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黃橙
攝影_鄧松泉
兩千年前,人的享樂欲望與今人并沒有本質(zhì)的不同。無比強盛的羅馬帝國似乎有能力滿足下至平民,上至王公貴族的娛樂需求。羅馬城內(nèi)有數(shù)以百計的公共浴場、劇院、廣場和競技場,還有每年多達90 天的假期,這一切常常讓我懷疑古羅馬歷史的真實性,然而,來自不同渠道的歷史記載似乎都在證明著古羅馬人的幸福生活。比如,分布在每個街區(qū)的公共浴場就是對所有羅馬人開放的,而且每個皇帝都樂于將自己的名字獻給浴場,這樣人們就會說:“今天我在凱撒(奧古斯都、卡利古拉……)浴場泡澡呢!”統(tǒng)治者深知,安排好羅馬平民的休閑生活很重要,廣場上的演說和聽眾少了,統(tǒng)治的壓力也就減輕了。
Tips
兩千多年前開辟的絲綢之路,長安與羅馬遙遙相望,成就了絲綢之路沿線的無數(shù)佳話,而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終點站的羅馬則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羅馬是由歷史傳奇、廣場噴泉和浪漫情懷組成的城市,世上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在藝術、歷史和建筑財富上與它相媲美。
古羅馬城市廣場
古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升起與隕落的見證
羅馬圓形競技場的開工興建,就是在帝國政治風雨飄搖中開始的。公元68年,當一代暴君尼祿在眾叛親離后自殺身亡,緊接著就是長達一年的內(nèi)訌,政權(quán)四易其手,直到韋伯薌當上皇帝,羅馬才變得風和日麗些。這樣抒情的心境很容易誕生一些奇思異想。韋伯薌曾是馳騁中東無敵手的將領,他了解血性十足的羅馬平民喜好什么。久經(jīng)沙場的他深知,人的勇敢和膽略總是與血腥和殘忍糾纏在一起的。當時,人與人、人與動物的競技在民間已經(jīng)風行多時,卻始終沒有一個給觀眾提供安全保障的大競技場來顯示帝國的強盛。于是,他想建造4 層高(相當于19 層現(xiàn)代公寓)的圓形競技場,用來容納5 萬名以上觀眾的激情。九年過去了,眼看著就要完工,韋伯薌卻等不及剪彩就一命歸天了。他的兒子提圖斯替他接受了羅馬平民眾情激昂的歡呼和贊頌。
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每個進入圓形競技場的人都會產(chǎn)生心靈和視覺的震撼,因為它的恢宏壯麗和無懈可擊的完美設計。想想5 萬人可以通過8 條拱廊,在幾分鐘內(nèi)全部撤離,就已經(jīng)夠神奇了。時至今日,2 萬人在體育館為一個歌星歡聲雷動就已氣勢如虹,而5 萬羅馬人在圓形競技場看3000 對角斗士同時上場進行生死搏斗,又該是怎樣的瘋狂。當然,更多的時候競技表演是按程序來的,有野獸與野獸的瘋狂較量,人與野獸的殊死搏斗,也有人與人的你死我活。
在一百多年的歲月里,圓形競技場總是擠滿了如癡如醉的看客,他們目睹一批批的動物和角斗士在極限挑戰(zhàn)中死去,只有極少的幸運者獲得了自由身。在今天的人看來,古羅馬的看客是殘忍的,有時他們會用自己拇指的朝上或朝下決定著角斗士的生死。然而,我們不能以現(xiàn)代文明理念來苛求一千多年前的古人。
羅馬圓形競技場里確實死了很多人和野生動物,但是與任何一場慘無人道的戰(zhàn)爭相比,都顯得微不足道。在腥風血雨已經(jīng)遠去的廢墟上,憐憫與感嘆已經(jīng)不重要,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人類發(fā)展進程中文明總是不斷地戰(zhàn)勝野蠻。只要想想這些圓柱和斷壁經(jīng)過近兩千年依然挺立,而且它還是全世界體育場館的鼻祖,就該向它致以敬意。
古羅馬城市建設的唯一不足恐怕是街道的狹窄,為此當年的執(zhí)政官不得不夜晚限定貨車入城,以免發(fā)生意外事故。今天,我們都認為意大利人很浪漫,其實這樣的細胞早就在古羅馬人的體內(nèi)奔騰。古羅馬人為城市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氛圍至少我們?nèi)匀荒芨惺艿?,狹窄的街道因為噴泉、雕塑、鮮花而變得詩意盎然。倘若你知道那個無比著名的特雷維噴泉,意譯后就叫“三岔路噴泉”,你會失望嗎?其實,羅馬人更注重的是藝術噴泉對于街巷的裝飾意義,而不是噴泉的名字要起得多動人。
特雷維噴泉具巴洛克風格,乍看起來更像是富人的庭院。象征富饒與安樂的兩尊女神雕塑是風情萬千的背景,在她們前面就是半裸的海神,他英俊威武地踏在巨大的貝殼上,左邊有桀驁不馴的烈馬象征洶涌澎湃的大海,右邊有溫順地聽著螺號聲踏浪而行的翼馬象征著風平浪靜的大海,噴泉沿著雕塑的石縫奔涌而出,注入一泓碧波。一個原本只聽得見匆匆足音的三岔路口,因為有了這樣迷人的噴泉,這樣精致的雕塑,便讓人有了停留的欲望,有了在此釋放浪漫情感的期許。如果你看到一對對戀人深情地對望成愛的雕塑,東方人啊,千萬別認為他們有病!
羅馬人喜歡在實體上寄托美好的愿望,于是每一座噴泉都有了獨特的含義:相思噴泉、解憂噴泉……好在特雷維噴泉被寄予的含義不俗,那一泓碧波被稱為許愿池,只要背對著它投一枚硬幣,重游羅馬的愿望就能輕而易舉地實現(xiàn)。對于東方人來說,這一諾可謂千金??!即使如此,還是有人愿意再來,帶著自己愛的人,在噴泉晶瑩的水花里做一回愛情的雕像,做一回別人的風景。
1、特雷維噴泉(圖片提供_視覺中國)
2、羅馬人對于城市功能設計和構(gòu)想的完美追求
3、漫步羅馬街頭小巷,仿佛一不小心就跌入電影世界里
公元前的人類歷史在許多地方是貧乏而無趣的,而在古羅馬卻已奇異詭譎,多彩迷人。從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27年,古羅馬政體就嘗試了君主國、共和國和帝國,自由民主與獨裁專制;戰(zhàn)爭、謀殺、浪漫……所有現(xiàn)代電影的重要元素早就在古羅馬歷史中真實地上演著。在一串串震古爍今、彪炳史冊的名字中,最具有故事性的要數(shù)凱撒大帝了。這個打了無數(shù)勝戰(zhàn),無視元老院權(quán)威并最終登上權(quán)力高峰的英雄,與風情萬種的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曲折離奇的愛情,兩千年來被一代又一代的男女反復咀嚼著,羨慕著。權(quán)力與愛情,從來就是人類最向往的兩件寶貝,擁有一件就已不易,何況是兩個最高權(quán)力擁有者之間的愛情共享!如今已是廢墟的古羅馬廣場,曾經(jīng)見證過他們兩人總與心疼相伴的喜悅,總與快樂相隨的憂傷。
古羅馬廣場曾是古羅馬的神經(jīng)中樞,公元前44年2月15日安東尼向凱撒獻上了一頂王冠,這樣的喜訊還來不及傳遞到古羅馬的每一個角落,一個月后就是在這里凱撒身受23 處刀傷而死,大約60 位元老院議員策劃了這次令人震驚的謀殺。權(quán)力與愛情兼得的完美人生從來就沒有過,凱撒之前沒有,凱撒之后也不會有。當凱撒以國家最隆重的儀式歡迎他的情人和兩人愛情的結(jié)晶——凱撒利昂時,覬覦權(quán)力已久的政敵就在心里嘀咕開了,他們擔心羅馬的統(tǒng)治權(quán)會旁落給一個“雜種”。當然,或許這只是權(quán)力斗爭的一種借口而已。偉大的凱撒成了犧牲品,權(quán)力和愛情的雙重犧牲品。
無論如何凱撒也不會想到,就是那個給他敬獻王冠的人——安東尼,在分享了凱撒的權(quán)力之后,與克利奧帕特拉又上演了一場更為纏綿悱惻的生死戀情。只是摻雜了權(quán)謀的愛情,似乎就少了點令人蕩氣回腸的魅力。這場戀情的結(jié)局是,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都死了,不像是殉情,更像是戰(zhàn)敗后的一次逃亡。他們愛情的終結(jié)者是古羅馬帝國的締造者屋大維,也就是奧古斯都大帝。他是凱撒的侄子,復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強大的權(quán)力競爭者都必須在他的視野里消失。
埋沒在古羅馬廣場上的故事太多,有的可以找到文字記載,有的存活在一代代的口頭傳說中,更多的是隨歷史的煙云飄散得無影無蹤了。如今我們能夠看到的是處處蘊藏玄機的斷壁殘垣、廟墩孤柱,那個誕生了西方古老的文化、計數(shù)、度量、貨幣以及完整的國家形式和法律制度的古羅馬已經(jīng)變得遙遠而陌生,我們在這里只能聽到那段輝煌歷史絕妙的回響,感知古羅馬令人懷念的精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