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芳
摘要:隨著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改革,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度不斷的提升,加強教育經費的管理以及使用效益的提升已經成為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研究課題。通過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的實施有利于提升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財務管理效率,促進學校的健康發(fā)展。但是從具體的落實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對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財務管理是中等職業(y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在財務管理工作體制的實施上仍然沿用傳統(tǒng)計劃經濟模式,在管理中始終以預算為核心,缺乏對財務分析以及核算等方面的重視。在財務收支上主要以政府撥款以及學生學費的收集為主維持學校的運轉。這種情況下使得學校的財務管理職能淪為記賬工具。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中職學校還需要加強對會計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發(fā)揮學校財務管理中的經濟管理效能,完善財務管理理念和體制,做好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工作落實。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中的問題
中等職業(yè)學校在會計制度準則的實施中,需遵循《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中小學財務制度》等法規(guī)、制度的規(guī)定,其中對事業(yè)單位以及學校會計核算的及時性、清晰性、準確性以及一致性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而且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需要編寫專項報告、收付實現制等內容[1]。從這些制度和原則的分析來看,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會計核算不再是學校對財務收支情況的統(tǒng)計工具,同時也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等職業(yè)學校在收繳學生的代管費與食宿費時,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事業(yè)單位的這部分收入必須要利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進行核算。但是收入實現制在核算的過程中對收入和費用配比不合理,使得學校教育成本核算實施無法進行。由此可見,當前應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校的發(fā)展要求,學校的會計信息披露無法進行真實的還原,因此必須要針對會計核算進行改革。
收付實現制度下,學校必須要在現金已經確認支付或者收入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收支處理,對于當期已經進行確認的收入由于多種原因無法實際進入的款項則無法體現在賬面的收入上。同時沒有計入到收入的賬目也無法在欠款賬目上進行體現,導致學校應收賬款的收入追加存在較大的阻礙作用[2]。同時對于當期已經形成的但是還沒有支付的債務,學校核算中成為隱性債務,無法體現在賬面上。這種情況下學校在一個會計的收入和支出無法實現配比,從而無法對財務支出和收入進行客觀地反映,不利于學校收支結余評價。而且財務結果容易被私人操控,導致學校中存在嚴重的財務管理風險。
(二)固定資產確認的問題
從當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情況來看,很多管理條件都不合理。學校在固定資產條件的限定中完全依據《事業(yè)單位規(guī)則》。對于事業(yè)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分為兩種:其一設備價值在500元以上,以及專用設備價值在800以上;其二,設備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3]。同時如果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沒有達到要求的標準,但是屬于大批物品而且耐用年限超過一年,也可以納入到固定資產核算中,利用固定資產的管理要求進行管理。
這種固定資產的管理形式下,金額界定起點過低,使得部分中等職業(yè)學校中很多低值易耗的產品也被作為固定資產進行管理。而且在大批同類概念的界定過程中將學校的簡單教具、桌椅等也都納入到固定資產中,但是這種產品容易損壞,更換的頻率高,使得學校固定資產核算中容易出現虛高的情況。此外,在固定資產確定的標準上缺乏統(tǒng)一性,存在雙重標準的情況。比如S中等職業(yè)學校,在同一種物品的界定中,如果物品是大批購買的則會計入到固定資產中,但是如果物品是分散購買,由于單位價值不足規(guī)定值,則不予計入到固定資產中。這種固定資產的界定方式使得學校固定資產的管理陷入混亂。
(三)預算編制問題
中等職業(yè)學校預算編制的內容應當囊括學校全年的總收支。然而部分資金并沒有完全納入中職學校預算編制內容,造成部分資金在預算管理體系外循環(huán),脫離了預算監(jiān)督,這容易產生腐敗,影響學校的健康發(fā)展。
二、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會計核算基礎問題的改善對策
中等職業(yè)院校的會計核算基礎方式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方法,導致賬目結構不合理,容易造成嚴重的財務問題。為了有效改善學校的會計核算方法,還需要注重權責發(fā)生制的引入,進而有效解決“收入實現制”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對成本費用的收益對象和時間進行明確的劃分,保證教學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教學收益。同時根據“權責發(fā)生制”理念。無論企業(yè)的收入是否完全支付到賬,只要滿足收入認定原則就可以在財務管理中作為學校收入。在學校成本費用的確認中同樣適用,防止財務賬面上對未收回收入和未到賬的賬目進行反應,進而保證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二)固定資產確認的改善對策
中等職業(yè)學校需要根據經濟發(fā)展趨勢以及物價水平等對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進行合理的確認。并在固定資產中設置低值易耗品的項目,主要針對單位價值、容易損耗以及使用時間較長的物品進行單獨核算。并對核算的標準進行統(tǒng)一確認,采用價值與時間結合的方式對標準進行界定。首先在固定資產會計核算中設置固定資產和固定資金兩種科目對固定資產的份額進行核算,并保證固定資產與固定資金的對應性,對于學校中的固定資產不進行計提折舊。傳統(tǒng)的事業(yè)單位中固定資產是通過財政撥款進行購置,因此固定資產的購置中需要根據具體的資金來源設置相應的科目。
針對這些問題還需要對固定資產中的固定基金進行取消,固定資產的增加與資金支付具有直接的關系。固定資金和固定資產核對的過程中針對的對象相同,金額也是一致的,而且當前的財政政策下經濟緊縮,國家的投資必然會減少。這種情況下固定基金設置的作用不明顯,同時還會導致核算難度的增大,所以取消固定基金科目是必要的。通過固定資產結合支付的方式完成固定資產核算工作,也就是在固定資產的購置中將其直接設置為固定資產科目。同時設置在建工程科目,主要針對學校的基建工程的賬內核算問題。基建工程不能采用賬外核算的方式,需要設置在建工程科目,在費用的支付中需要進行資本化管理,有效防止出現資本性支出的費用化問題,防止結余問題的虛列,對于沒有完工前的在建工程,需要在資金科目中進行貸記,并在應用的過程中將余額向固定資產科目進行結轉。
(三)完善預算制度
預算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但是部分中職學校的資金使用沒有進行統(tǒng)籌,導致在經費的支出和使用過程中沒有事前做好計劃,在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同時事后沒有進行分析,經費的使用過于盲目。雖然部分學校進行預算編制但是在范圍、時間以及方法等方面都不夠完善。因此學校必須要加強預算管理體系的完善。第一,提升對預算管理的認識,灌輸預算管理理念;第二,構建完善的內部預算控制體系,建立由校長帶頭的,各職能部門參與的預算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對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和監(jiān)督;第三,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校經費的收支因素,對收入情況進行準確核實,并根據具體的情況,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對各項支出進行合理安排,保證資金應用中的統(tǒng)籌兼顧,保證資金的有效落實,防止資金的浪費。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的應用有利于保證學校資金的合理應用,有效預防學校的財務風險。但是從當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落實工作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會計核算收付實現制不符合現代的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確認不清晰,因此中等職業(yè)學校還需要做好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落實,做好內部會計控制工作,有效預防學校財務風險,提升資金應用效率,促進中等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宋桂霞.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及財務管理的相關問題解析[J].財會學習,2017 (16):76-77.
[2]朱珈儀,朱珈萱.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核算審核工作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5,13 (16):148.
[3]李心陽.中等職業(yè)學校預算管理研究——以上海市Z校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