師在提供素材時要注重選取適當的素材,有利于學生對試題有一定的把握。其次,要注重素材的多樣性。教師在選取素材時也要注意選取涵蓋多方面的文章,如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為學生提供與CATTI考試最為接近的素材,有利于學生積累相關知識。教師還可以從學生易犯的錯誤入手,選取專項的素材,能夠有效地避免易錯點的再發(fā)生。
在學生對素材翻譯后,教師可以提出要求,以便學生在小組討論時注意并改進自己的翻譯??梢愿鶕夭牡脑~匯、句法和語篇提出問題。也可以根據學生易出現問題的方面,提醒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注意并改進自己的翻譯。如學生易出現數字和專業(yè)術語翻譯錯誤現象。以2005年5月CATTI筆譯二級真題為例,“Broadly defined,retail consumption,estimated in excess of US$450 billion,is growing by about 10% annually.”這句話中出現了貨幣單位、數字和專業(yè)術語。難點在于數字前的專業(yè)術語。教師可以提出要求,提醒學生注意專業(yè)術語的翻譯。
在學生演示報告結束后,教師可根據翻譯成果對詞匯、句子結構和語篇連貫性進行點評。實現討論的過程。除此之外,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自己遇到的翻譯難點和問題,并嘗試解釋自己做出翻譯的依據。這一點與法國學者Gile提出的基于過程教學法相適應[4]。
組織學生對譯文進行修改,實現再譯的過程。修改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做出總結,提醒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把握時政。提醒學生注意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累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習翻譯技巧。
(二)從學生角度
MTI教學應注重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導向的模式[5]。本文提出的新模式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進行現場翻譯—小組討論—演示報告—譯文修改。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首先要進行詳細的閱讀,不僅要欣賞素材,還要對素材的文化與背景進行了解。除此之外,還要圈重點、劃難點、找易錯點,在翻譯時可以提醒自己注意。然后進行現場翻譯,翻譯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前面劃的重點、難點外,還要對詞匯的使用、句子的結構、語篇的銜接加以注意。學生要對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有所了解,并且能給出翻譯依據。
小組討論過程中,組員可以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和自身翻譯時遇到的困難著重討論。討論過程中,要求組員全員參加、可分工合作。最后給出小組認為滿意的翻譯結果。
然后,由小組一名成員根據討論結果進行演示報告,除了對本組翻譯結果的展示,還要對討論時遇到的困難和解決辦法加以解釋,給出翻譯依據。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對本組進行提問,互相交流學習。
最后,在教師點評譯文和所有小組演示報告結束后,對自己的譯文進行修改,實現再譯的過程。譯文修改過程中可以看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在課后可以對自身問題著重練習。
三、師生互動型MTI筆譯教學模式
教師在提供素材、提出要求、譯文點評、總結心得的引導作用下,為學生提供新型筆譯教學模式,實現由閱讀到翻譯再到討論最后再譯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現場翻譯、小組討論、演示報告、譯文修改,實現了新型的筆譯教學模式。因此以CATTI筆譯考試真題為實踐素材,構建新型MTI筆譯教學模式(如下圖)。
教師根據CATTI考試特點為學生提供合適的素材,由學生閱讀后進行現場翻譯。實現新型MTI筆譯教學模式中的閱讀與翻譯。教師根據學生容易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集思廣益,解決難題。然后由學生進行演示報告,交流學習,教師點評譯文,給出意見和建議。實現新型教學模式中的討論過程。再然后,學生對自己的譯文加以修改完善,實現再譯過程。最后,教師對整節(jié)課進行總結,整理思路,重點難點,使整節(jié)課的內容更加清晰。
四、結語
新型MTI筆譯教學模式的建立為教師提供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根據CATTI考試特點,及時地更新素材,掌握學生的不足之處,為學生提供最符合考試需求的教學,從而達到CATTI與MTI教學的融合。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累大量知識的同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課后可以為自己制定具體的學習方案,如關注國內外新聞時事,國家領導人講話、白皮書、國外重大熱點,每天固定一段時間學習。翻譯考試考查綜合能力,扎實背單詞,打好語法基礎,避免語法錯誤,擴大閱讀量、知識面多多閱讀china daily 、《英語文摘》,多做聽力練習、紀錄片、ted演講等并定期練筆。
MTI學生參加CATTI筆譯考試時,常出現幾類問題,如動詞使用不當、數字翻譯不規(guī)范、名稱和貨幣錯譯、復合句翻譯不當、譯文邏輯性不強、時政熱點不熟悉等?;谝陨蠁栴},根據學生翻譯能力,增設或改革相關的筆譯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案。開設如《政府工作報告》、新聞觀看類課程學習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熱點問題等。
本文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融合到教學模式中,達到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導向的作用?;ハ嘟涣鲗W習。為MTI筆譯教學提供新的教學模式,為筆譯學生提供準確的學習方法,探索了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徑和教學價值。為國家翻譯行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提供方式,為適應“一帶一路”翻譯人才培養(yǎng)新要求提供高水平,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J.C.Alderson and Dianne Wall.Does Washback Exist?[J].Language Testing,1996,(3).
[2]Lyle F.Bachman and Adrian S.Palmer.Language Testing inpractice: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Useful Language Tes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焦健CATTI二級口譯練習中數字翻譯問題應對策略研究[D].黑龍江:黑龍江大學,2016.
[4]周亞莉.翻譯專業(yè)筆譯教學:理念與方法[J].中國翻譯,2013,(5).
[5]束定芳.高校英語專業(yè)“復興”之三大路徑[J].中國外語,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