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琴
摘要:聲樂表演與想象力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想象力的具備在聲樂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它既可以豐富聲樂表演的形式還可以豐富它的內容,因此,聲樂表演需要表演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聲樂表演中缺乏想象力,那么表演將會很枯燥,甚至缺少藝術性。因此想象力對聲樂表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是學習聲樂表演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本文將闡述和分析聲樂表演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及采取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聲樂表演;想象力培養(yǎng);教學策略
引言:
聲樂表演是表演的一種形式,它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具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形式能夠在實際聲樂表演中展示其藝術性和表演特色,而豐富的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發(fā)揮,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需要將聲樂相關的理論知識形象和具體地展示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使聲樂表演具有藝術性和感染力。
1.想象是聲樂表演藝術的基礎
想象是思維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以已有形象為基礎,經過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和重組出現的新的活動就是想象,在聲樂表演中創(chuàng)造與想象是密不可分的,同時,融入豐富的想象之后進行聲樂表演,會達到一種更鮮活生動的效果。
1.1 想象力豐富了聲樂樂譜語言的活力
樂譜是音樂表演的基礎,讀譜與識譜是聲樂表演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識譜甚至不會讀譜的人,看待樂譜猶如一個靜態(tài)的聲樂符號。但是會識譜能讀譜的人加之演唱者所具備的豐富想象力會使整個歌曲具有生命的活力,樂譜本身的特點不同所發(fā)揮的想象力也有所不同。樂譜語言的廣泛組合是樂譜意義具有多元化,可以多元理解音樂的藝術。而學生在識譜認普與讀譜的過程中,人們易于通過想象來理解作品含義,欣賞藝術,因而,為作品的再次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和廣闊的空間。由此可見,聲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引導學生感悟和理解音樂的過程中可以御用恰當的想象力來完成,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豐富的情感體驗,將想象力與情感有效融合,以此實現作品所反映的情感和意義進而與學生產生共鳴。
1.2 提升聲樂表演的高度和難度需要借助想象力
聲樂表演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的藝術,因此,表演的過程中需要融合豐富的想象力。運用想象,學生能夠深刻的領悟作品意義,理解作品含義,增加學生情感的積累。例如,在一部音樂作品中,首先讓學生熟悉作品內容,設置逼真的場景,是場景中融入豐富的想象力讓表演者能夠身臨其境的表演,掌握好節(jié)奏,當節(jié)奏開始時教師就尋找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想象表演的情境,學生才能夠將想象與情感體驗領悟的更加深刻。想象力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發(fā)揮的作用和意義。
2.想象力在聲樂表演中發(fā)揮的作用
2.1 想象力對發(fā)聲有促進作用
聲樂發(fā)聲的正確與否,是以想象力為前提的,也是聲樂表演準確發(fā)音的規(guī)律掌握的必要前提。由于歌聲的表演具有抽象性特點,因此,領悟與模仿是表演者在通過想象來理解和掌握的對聲音的理解的一種形態(tài)。在表演的學習和理解過程中想象力想象力作為一種感性認識,對表演者的認識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可以判斷表演者的認識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老師在聲樂表演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豐富想象力,以便于學生在掌握發(fā)聲原理方面更深刻的理解和學習。才能使歌唱的聲音更優(yōu)美動聽,具有藝術性。
2.2 通過想象力提高表演的完美性
經過實踐證明,所有的聲樂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同時也是作者的生活經歷,因此,作品中融入和表達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而這種通過經歷體現出來的主題與情感是獨一無二的,那么,作為表演者如何能夠完整地以及更準確地將演繹的作品表演的生動靈活,是主題突出,思想鮮明,表演的內容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想象出一幅貼近作品的畫面和情境,來身臨其境的感受作品的內涵,再進一步表演地唱出作品。在理論要求上老師不僅嚴格要求學生準確掌握發(fā)聲方式,更應當參考作品自身的主題特征,來抒發(fā)情感等方式去深刻,全面的領會作品,尤其要在想象力方面充分發(fā)揮。
3.聲樂表演教學中培養(yǎng)想象力的方法
3.1鼓勵學生豐富知識,為培養(yǎng)想象力打好基礎。
聲樂老師在聲樂表演教學中,對于提高想象力,是一個難點,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生對聲樂表演中的音樂和歷史文化知識了解不夠深入透徹,這些嚴重制約著聲樂表演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衛(wèi)華知識,提升文化素質,為培養(yǎng)和提升想象力打好基礎。學生的認知和知識積累以及生活經驗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學生想象力的發(fā)揮和提升,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識,積累了生活經驗提高了人知面,才能夠將各學科的知識有效融合與聲樂表演中,開拓視野,提高想象力,在聲樂表演中將作品展示的更加生動體現豐富的藝術內涵。使表演更具有感染力。
3.2 鼓勵學生不懂就問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
聲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勤學好問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正確學習狀態(tài),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開拓思維,通過活躍思維促進想象的提高,因此,懂得聲樂表演過程中現象里的重要性,樹立培養(yǎng)想象力的重要意識。教師也可以通過幻想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3.3 鼓勵學生熱愛生活。
聲樂表演的情感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生活,熱愛生活,體驗生活中豐富的情感,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見聞能夠運用聲樂表演的學生通過想象發(fā)揮出來,體會情感。積極的情感能夠促進音樂更好地高燕,技法學生的思維提升想象力,有助于學生提升藝術鑒賞和審美能力。通過生活的情感體驗來提高聲樂表演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蔡林峰.舞臺實踐對聲樂表演中情感展現的影響的研究與探索[J].北方音樂,2016(24).
[2]朱佑寶.聲樂表演教學中針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2.
[3]李靜玉.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激發(fā)——多聲聲樂作品表演形式在音樂教育發(fā)展中的應用[J].樂府新聲,2008.
[4]耿玉琴.聲樂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J].周口師專學報,2014.
[5]梁光輝.淺談聲樂教學中的學生表演技巧的培養(yǎng)經驗及看法[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