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勐 羅朝雨
摘要:當前社會中,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社會經濟前行的勢頭銳不可擋,其中作為新型產品的數碼類產品更是重中之重。以其獨有的特點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而整個數碼市場更是飛速的發(fā)展,產品更迭速度極快,各種新型產品牢牢的抓取著消費者的目光。同時,消費者也越來越趨向于購買這類產品。因此數碼產品應該在滿足于顧客的實際需要時,也要滿足心理需求,讓人機交互更為簡便。本文首先從數碼產品功能設計出發(fā),研究數碼產品在功能轉變中出現的問題;其次整合資料中產品轉型以及設計之中的經驗,并將其運用與未來發(fā)展中,更好的迎合顧客需要,最后基于現有的數碼產品以及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合理的為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道路。
關鍵詞:數碼產品;設計;功能;發(fā)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6-0088-02
當前,各種數碼產品層出不窮,迭代周期較短,而新舊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新產品缺乏自身的特點。與此同時人們對數碼產品的性能、個性化的追求也在提高。以至于現在大多數數碼產品存在自主設計創(chuàng)新意識欠缺,技術研發(fā)能力不強,使得新產品的功能和外觀都趨同化,缺少了獨特的風格,因此需要對數碼產品文化、造型基因進行分析,造型差別化設計。一般來說,對于產品設計方面,可以從產品的外觀以及色彩等方面著手分析。首先,通過對數碼產品設計的研究了解數碼產品功能的發(fā)展趨勢。產品的外觀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實際的形態(tài),更注重于產品所包含的情懷以及精神,兩者的重要性逐步發(fā)展持平,產品設計的核心任務是解決人與產品之間的關系,協調人與產品。由此可見,可以從數碼產品自身特性上分析,主要從擁有的形態(tài)結構以及具體功能著手,研究未來的走向,使消費人群的生活得到改變,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讓有更多需求的顧客也能夠得到滿足。其次,顏色的選擇對于一款產品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人們對于顏色也有不同的喜愛,所以應該從實際角度出發(fā),研究各種顏色的自身情況以及所適用的環(huán)境,從而在設計中選取最為正確的顏色配比。最后,選材對于產品是重中之重,不同的材質帶給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要充分考量后再做出選擇與運用。
1 數碼產品設計的外觀要素
1.1 形態(tài)要素
對于數碼產品的外在形態(tài)來說,一般是由元素中的點線面體四大要素所組成,由其進行不斷組合成為最終的表現形式。形是指外形,態(tài)是指外觀神態(tài),可以理解是產品的表情。不同的形態(tài)語言表現出不同的表情,比如:柔美、剛直、生動等不同性格特征,可以適應各種客戶的差異性的需求。形態(tài)也是最為直接的表現方式,設計師一般在形態(tài)設計上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理念,從而有效地傳達給顧客,能讓消費者知曉是否與內心所想一致。
數碼產品屬于信息產品,就建模設計而言,建模設計主要體現了視覺和觸覺信息的設計。為了實現現代數碼產品的便利性,快速性和高效性,能否給顧客優(yōu)質的視覺體驗也是極為重要的,應該遵循認知的基本準則,為消費者構建出更為簡潔明了的視覺界面,讓其能夠更為方便的使用產品。在產品設計中,控制器如提示器,按鈕,以及其余的指示標志都是為了滿足人體的最基本需要,這也是人體工程學之中的基本觀點。而正規(guī)美的規(guī)則,使人們可以在沒有太多學習的情況下進行操作。認知設計中最為基礎的便是符號使用,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當前社會中各個符號的表達意義是有差異的,相同的符號在不同環(huán)境中也存在不同點。對于產品的界面設計,一般選取的是符合當代審美需求的圖形以及符號。只有通過對顯示和引用的內容進行高度概括和抽象,才能掌握這些符號,只有這樣才能輕易識別和記住,同時避免錯誤操作,確保消費者的安全使用。
1.2 色彩要素
色彩的選取是產品能否吸引顧客的另一個重點所在,在數碼產品中色彩是否運用得合理,取決于色彩本身是否能表現出自身獨特的特點。色彩是顧客對產品的最直觀印像,不一樣的色彩也有不一樣的含義,也包含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的不同思維觀點,色彩是表達設計師的心聲并且能夠起到設計師與消費者的之間的橋梁。對于數碼產品來說,色彩的主要表現載體是外觀形態(tài),由于色彩的運用更為豐富,所以當前來看色彩比形態(tài)更能夠抓住目光,因此顏色的運用是否合理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色彩的選取是需要不斷的比較才能夠達到最終的和諧。無論數碼產品采用何種顏色搭配,都應考慮色調的和諧,遵循形式美的規(guī)律,基于這樣的基調,在不斷推陳出新,選取更加突破的顏色配比。
產品的顏色設計應考慮其使用的環(huán)境因素,使其適應和協調工作環(huán)境。數碼產品大都適用范圍在室內環(huán)境之中。這類的環(huán)境大多都是干凈整潔的,能夠讓人覺得舒服。數碼產品的色彩設計應該有助于營造這種感覺和氛圍。一般室內數碼產品應使用高亮度,中等純度的色調。對于一些戶外移動辦公設備,為了能夠在周圍環(huán)境和背景中展示,使其具有更好的可視性,將使用高亮度和純凈的顏色。
1.3 材材質要素
對于一款產品來說,最為根本的是材料的選用。這不僅僅關系到產品的實際質量以及功能的達成,還關系著不一樣的感官體驗。數碼產品的美學功能離不開材料的研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材料的知識和應用經歷了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這也為材料的突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新材料是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Α6诋a品中選擇新型的材料,會讓整體更加的符合現代審美。就目前市場上產品來看,主要的材料一般有無機材料以及有機材料,同時還包括有復合材料這三大種類。考慮到強度,重量,美觀和成本,通常數碼產品會使用合金材料和增強樹脂材料作為主要材料。許多設計師在選擇數碼產品材料時也會大膽嘗試,采用金屬與樹脂和皮革,橡膠,尼龍等材料進行搭配,形成豐富的質感對比和視覺效果。
2 數碼產品設計的功能發(fā)展演變
2.1 單一功能要素
數碼產品從出現到1982年期間,在功能上并沒有變化,從形式上看,產品只是由簡簡單單的原件組合而來,沒有專門從造型、色彩、人機關系等角度進行設計。從客觀條件上來說,在此期間數碼產品只是進行了一個技術的改良。1919-1982年期間設計運動興起,數碼產品開始在外觀上有所改變,并以流線型設計為主,外觀造型簡潔、體積變小、重量減輕,但在功能上依舊沒有改變。
2.2 多功能要素
進入互聯網時代后,數碼產品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由單一功能向多功能的轉變數碼產品從奢侈品變成了人們日用品。例如,電視機,手機等等數碼產品,在現代之前沒有功能變化,電視主要以黑白到彩電,手機主要以大哥大到小版按鍵手機之間轉變。現代設計師開始意識到產品的功能尤為重要,讓數碼產品打破了傳統的單一功能。電視機從黑白到3D效果,手機從大哥大到智能手機,音響從大體積音響到小體積鬧鐘音響。例如,音響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有以下四個階段:(1)電子管音響功能特點:音色溫暖。(2)晶體管音響功能特點:省電和音色暖以及耐用。(3)集成電路形式:發(fā)展到這個階段,整體的外形體積已經不斷縮小,且重量不斷輕量化。(4)數字化音響:具有時尚小巧和便攜功能特點。
2.3 功能的系統化設計
數碼產品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后出現了同質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在增長,發(fā)展出來的系統化設計更是保證了產品和產品有更多的融合,并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例如,小米品牌,包含了10余類產品,系統化在小米中是指生物鏈。小米在自主研發(fā)的道路上不斷擴張,已經涵蓋了眾多的領域,其中包括手機、電腦以及電視等一系列的電子設備,這些產品也是小米公司的核心所在,并且小米通過獨有的MIUI系統將自身的產品定制化,能夠有效的互補。從網絡的開端到最終使用形成了系統化的產品鏈條。
3 數碼產品設計的應用環(huán)境
3.1 移動環(huán)境下的應用
根據人們使用數碼產品的環(huán)境不同進行不同的設計,移動環(huán)境指在背景環(huán)境下產品可移動使用,可在家里,街上,辦公室等區(qū)域隨時隨地的使用,移動環(huán)境下數碼產品的功能具有便捷,輕巧特點。例如電話,對于移動環(huán)境最早從電話停、座機電話到手機的出現,電話擺脫了笨重不易攜帶的問題,隨后數碼產品沒有固定的使用環(huán)境,越來越多的人在任意區(qū)域任何位置使用,人們就脫離了“區(qū)域性”。也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和互動。這一種無固定環(huán)境的新型移動方式的出現很快打破了人們的傳統使用概念。
3.2 固定環(huán)境下的應用
固定環(huán)境下需要注意的兩個環(huán)境特點分別是固定背景環(huán)境和核心區(qū)域環(huán)境。
固定的背景環(huán)境是指工作場所的特征,不同的背景環(huán)境要求產品符合其環(huán)境特征,例如,莊嚴的政府部門符合顏色和形狀更穩(wěn)定的產品。核心區(qū)域環(huán)境是指可以訪問和查看的區(qū)域,如計算機、電話、時間表和打印機所在的區(qū)域。由于這些領域的產品每天都面向用戶,因而在設計中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從而達到滿意的體驗,要把客戶的實際需要作為設計的核心點。
4 結語
在一款數碼產品中,最為核心的要素不一定是外觀,但卻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形態(tài)的影響因素之中,色彩和材料又是核心所在,豐富多變的色彩和材質又確定了形態(tài)多樣化的特點。同時數碼產品在設計環(huán)境發(fā)展中脫離了“區(qū)域性”,且功能要素逐步由單一向數字化轉變,這促使功能設計向系統化設計趨勢轉變。數碼產品在未來設計中將會顯示出更多的數字特征,產品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數碼產品設計將更趨向多元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誹,代秀峰.信息時代數碼辦公產品設計的發(fā)展趨勢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1.
[2]許世虎,楊斯琦,單電相機造型進化研究[D],重慶大學藝術學院,2014.
[3]趙秀栩,陳郁,工業(yè)產品造型設計、材料及工藝[D].武漢汽車工業(yè)大學,2011.
[4]王靜.數碼產品設計中的情感要素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
[5]沈海軍,賀婧.數碼產品包裝的色彩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