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長山1985年參加鐵路公安工作,現(xiàn)任吉林省通化鐵路公安處三源浦車站派出所副所長。從警多年,他一直以“做雷鋒式好民警”為目標鞭策自己,先后被沈陽鐵路公安局授予“學雷鋒先進個人”,被吉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授予“吉林省道德模范提名獎”。
多年來,季長山不但管好了轄區(qū)12公里鐵道線的安全,更是管起了鐵路沿線老百姓的“閑事”,而且一管就是12年。他為村民修路、建橋,為體弱多病的老人尋醫(yī)買藥,手把手教會近百名農(nóng)民工實名購票等等,做了很多好事。
2005年,季長山來到通溝車站警務區(qū)。這里地處大山深處,每天只有一趟旅客列車辦理客運業(yè)務,鐵路沿線的老百姓,買東西很不方便,既費時又費錢。為此,季長山印制了為民服務聯(lián)系卡,逐村發(fā)給村民,他鄭重承諾:不論誰家,不管大事小情,只要打個電話、捎個信兒,他一定盡心把大家的事情辦好。他把警務區(qū)辦成了“訂貨站”,常年為周邊7個自然村的村民捎買生活用品、生產(chǎn)用具、藥品等,成了鐵路沿線村民信賴的義務“送貨郎”。
在當?shù)仄h山村,多數(shù)沒有理發(fā)店,村民們理發(fā),要走上半天到鎮(zhèn)里去理發(fā)。后來,每次去鐵路沿線工作,他的包里總裝著理發(fā)用具。進到村里,見人家頭發(fā)長了,就主動提出給人理發(fā)。各村的“五保戶”、孤寡老人、智障人員,都是他的服務對象。他還把理發(fā)業(yè)務擴展到了福利院。今年夏初,天氣轉熱,他就抽出時間到柳南鄉(xiāng)福利院,給六七位老人理了發(fā)。
朱偉玲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供電公司一名青年職工,在認真完成本職工作之余,積極投身志愿服務事業(yè)。幾年來,她牽頭組織和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36次。2013年起,和縣供電公司團委設立“光明驛站”,關愛百姓生活,朱偉玲更是參與其中,忙前跑后。
“光明驛站”設立伊始,朱偉玲就與和縣功橋鎮(zhèn)考塘小學的孩子們結下不解之緣。她為孩子們建立親情檔案,上面留下自己的電話,還有孩子們的家庭地址等,特別注明孩子本人的愿望。她告訴孩子:“放心吧,我會幫你們實現(xiàn)愿望的!”朱偉玲經(jīng)常到學校來看望孩子們,不光傾聽孩子們的訴說,還為他們積極架設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和渠道。
朱偉玲說過:“我覺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和縣是勞務輸出大縣。4年來,朱偉玲堅持投身服務春運的“暖冬行動”。在該縣汽車站和鄉(xiāng)鎮(zhèn)客運站,她和志愿者們開展安全用電、安全出行方面的知識宣傳,給返鄉(xiāng)旅客提供行程引導和行李提運等志愿服務。
“一路辛苦了,歡迎回家過年”。一句熱情的問候,一聲真情祝福。在寒冷的天氣里,朱偉玲和志愿者們站在宣傳咨詢臺前,用熱情的問候和笑臉溫暖每一位返鄉(xiāng)人。
國資委輕工離退休干部局退休干部鄭柏峪,退休后19年堅守在內(nèi)蒙古阿巴嘎旗查干諾爾蘇木(鄉(xiāng))治沙還綠,奇跡般地讓已土地沙化的查干諾爾起死回生,被人們稱為“治沙專家”、“草原衛(wèi)士”。2014年11月被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稱號,2016年被授予“中央國家機關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稱號。
曾在查干諾爾蘇木(鄉(xiāng))插隊務農(nóng)的鄭柏峪,看到過去滿目翠綠的草原正在變黃,富饒的沃土已漸沙化,決心要為曾經(jīng)的草原天堂做點事。1998年底,為支持國務院機構改革,51歲的鄭柏峪申請?zhí)崆巴诵?,毅然做了一名草原生態(tài)保護志愿者,將自己的后半生交給了草原。
19年來,鄭柏峪每年在北京與查干諾爾蘇木(鄉(xiāng))之間奔波,最多一年當中跑過10余次。19年如一日,鄭柏峪一直堅持在查干諾爾進行草原生態(tài)治理,探尋改善生態(tài)的綠色種植,付出了千辛萬苦。最初幾年,去查干諾爾交通不便,只能乘坐長途汽車,路況又差,一坐就是十三四個小時。在查干諾爾的生活條件也很艱苦,因為缺水,不能洗澡。睡在蒙古包里,經(jīng)常有蟲子爬進被窩里。平日里,鄭柏峪生活極其儉樸,但對草原生態(tài)治理事業(yè)十分慷慨。他拿出了15萬元作為治沙治堿經(jīng)費。常常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為什么又苦又累又搭錢,還要干下去。面對他人的不解,鄭柏峪說道:“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做一個共產(chǎn)黨員該做的事。”
截至2017年,鄭柏峪帶領草原牧民播種堿蓬治理面積超過80平方公里。從衛(wèi)星圖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種植的堿蓬讓已經(jīng)沙化的荒漠呈現(xiàn)濃密的綠色。據(jù)專家實地考察估測,這些堿蓬每年可阻攔風沙塵土平均厚達20厘米,約130萬噸。與此同時,淡化土壤改善了次生植物生長環(huán)境,動物也逐漸回歸,查干諾爾又恢復生機。
35歲的肖卓作曾有過不幸的遭遇:胸部以下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受到健康和愛情雙重打擊。幸好,那時遇到了很多志愿者的幫助,每周都有志愿者過來陪伴她,讓肖卓作的精神狀態(tài)煥然一新。
她說過,是大家的愛讓她得以重生,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是這世間最美好最有意義的事情。從此,她下決心要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來回報社會。
2009年,她加入湖南省長沙市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隊“潤潤媽義賣店”的管理和客服工作,成為長沙市紅十字會一名志愿者。她上街擺地攤,在家開網(wǎng)店,銷售十字繡和小飾品,并把收入捐給農(nóng)村一些困難學生。
除此,她還幫助重度殘疾人士掌握電話營銷技能,幫助幼小的白血病孩童籌集醫(yī)療費,成為十幾位突發(fā)致殘者的知心姐姐。她還有個“快樂美人魚肖卓作”的博客,經(jīng)常與大家一起分享人生成長的快樂,并且影響和幫助很多殘疾人士、失意人士,讓人們學會堅強,重燃希望。肖卓作說,很多志愿者幫了我,給我?guī)砹爽F(xiàn)在更有意義的人生,我也會盡自己的所能,陪伴、鼓勵身邊的不幸者走出困境。目前,肖卓作開展巡回演講已有50場,參與大大小小公益活動近千場,以自身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