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友 龍 張 宏 敏
提 要:“清廉浙江”建設是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zhàn)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舉措,是浙江實現(xiàn)“兩個高水平”戰(zhàn)略目標的根本保證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有力抓手,反映的是浙江黨風、政風、民風以及新型政商關系的總體狀態(tài),涵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等基本要求?!扒辶憬苯ㄔO的理論基礎,既包括浙江歷史上內涵豐富、脈絡清晰的廉政文化理論;得益于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創(chuàng)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以教育、制度、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為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論;尤其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把黨的建設作為“八八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從省域層面對黨的建設進行了整體思考和謀劃,為推進清廉浙江建設提供了豐富思想淵源和深厚實踐基礎。
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fā)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對管黨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遠見的重要思想,成為浙江管黨治黨重要思想指引。2017年6月召開的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統(tǒng)籌推進“六個浙江”即富強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麗浙江、清廉浙江建設,實現(xiàn)“兩個高水平”①即確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并在此基礎上,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以“兩個高水平”的優(yōu)異成績,譜寫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浙江的嶄新篇章。的奮斗目標?!傲鶄€浙江”的提法中,“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是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時期就作出的戰(zhàn)略主張,“美麗浙江”“文化浙江”與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時期提出的“生態(tài)省”建設、“文化大省”建設一脈相承,“富強浙江”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堅持“富民強省”戰(zhàn)略的繼承和發(fā)展,而“清廉浙江”則是第一次全新的概括和提出,也是在全國率先提出清廉省份建設的戰(zhàn)略部署。2018年7月,浙江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浙江省委關于推進清廉浙江建設的決定》作出了全面系統(tǒng)的實施舉措。
“清廉浙江”的提出,引起全國各地的示范效應和理論界的高度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在2018年9月發(fā)布的《反腐倡廉藍皮書NO.8》中明確建議,“黨中央有必要盡快發(fā)出建設‘清廉中國’的號召,制定并推行切實可行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推動廉潔行動成為國家戰(zhàn)略行動,在未來5—10年時間將腐敗發(fā)生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①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反腐倡廉藍皮書·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No.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70頁。。那么,清廉省域建設為什么會在浙江率先提出,如何認識“清廉浙江”建設的重大意義及其科學內涵,這是值得關注的重大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
一個區(qū)域的“清廉”狀態(tài),是黨風、政風、民風以及政商關系的總體反映。一般來說包括具有團結、清正、廉潔的黨風,具有勤政、廉明、清親的政風,具有為民、務實、清廉的官風,具有崇廉、向善、淳樸的民風,具有誠信、尚廉、清新的社會風氣。正確認識 “清廉浙江” 建設的科學內涵,必須把握其基本內容、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則。
“清廉浙江”建設的總體要求,就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向基層延伸、向每個支部和黨員覆蓋,推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規(guī)則、清廉紀律、清廉文化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各方面全過程,努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的清廉浙江。②參見《中共浙江省委關于推進清廉浙江建設的決定》,《浙江日報》2018年7月24日。因此,清廉浙江建設的主要內容有:
第一,確保干部隊伍忠誠干凈擔當,打造干部清正的浙江。包括樹立選人用人的正確導向,加強黨性和法紀教育,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突出對“關鍵少數(shù)”特別是“一把手”的監(jiān)督和管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主要內容。
第二,推進權力運行公開規(guī)范高效,打造政府清廉的浙江。包括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強規(guī)范權力的立規(guī)立法工作,大力推進黨務公開和政務公開,加強公共資金規(guī)范管理,推動公共資源陽光交易,看護好經營好公共資產等主要內容。
第三,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打造政治清明的浙江。包括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爭當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排頭兵,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構建黨統(tǒng)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jiān)督體系,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壓實壓緊主體責任,大力支持紀檢監(jiān)察機關開展工作等主要內容。
第四,引領全社會崇廉倡廉促廉,打造社會清朗的浙江。包括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清廉機關建設、清廉村居建設、清廉學校建設、清廉醫(yī)院建設、清廉企業(yè)建設,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清廉文化建設等主要內容。
建設“清廉浙江”的核心要義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堅持標本兼治、堅持問題導向,為“富強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麗浙江”建設提供根本保障。由此,“清廉浙江”建設中應突出追求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在2016年的G20杭州峰會期間,習近平同志對浙江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新要求,強調浙江要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水平上更進一步,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更快一步,繼續(xù)發(fā)揮先行和示范作用,也期待浙江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上走在全國前列。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努力建設清廉浙江,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對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內在要求,在建設山清水秀自然生態(tài)的同時,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的清明政治生態(tài),既是實現(xiàn)“兩個高水平”奮斗目標的政治保證,也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浙江經驗、浙江樣本、浙江元素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二,立足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市場經濟活躍,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孕育了522.6萬戶各類市場主體,平均每9個浙江人中有1位“老板”每26個人中有1位企業(yè)家,還有179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在浙江投資有581個項目。各種利益關系紛繁交織,加上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大轉型、大調整、大變化和多元社會價值影響,浙江面臨的挑戰(zhàn)和考驗依然嚴峻復雜。這里面,需要披荊斬棘、亮劍瀝血,需要爬坡過坎、克服萬難。浙江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清廉浙江”,浙江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強調要全面建成“清廉浙江”,這是敢于自我加壓、自我革命,敢于直面挑戰(zhàn)、攻堅克難,敢于決戰(zhàn)決勝反腐敗斗爭和糾正不正之風的戰(zhàn)略抉擇,體現(xiàn)了對浙江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和5657萬浙江人民的歷史擔當,是浙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向基層延伸、向每個支部和黨員覆蓋的實踐路徑和有力抓手。
第三,具有完善的制度保障。腐敗的實質是以權謀私,反腐的核心是管住權力。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來制約、預防和監(jiān)督公權力,也就是習近平同志所說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構建“不能腐”制度建設的基本要義。因此,“清廉浙江”建設離不開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浙江形成嚴格遵守黨章,堅決執(zhí)行各項黨內法規(guī)制度,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執(zhí)行的剛性約束,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推進黨內政治建設,著力營造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下級關系,讓黨員干部時時刻刻都能呼吸到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空氣。強化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把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融入到黨的建設工作中,統(tǒng)一安排部署,推動黨的各項工作走上制度化軌道。同時還要狠抓黨內法規(guī)制度落實,領導干部在作出表率的同時,還要盯著抓、反復抓,加強監(jiān)督檢查和追責問責,注重以良好的黨內政治文化提升法規(guī)制度的執(zhí)行力影響力。
第四,傳承清廉文化。浙江歷來就有清廉文化傳統(tǒng),自古就有以胡則、于謙、劉宗周等為代表的清廉文化代表人物,以“江南第一家”鄭義門等為典型的清廉文化傳承,這些清廉文化傳統(tǒng)為“清廉浙江”建設注入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在新時代改革發(fā)展實踐中,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干部更是注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人為本、親民親商,積極構筑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政治生態(tài)較為優(yōu)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保持正風肅紀反腐高壓態(tài)勢,黨風政風民風呈現(xiàn)新氣象,為打造“清廉浙江”建設奠定了扎實基礎。浙江的清廉傳統(tǒng),有條件也有必要更有可能在新時代“清廉浙江”建設中接力傳承下去。
浙江省委提出的“清廉浙江”建設目標,主要是從兩個時間節(jié)點,分期實現(xiàn)如下目標:一是到2022年,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的責任意識更加自覺,黨內政治生活更加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態(tài)更加純凈,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犯罪案件增量明顯下降,領導干部腐敗犯罪案件數(shù)量明顯下降,行賄案件數(shù)量明顯下降,黨員干部紀律意識、規(guī)矩意識明顯增強,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相互浸潤、相得益彰,黨內正氣持續(xù)上升、社會風氣持續(xù)上揚,人民群眾對黨的信心、信任和信賴不斷增強。二是到2035年,清廉浙江建設的各項制度機制成熟定型,權力運行規(guī)范有序,社風民風清朗,清廉文化深入人心,社會整體清廉程度顯著提升,清廉成為浙江的風尚,清廉浙江全面建成。圍繞這樣的目標,建設“清廉浙江”應堅持如下基本原則:
第一,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條,賦予這一重大政治原則新的時代內涵與現(xiàn)實意義。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全過程、各方面,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充分發(fā)揮黨委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清廉浙江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第二,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在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中發(fā)展壯大起來的。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的執(zhí)政追求,體現(xiàn)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習近平同志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厚植黨執(zhí)政的政治基礎。更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發(fā)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拓寬人民群眾參與“清廉浙江”建設的渠道,實現(xiàn)人人崇尚清廉,人人參與反腐,人人起來監(jiān)督,營造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社會氛圍。
第三,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堅持依法治理。依法反腐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要方式。黨對依法治國、依法反腐敗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黨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同志就提出“要善于運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①《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7頁。的反腐敗重要思想;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要堅持厲行法治,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樹立全局觀念、法治思維,堅持標本兼治、德法并舉,做到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一體推進,監(jiān)督、調查、處置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打虎”“拍蠅”“獵狐”一體推進,巡視巡察、整改落實一體推進,“兩個責任”落實一體推進,省市縣鄉(xiāng)村一體推進。既要用好治標的利器,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加大懲治力度,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又要夯實治本的基礎,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制約,推動思想教育、法紀約束、制度建設同向發(fā)力,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第四,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導向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突出的重要工作理念。問題導向就是要從問題出發(fā),不回避問題,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和擔當,要把工作實踐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突出問題、主要矛盾列為工作內容,并著力予以解決。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聚焦清廉浙江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瞄準腐敗易發(fā)多發(fā)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認真分析查找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待攻克的頑癥痼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準確把脈、精準施策,力爭抓一項、成一項、見效一項、鞏固一項,積小勝為大勝。
第五,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堅持傳承創(chuàng)新。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最顯著的標志,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關鍵所在。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堅持黨的領導、從嚴管黨治黨,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①參見《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zhàn)略性成果 鞏固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人民日報》2019年1月11日。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科學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浙江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有效做法,認真吸收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清廉文化,學習借鑒國內外廉潔建設的成功經驗,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大力推進清廉浙江建設的理論、實踐和制度創(chuàng)新。
第六,推進“清廉浙江”建設,必須堅持共建共創(chuàng)。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把培育文明道德風尚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輿論導向等,這些對促進全面從嚴治黨、凈化全社會風氣起到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使中國社會正氣不斷上揚,正義更加彰顯,正道越走越寬廣。推進“清廉浙江”建設中,在充分發(fā)揮黨委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還必須充分調動全省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xié)、監(jiān)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的積極性,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一起行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把清正廉潔的理念和措施覆蓋到各行各業(yè),形成齊抓共促的良好氛圍。
2018年7月浙江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②是指2018年7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委關于“八八戰(zhàn)略”實施15年情況報告上作出重要指示,對浙江提出了“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使命、新要求。后,又審議通過了《中共浙江省委關于推進清廉浙江建設的決定》。這次省委全會集中研究的兩個重大議題,實際上也凸顯了清廉浙江建設在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浙江篇章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
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fā)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作出了“八八戰(zhàn)略”和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生態(tài)省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并圍繞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出“鞏固八個基礎,增強八種本領”,始終強調黨要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強調要標本兼治,不斷強化“不能為”的制度建設、“不敢為”的懲戒警示、“不想為”的素質教育,引領浙江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
十多年來,浙江省委沿著習近平同志指引的路子砥礪前行,堅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堅持把管黨治黨作為深入實施“八八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障,與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事業(yè)統(tǒng)籌謀劃、一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fā)展,黨風政風持續(xù)向好。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浙江省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必須堅定不移地沿著“八八戰(zhàn)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全面建設“清廉浙江”。
“清廉浙江”建設是浙江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建設廉潔政治的具體實踐和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廉潔政治的重大任務,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雹佟读暯秸勚螄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頁。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廉潔政治,堅決反對腐敗,是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雹诹暯剑骸稕Q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提出建設“清廉浙江”,正是對建設廉潔政治一以貫之的落實和與時俱進的推進,是全面從嚴治黨在浙江具體實踐的總結和提升。
提出建設“清廉浙江”并從兩個階段穩(wěn)步推進,是浙江省委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結合浙江實際對各級黨員干部群眾的政治宣示,是在反腐敗斗爭已經取得壓倒性態(tài)勢,并得到鞏固發(fā)展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大背景下向全省上下發(fā)出的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清除不良作風、建設山清水秀政治生態(tài)的總動員令,是浙江省委強化“四個意識”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體現(xiàn)省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政治自覺,體現(xiàn)了對浙江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準確把握,體現(xiàn)了浙江建設山清水秀政治生態(tài)的深厚底氣、戰(zhàn)略決心和巨大勇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關鍵節(jié)點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既切實擔當起了應該擔當?shù)臍v史責任,更是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zhàn),贏得戰(zhàn)略主動,高水平推進全面小康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
“富強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麗浙江、清廉浙江”是一個辯證統(tǒng)一的整體,其中任何一個目標都與其他五個目標具有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六個浙江”的戰(zhàn)略目標統(tǒng)一于新時代浙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實踐中。而“清廉浙江”在“兩個高水平”建設和“六個浙江”建設中,還處于基礎性地位、具有保障性作用。
第一,“清廉浙江”建設有利于富強浙江建設的進一步推進?!胺锤瘮《窢幱欣趦艋紊鷳B(tài),也有利于凈化經濟生態(tài),有利于理順市場秩序、還市場以本來的面目,把被扭曲了的東西扭回來?!薄叭绻芏嘤写蟠笮⌒嗔Φ娜硕荚诔阅每ㄒ?,為個人利益人為制造障礙,或者搞利益輸送、暗箱操作,怎么會對經濟發(fā)展有利呢?”③《反腐有利于凈化經濟生態(tài)》,《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6年3月10日。實踐表明:腐敗是經濟健康發(fā)展的絆腳石,反腐是經濟健康發(fā)展的潤滑劑。
第二,“清廉浙江”為法治浙江建設提供清廉的環(huán)境與法治保障。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項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乃至民族長遠發(fā)展的長期系統(tǒng)性工程,只有將其納入社會主義法治軌道,才能形成標本兼治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鏟除腐敗行為生存的空間和土壤。隨著清廉浙江建設的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必將向深層次、寬范圍不斷推進和發(fā)展,必將為法治浙江建設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和立法保障。
第三,“清廉浙江”與文化浙江建設雙向互動,為文化建設增添新的內容。在打造“清廉浙江”建設的進程中,必須進一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讓廉政文化走進千家萬戶,使廉政文化在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實踐活動中蔚然成風,形成反腐倡廉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為文化浙江增添一抹亮麗的風景。
第四,“清廉浙江”為平安浙江提供制度環(huán)境和良好氛圍。習近平同志2004年提出的“平安浙江”建設,至今已經開展了15年,且在社會治安、環(huán)境治理等諸多領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顯著攀升并穩(wěn)居高位,浙江被公認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強的省份之一,也是政府服務效率最優(yōu)的省份之一。而“清廉浙江”建設的深入推進,為“平安浙江”這一民心工程的持續(xù)實施提供機制性的動力。
第五,“清廉浙江”與美麗浙江建設同向并行。2003年習近平同志親自調研、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開啟了“美麗浙江”建設的新篇章?!扒辶憬币髨詻Q打贏反腐敗斗爭、滌蕩歪風邪氣、建設山清水秀政治生態(tài),這與“美麗浙江”要求建設山川秀麗、詩畫浙江、營造生機盎然的自然生態(tài),是并行不悖的,是浙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浙江人民對“美麗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在價值追求。
總之,在浙江這樣一個經濟大省提出并踐行“清廉浙江”建設,對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對于進一步形成黨員模范帶頭、干部清正廉潔、社會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對于順利實現(xiàn)浙江“兩個高水平”奮斗目標,具有顯著且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清廉浙江”建設的理論基礎,既包括浙江歷史上內涵豐富、脈絡清晰的廉政文化理論,更得益于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創(chuàng)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以教育、制度、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為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論。
習近平同志強調:“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雹倭暯剑骸对谑藢弥泄仓醒胝尉值谖宕渭w學習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4月21日。
浙江歷史上勤政廉政、名垂青史的清官廉吏,主要有北宋的胡則,明代的劉基、于謙、劉宗周,清代的陸隴其;而在廉政理論、廉政制度設計上厥有建樹的思想家,則主要有東漢的王充,北宋的林逋,南宋的陳亮、葉適、呂祖謙,明代的王陽明、黃綰,明清之際的張岱、黃宗羲,清代的龔自珍。這些廉政的榜樣、廉吏的楷模、廉政文化的倡導者,多是孔孟儒家學說的信奉者與踐行者,秉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內圣外王”模式的心性修養(yǎng)與政治實踐,修身律己、秉公用權、勤勉從政、著書立說,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構建了內涵豐富、脈絡清晰的廉政文化理論。①張宏敏:《清廉浙江建設的“浙學”淵源》,《觀察與思考》,2018年第5期。
一是“清白廉潔”的人生觀。傳統(tǒng)儒家的為官之道,要求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既重視“官能”,也重視“官德”。浙江歷史上舉凡有見地的思想家和有作為的政治家,皆視“清白廉潔”、“兩袖清風”為崇高的人生追求。王充在其名著《論衡》中就有對“清廉”官德的渴慕與向往:“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廉則約省無極,貪則奢泰不止”。這里,王充用“清白廉潔”四字,對從政者的官德內涵予以表述。于謙在巡撫晉豫的18年中,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饋贈朝中權貴。他賦《入京詩》以明志:“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薄皟尚淝屣L”成語的出處即源于此。他還曾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表達自己的“廉節(jié)”志向。
二是“持家以儉”的生活觀。“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生活美德。而“儉以助廉”“儉以養(yǎng)廉”,更是傳統(tǒng)儒家士大夫奉行的一條重要官箴。劉基雖被譽為“大明第一謀臣”,其死后的墓地僅為一抔黃土,簡樸淡雅,昭示了自己“坦坦蕩蕩做人,清清白白做官”的一生。此外,良好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也有助于“廉、仁、公、勤”諸官德的培育與養(yǎng)成。浦江鄭義門的《鄭氏規(guī)范》,使得鄭義門廉潔奉公、勤儉持家的優(yōu)良家風綿延傳承900余年,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厥成“江南第一家”。平湖學者陸隴其傳承《陸氏家訓》,為人光明磊落,做官清正廉明,在清康熙時期而有“天下第一清廉”之譽。
三是“義利雙行”的價值觀?!傲x利之辨”亦稱“公私之辨”,是傳統(tǒng)儒家價值體系中的一個重要議題。董仲舒把儒家的“義利之辨”推向了一個極端,主張“道義為上”的“絕對利他主義”。朱熹突出強調了“義”與“利”對立性,也就忽視了二者的統(tǒng)一性。與朱熹同時代的永嘉學者葉適,破天荒地對董仲舒的“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之論提出批評:“仁人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此語初看極好,細看全疏闊。在葉適這里,先秦儒家提倡的“利者,義之和”的價值主張重新得以正名。明代臺州籍學人黃綰受到葉適“崇義養(yǎng)利”義利觀的影響,在其哲學著作《明道編》中提出了“義、利,二者皆不可輕”的“義利并重”說。對于浙學所強調的財富觀抑或貧富觀,我們可以用“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這句話來歸納。
四是“明德親民”的民本觀。勤政愛民,自古以來便是為官之道的基本準則,它要求各級官員在處理政務時要以民為本、保民愛民,恪盡職守、勤于政事。這也是歷史上浙學家的共識。王充有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比~適有論:“為國之要,在于得民。”于謙深受《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論影響,在領導抗擊瓦剌入侵京城的軍事行動中,秉持“社稷為重,君為輕”的民本理念,眾志成城,最終取得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王陽明依據《古本大學》,提倡“明德親民”的為政之道:“明明德必在于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親民’猶孟子‘親親仁民’之謂。親之即仁之也?!睍r任紹興郡守南大吉受王陽明政治哲學的影響,題名其政事堂曰“親民堂”,誓言“吾以親民為職者也。吾務親吾之民以求明吾之明德也夫!”王陽明因贊賞其親民志向,特為之撰《親民堂記》。當前,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無疑需要深入挖掘傳統(tǒng)浙學思想中所蘊含的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五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觀。政績,顧名思義,就是從政之績、施政之績,指各級行政官員在任期內履行職務所取得的成績和貢獻。而政績觀主要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為誰干事、怎么干事”,“追求什么政績、如何追求政績?!迸c上述“明德親民”的政治觀相呼應,浙江歷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強調出仕的各級官員要樹立為百姓造福的價值取向,切實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北宋時期浙江永康籍的清官胡則,一生從政40年,做過縣尉、錄事參軍、知州、轉運使、戶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盡管官銜不高,胡則總能在自己從事的每一個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地完成本職工作:行仁政,寬刑獄,減賦稅,除弊端。居然成了浙中乃至浙東地區(qū)“有求必應”的活菩薩,即民間傳說中的“胡公大帝”。
六是“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法治觀?!胺ㄖ巍迸c“德治”的關系問題,也是傳統(tǒng)廉政思想關注的重要話題。與“法治”與“德治”相對應的,就是“治法”與“治人”:“治法”即完善的法律制度、法治體系,是國家機器得以良性運轉的程序與準則;“治人”就是傳統(tǒng)儒家所期望的善于治國理政的賢人君子,擁有“修己治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能力與本領。王充在《論衡》中提出了“德力具足”的政治觀:“治國之道,所養(yǎng)有二:一曰養(yǎng)德,一曰養(yǎng)力?!边@是一種“德法并舉”的社會治理模式。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原法》中,對“有治人,無治法”的傳統(tǒng)命題予以質疑,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新論,這是“法治”高于“人治”的思想。應該承認,“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法治主張,已觸及到專制政治的根本問題,契合了近代的法治精神。
我們黨自建立以來,就一直重視和強調反腐倡廉。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更加將反腐倡廉建設與黨的建設、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創(chuàng)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同時,也創(chuàng)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以教育、制度、監(jiān)督相統(tǒng)一為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論。
在探索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中國特色反腐倡廉理論的進程中,我們黨積累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寶貴經驗,主要是: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統(tǒng)一,必須堅持著眼于黨和國家工作全局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jiān)督職責,必須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之中,必須整體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重視和加強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必須堅持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這些基本經驗、基本思想和相關理論總結,為“清廉浙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和起點上,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高度出發(fā),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拳出擊、標本兼治、成效顯著,探索出一條反腐倡廉建設的新路,并就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廉潔政治、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指明了方向。強調堅定道路自信——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這是第一次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這條正確道路,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對長期執(zhí)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反腐倡廉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強調依法反腐——習近平同志提出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完善的黨內法規(guī)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反腐敗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高度重視公權力配置的源頭治理和公權力運行過程中的上游治理,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zhí)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強調德法兼治——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社會秩序,不僅要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體系,而且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強調反對特權——堅決反對搞特權,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反對和防止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搞特權。強調以反腐實績取信于民。習近平同志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始終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雹倭暯?《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頁。查處各類腐敗案件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案件的實踐表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抓緊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對于腐敗分子,不管職位高低,發(fā)現(xiàn)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真正做到毫不懈怠、毫不手軟、毫不留情,以反腐倡廉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
尤為重要的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把黨的建設作為“八八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從省域層面對黨的建設進行了整體思考和謀劃,主要在以下十個方面提出了重要論述,作出了重大部署:一是鮮明提出“鞏固八個基礎、增強八種本領,加強黨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全面領導”;二是鮮明提出“政治方向問題始終是黨的事業(yè)和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三是鮮明提出“把先進的思想理論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四是鮮明提出“建設一支高素質執(zhí)政骨干隊伍”;五是鮮明提出“注意保護和調動干部積極性,推動干部敢抓敢干、敢于負責”;六是鮮明提出“基層建設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基層基礎作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七是鮮明提出“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著力優(yōu)化人才發(fā)展環(huán)境”;八是鮮明提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分量就有多重”;九是鮮明提出“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十是鮮明提出“依法治黨、依章治黨、依制度治黨”。這些重要論述,引領浙江鞏固發(fā)展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為推進清廉浙江建設提供了豐富思想淵源和深厚實踐基礎。黨的十八大以后,浙江省委堅持把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思想與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關于黨的建設重要論述、重大部署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壓緊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高質量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打好“上下管育愛”干部工作組合拳,建立市委書記工作例會、縣委書記工作交流會、專題現(xiàn)場會制度,總結推廣農村基層黨建“浙江二十條”,全面開展“整鄉(xiāng)推進、整縣提升”,推進基層治理現(xiàn)代化,實施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加強國企、高校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大力整治“為官不為”,推動形成重實干、敢擔當、勇作為的良好氛圍,扎實推進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動形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tài)勢,不斷把浙江黨的建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