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應喜
【摘要】高中物理模型的建立是基于傳統(tǒng)形式教學下的新的變更,其改變了刻板模式中教師僅側重于學生基礎內容的學習,而是更注重物理模型的探究,首先拓展了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思維模式與想象空間,為學生日后物理實際運用提供了良好的發(fā)揮空間。 其次,模型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大幅度的提升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 模型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6-0200-01
高中物理的學習需與日常生活相關聯(lián)起來,但是僅僅依靠觀察生活現(xiàn)象就存在學習的局限性,由于高中物理較為抽象,其研究的物質與現(xiàn)象往往不能被肉眼所觀察,所以學生針對類似概念的想象力較為匱乏,所以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常常受阻。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物理模型的構建具有必然性,同時也是新當代教育理念發(fā)展趨勢所必須要求的。
1.新形勢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學現(xiàn)狀
1.1學生缺乏模型意識
思想上對建模構建的運用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關鍵,物理學習重點強調的則是一題多解、靈活運用教材內容,模型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能夠通用,但如果高中生缺乏模型意識僅依靠刻板的公式解題,未能積極探尋模型間的內在規(guī)律,導致無法設立模型意識。
1.2學生未拓寬模型思維
科學高效的模型教學應以物理思維以及相關思想模式為基礎,然而當下的物理教學對對學生物理思維的拓展范圍并不廣泛,致使于建模學習中的效率普遍不高。由此,高中生從思想上就會對物理模型萌生畏難觀念,從而降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模型思維十分重要。
3.3注重實驗與教學的結合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模型的良好輔助,由于物理實驗是較為形象具體的,能夠使枯燥的物理知識易于理解。應從基礎知識開始,逐漸學習實驗原理,將知識點融合到實驗的每一步驟中去處理數(shù)據(jù),分析問題,探索方法,在實驗中體驗模型與實物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高中的物理實驗教學同時也需要模型奠定基礎,兩者互不分離,相輔相成,教師在結合兩者時也應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為學生開辟新的學習途徑。
2.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模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2.1創(chuàng)設模型
創(chuàng)設模型需結合各類方法和教學模式,來將向學生演示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歷的物理現(xiàn)象與情景,利用物理模型的方式為學生講解。這就要求學生集中精力參與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到的物理情景中,這樣才能夠讓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提升,并讓學生們參與到該方面物理知識的思考工作中。
2.2 準備建模
建模準備過程中,教師需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合作小組,進而教師進行分組指導來優(yōu)化建模。建模設計前要明確思路,再針對具體實際問題分析處理,從而達成建模個體的合理化。同時教師應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一系列問題督促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與獲取結果。
2.3建立模型環(huán)節(jié)
模型法的教學要求教師在結合所研究客體主要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宏觀環(huán)境跟微觀環(huán)境進行有效的轉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的感知意識得到逐步提高。在建模學習結束后,教師也需要對模型進行總結和評價,才能達到物理模型的進一步優(yōu)化。
2.4反饋評價
反饋評價即便是整個模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卻決定了整個建模的完整性,并從中獲得經(jīng)驗。所以,教師要積極提升學生利用模型解決各類問題的水平,同時融入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對自身的學習策略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與完善。教師的教學要與學生的特點結合,做好教師的工作,激勵學生在良好的評價中進步。
3.高中物理模型教學法策略
3.1提升學生對物理信息的抽象理解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抽象能力的培養(yǎng),而物理模型的建立就是對物理知識進行抽象和概括的過程。所以,教師應鍛煉學生從物理主題的相關信息和關鍵條件中抽象出基本物理模型,并讓學生運用已有物理知識和物理模型儲備解決實際問題。
3.2為學生講述物理模型形成的過程
模型教學作為物理教學的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物理模型,教師需指導學生對詳細的構造進行分析,將模型教學引入實際生活,消除學生對物理模型的刻板印象。理論性較強的抽象模型,相比固定的知識點理解起來難度更大。教師應增強學生對模型形成過程的理解,教師能夠結合實際生活,將原本繁瑣又理論性強的模型簡化,鼓勵學生把握對物理模型的內涵。這既利于學生在生活中積極探尋關系到物理模型的情景,也可以讓學生運用模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結束語
高中生物理模型教學的開展,為學生物理的學習提供了較大的幫助,在此基礎上,物理教師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汲取物理知識的精髓,結合實驗進行深度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國軍.基于問題解決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學的實踐分析 [J].中外交流,2018(31):268-269.
[2]尤東岳.高中物理模型教學及實例分析 [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6(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