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平
摘要:課外閱讀是中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引導中小學生更好的去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我們必須及時提高他們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興趣是一種主動的心里傾向,對各項活動有著積極的意義。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僅僅對其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它還能讓中小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書籍帶來的快樂,愉悅其身心。
關鍵詞:培養(yǎng)學生;課內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走向未來的基石;閱讀,是人們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可以提高讀寫能力,豐富閑暇生活,陶冶精神,啟迪智慧,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培養(yǎng)“可持續(xù)性”學習知識的能力;培植學生熱愛母語、尊重母語的情感,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和需要,為學生一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基。
1積極引導。讓孩子親近童書。
故事啟智。學生對閱讀沒發(fā)生興趣時,老師挑選動人的故事讀給他們聽,讓孩子們聽出興頭。告訴他們,這些好聽的故事來自于書中,書中藏著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有趣的知識,讓孩子們對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2.開展討論。老師常常利用圖書推薦課把一段兩段的故事,用抖“包袱”、賣“關子”的方法“拋”給孩子,或猜猜下面將要發(fā)生的故事,或幫主人公解決難題,以此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對閱讀的期待。3.激情激勵。引導孩子讀書,“贊賞、認同是保持他們熱情的不竭動力?!?.保證時間。讓班級閱讀持久常態(tài)地進行下去,讓閱讀成為孩子們離不開的生活方式。
2推薦經(jīng)典。為學生精神打底。
提供經(jīng)典書目。2.開展拓展閱讀。除了推薦經(jīng)典童書,我們還根據(jù)教學的要求進行拓展性閱讀。例如:上了《盤古開天地》之后,推薦孩子們閱讀《中國神話故事》;學了《卡羅納》后,引導孩子們閱讀《愛的教育》讓孩子們學以致用,感受讀書的快樂。
3環(huán)境熏陶。為孩子營造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環(huán)境、用學生創(chuàng)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的集體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的過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領域之一?!薄敖淌覠o處不激情”,一個不凡不俗的教室書香環(huán)境能浸潤和昭示全體學生,讓他們在幽雅的環(huán)境中,沐浴書香,享受快樂。1.做好環(huán)境布置,營造讀書氛圍。讓班級的墻壁、黑板、書櫥、窗戶充滿濃烈的書香。2.相約經(jīng)典詩文,關注人文韻味。每天語文課前5分鐘,進行“名家詩篇大回放”,背誦《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適合中小學學生背誦的古詩詞,為學生營造濃濃的讀書人文氛圍。
4榜樣激勵。讓孩子重視閱讀
教師激勵。孩子就是一面面鏡子,在他們眼中能照見教師的影子。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能成為他們模仿的對象。一個愛書的老師,一個會和學生分享讀書快樂的老師,肯定能帶動一大批愛看書的孩子。陪著學生一起閱讀,不斷給自己“充電”,經(jīng)常和孩子交流看書的體會,時時為孩子們作榜樣。2.家長激勵。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對孩子們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要讓孩子愛書,父母自己首先要愛書。我們建議,家長也要讀書,從每天的15分鐘開始,讀完后和孩子一起大致聊聊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就行了,做有心的家長。這隨意聊聊中不僅有對書的感悟,更有親情的溫馨。3.伙伴激勵。
5寓讀于樂。讓孩子享受閱讀。
“本色、真實、吐故耐新”是讀書活動的高境界,而這個特點也決定了讀書活動的基點應是個性生命原生態(tài)的展示。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舞臺,讓孩子體驗閱讀帶來的成功。1.開展讀書實踐活動。孩子們對活動有著天生的愛好和興趣,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讀書實踐活動,讓孩子體驗讀書帶來的快樂和成功。2.建立“書香文化”專欄。設置一些有關“讀書”的欄目,如“本周薦書”、“好書大家讀”,建立名家名篇、歷史人物故事、成語、歇后語等讀書知識資料庫,方便學生讀書。家長、老師和學生可以在上面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利用博客站點進行讀書交流。3、舉辦書香文化節(jié)日。開展讀書誦讀競賽,評選“書香家庭”、“書香少年”等。
總之,在教學改革中,教師應通過不同渠道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是否濃厚,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掌握了適當?shù)拈喿x方法,自己主動投入到學習和閱讀中,他們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蘊藏的潛力,看到自身煥發(fā)的能量,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一改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開創(chuàng)生動活潑探索學習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