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大鼠不同大小DRG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的研究*

      2019-07-06 06:38:26譚朝陽周穎屈祖衛(wèi)張萌陳沁怡田俊杰許珍珍鄧詩瑜李麗馬克濤司軍強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9年11期
      關鍵詞:膜片鉗興奮性神經(jīng)病

      譚朝陽,周穎,屈祖衛(wèi),張萌,陳沁怡,田俊杰,許珍珍,鄧詩瑜,李麗,馬克濤,司軍強

      [1.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 生理教研室(新疆地方與民族高發(fā)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0;2.石河子大學藥學院 藥理系,新疆 石河子 832002]

      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是一種慢性疼痛,持續(xù)6 個月以上,它通常是由炎癥、燒傷、軀體感覺系統(tǒng)的疾病或功能紊亂等造成的。根據(jù)2011年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為3.3%~8.2%[1]。目前,坐骨神經(jīng)分支選擇性損傷(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已經(jīng)被廣泛用于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的研究[2-4],該模型能較穩(wěn)定地改變實驗動物的行為學,且能造成與臨床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相似的綜合癥狀。背根神經(jīng)節(jié)(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經(jīng)元作為外周感覺傳入的第一級神經(jīng)元,在痛覺的產(chǎn)生和傳遞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研究表明,DRG 神經(jīng)元大小不一,其直徑的大小與其功能間存在關系。其中,小直徑的DRG 神經(jīng)元由無髓鞘的C 纖維(C)和薄髓鞘的A 纖維(Aδ)組成,傳遞傷害性刺激、熱刺激和機械刺激產(chǎn)生的感覺信號,而大直徑的DRG 神經(jīng)元由有髓鞘的A 纖維(Aβ)組成,傳遞非傷害性的刺激。不同大小神經(jīng)細胞間的功能差異,可能是由神經(jīng)元的化學物質、解剖、電生理特性及神經(jīng)元對疼痛信息處理模式的差異共同造成的[5-6]。興奮性是衡量神經(jīng)細胞功能的最基本指標,人們通常用動作電位發(fā)放頻率的高低來評價細胞的興奮性,發(fā)放頻率越高,興奮性也就越高,反之亦然。有研究者根據(jù)發(fā)放頻率和注入電流強度之間的關系將DRG 分為3 種興奮類型[7]。基于此,本實驗研究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狀態(tài)下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的變化,并在此基礎上分析興奮性分型與細胞大小的關系,希望能從興奮性分型和細胞大小的角度對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的產(chǎn)生機制進行探討。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清潔級SD 大鼠75 只,體重180~220 g,雌雄不拘,由新疆醫(yī)科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動物編號:SCXK 新2003-0001)。將大鼠隨機分成Control 組、Sham 組和SNI 組。其中,Control 組5 只(行為學實驗5 只),Sham 組35 只(行為學實驗5 只,膜片鉗實驗30 只),SNI 組35 只(行為學實驗5 只,膜片鉗實驗30 只)。

      1.2 主要試劑和儀器

      胰蛋白酶Type Ⅲ、膠原酶Type IA、胰蛋白酶抑制劑、DMEM 培養(yǎng)基(購自美國Sigma 公司),Multi Clamp 700B 膜片鉗放大器(美國Axon 公司),P-2000 微電極拉制儀(美國Sutter 公司),Digidata 1550A 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美國Axon 公司),MP-225 微操縱儀(美國Sutter 公司),UGO BASILE 37370 全自動熱輻射刺激儀(意大利Gemonio 公司)。

      1.3 動物模型復制

      參照DECOSTERD 和RICHNER 等[2,8]的方法,測量并記錄各組大鼠的體重,用3%戊巴比妥鈉(3 g 戊巴 比妥鈉粉劑溶入100 ml 生理鹽水)按照0.17 ml/100 g的劑量麻醉各組大鼠。取俯臥位固定于鼠板上,切口處附近用剃毛刀剃毛暴露皮膚,碘伏消毒鋪巾。于左后腿外側近髂后上棘處平行于股骨劃開皮膚,順肌肉紋理鈍性分離股二頭肌,用玻璃分針暴露并分離坐骨神經(jīng)的3 個分支(脛神經(jīng)、腓總神經(jīng)、腓腸神經(jīng))。用3-0 醫(yī)用真絲編織線分別結扎脛神經(jīng)和腓總神經(jīng),系緊后在結扎遠端切斷,保留2~4 mm 的遠側殘端,分層縫合肌肉和皮膚。動物單籠分開飼養(yǎng)用于實驗。Sham 組大鼠麻醉及暴露神經(jīng)的方法同上,用玻璃分針分離3 個分支后,不做任何處理,隨即分層縫合肌肉和皮膚,單籠飼養(yǎng)。

      1.4 記錄熱縮足潛伏期

      參照本實驗室前期研究[9-10],在模型復制前1 天、模型復制后第1、7、14 和21 天對Control 組、Sham組及SNI 組大鼠進行熱縮足潛伏期的測試。設定UGO BASILE 37370 全自動熱輻射刺激儀參數(shù):紅外線強度IR 值為50,時間上限為30 s。將大鼠放置于玻璃面板上的有機玻璃觀察盒內(nèi),移動玻璃板下的紅外線發(fā)射器。瞄準大鼠后肢足心部位照射,按動計時開關。大鼠受照射后肢抬離面板,儀器感應并停止記時,此時記錄到的時間為大鼠的熱縮足潛伏期,將其作為疼痛閾值的指標。間隔30 min 待大鼠安靜后,進行下一次測量。每只大鼠測量3 次,取平均值。

      1.5 記錄冷刺激抬足時間

      在熱縮足潛伏期測試結束30 min后,待大鼠安靜,進行冷刺激抬足時間的測試。參照2014年NORCINI等[11]的方法,將大鼠放置在自制的觀察籠內(nèi),待其安靜,小心地將0.1 ml 丙酮滴到大鼠左后足底外側的皮膚上,立即用計時器計時。大鼠出現(xiàn)抬足的現(xiàn)象,直至大鼠將左后足放下時,停止計時。此時記錄到的時間就是大鼠的冷刺激抬足時間。間隔30 min 待大鼠安靜后,進行下一次測量。測量3 次,取平均值。所有測量都在當日18:00~20:00 進行。

      1.6 急性分離消化DRG 神經(jīng)元

      在本實驗室前期研究[12-13]的基礎上略做改進,用頸椎脫臼法處死大鼠,粗剪剪開其背部皮膚,沿脊柱兩側取出L4~L6 段脊柱。將取出的脊柱沿矢狀面對半剖開,放入盛有氧飽和的細胞外液中(細胞外液成分:NaCl 150 mmol/L,KCl 5 mmol/L,MgCl21 mmol/L,HEPES 10 mmol/L,D-glucose 10 mmol/L,Sucrose 20 mmol/L,CaCl23.32 mmol/L,用1 mol/L 的NaOH 調(diào)節(jié)pH 值為7.35~7.45,蔗糖調(diào)節(jié)溶液的滲透壓為772.5~849.75 kPa)。在10 倍顯微鏡下,于剖開的左側椎管內(nèi)側去除脊髓,用游絲鑷剝除結締組織被膜,逐個取出椎間孔中的DRG 及其相連的神經(jīng)根。用精細角膜剪和游絲鑷仔細剪除與DRG 相連的神經(jīng)根。將取出的DRG 放入直徑為4 cm 的玻璃皿中,用精細角膜剪將DRG 充分剪碎,用膠頭滴管將剪碎的組織轉移入15 ml 的離心管中,隨后加入3 ml 配制好的消化酶溶液(胰蛋白酶Type Ⅲ0.24 mg/ml 和膠原酶Type IA 0.6 mg/ml,溶劑為DMEM 培養(yǎng)基)。將EP 管放入37℃水浴鍋中,消化2~4 min,邊消化邊吹打,避免產(chǎn)生氣泡。消化結束后立即加入少量胰蛋白酶抑制劑終止消化。用膠頭滴管將細胞懸液滴到膜片鉗專用的細胞培養(yǎng)皿中,靜置待細胞貼壁,待細胞貼壁充分后,加入氧飽和的細胞外液。

      1.7 全細胞膜片鉗記錄

      參照本實驗室原有方法[12-14],將盛有急分離DRG神經(jīng)元的細胞培養(yǎng)皿放置在膜片鉗顯微鏡載物臺上,100 倍顯微鏡下選取膜表面光滑、整體透亮、狀態(tài)良好的DRG 細胞作為實驗對象。選用Sutter Instrument 公司帶芯的硼硅酸鹽玻璃毛坯,使用P-2000 微電極拉制儀拉制成微電極,實驗選取電阻值為2~8 MΩ 的微電極,充灌電極內(nèi)液(K-Gluconate 130 mmol/L,NaCl 10 mmol/L,MgCl2·6 H2O 1.2 mmol/L,CaCl22 mmol/L,EGTA 5 mmol/L,HEPES 10 mmol/L,D-Glucose 7.5 mmol/L。用1 mol/L 的KOH 調(diào)節(jié)pH 值為7.35~7.45,蔗糖調(diào)節(jié)溶液的滲透壓為772.5~849.75 kPa),將充灌好細胞內(nèi)液的玻璃微電極連接在微操縱儀上,用5 ml 空注射器給予一定正壓。操作微操縱儀,使微電極尖端靠近并接觸細胞,接觸細胞的瞬間可以從膜測試窗口觀察到電極電阻略微升高。隨后撤去正壓,用嘴吸法給予微電極內(nèi)部一定負壓,同時將鉗制電位逐步調(diào)節(jié)至-60 mV,待細胞與電極間形成GΩ 封接后,用嘴吸破膜法或同時輔助以電擊破膜法破膜(膜片鉗放大器提供的Zap 功能)。破膜后,阻值仍維持在GΩ 以上的細胞用于實驗。

      在顯微鏡下記錄細胞直徑。在I=0 模式下記錄細胞的靜息電位,在電壓鉗模式下(鉗制電位-60 mV),記錄膜電容。在電流鉗模式下,給予細胞一系列斜坡刺激記錄動作電位。記錄的信號經(jīng)Multi Clamp 700B膜片鉗放大器放大,給予10 kHz 的濾波后,由Axon Digidata 1550A 數(shù)模/模數(shù)轉換器轉換,采樣頻率為10~20 kHz。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熱輻射刺激縮足潛伏期測量值和冷刺激抬足時間的結果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全細胞膜片鉗數(shù)據(jù)應用Clampex 10.6 軟件采集記錄,用Clampfit 10.6 軟件進行測量分析,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最終運用GraphPad Prism 5.0 軟件進行繪圖。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其余計量資料3 組及以上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行為學測試結果

      Control 組、Sham 組及SNI 組術前1 天、術后第1、7、14 和21 天的熱縮足潛伏期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結果:①不同時間點熱縮足潛伏期有差異(F=427.215,P=0.000);②3 組間熱縮足潛伏期有差異(F=99.294,P=0.000);③3 組間熱縮足潛伏期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無差異(F=0.007,P=0.993)。見表1 和圖1。

      Control 組、Sham 組及SNI 組術前1 天、術后第1、7、14 和21 天的冷刺激抬足時間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結果:①不同時間點冷刺激抬足時間有差異(F=33.984,P=0.000);②3 組間冷刺激抬足時間有差異(F=2.940,P=0.024);③3 組間冷刺激抬足時間隨時間的變化趨勢有差異(F=78.158,P=0.000)。說明3 組的不同處理方式對冷刺激抬足時間的影響有差異。見表2 和圖2。

      表1 模型復制后熱縮足潛伏期的變化 (s,±s)

      表1 模型復制后熱縮足潛伏期的變化 (s,±s)

      組別 n術前1 天 術后第1 天 術后第7 天 術后第14 天 術后第21 天Control 組 5 25.3±3.3 24.3±3.4 25.3±3.6 24.7±3.9 25.8±3.4 Sham 組 35 26.1±3.5 25.2±3.6 25.6±4.1 24.1±3.9 25.4±3.4 SNI 組 35 25.9±3.6 23.3±3.8 26.4±3.1 24.2±3.2 25.3±3.7

      圖1 模型復制后熱縮足潛伏期的變化

      2.2 SNI 大鼠DRG 神經(jīng)元的興奮性分型發(fā)生改變

      為明確正常大鼠DRG 神經(jīng)元的興奮性分型情況,運用全細胞膜片鉗技術,在電流鉗模式下給予記錄電極內(nèi)一個斜坡刺激(時長1 000 ms,電流強度0~2 500 pA),再根據(jù)細胞對注入刺激的不同反應將細胞分為3 種類型。1 型細胞:在給予較小強度(50~500 pA)刺激時就能產(chǎn)生較低頻率的動作電位,并且隨著電流強度增加動作電位頻率逐漸增加。2 型細胞:在給予較小強度的刺激時,不產(chǎn)生動作電位;但在給予較高電流強度(1 500~2 500 pA)刺激時,出現(xiàn)較高頻率的動作電位。3 型細胞:興奮性較低,不產(chǎn)生動作電位(見圖3)。結果表明,正常大鼠DRG神經(jīng)元存在3 種興奮性類型的細胞,進一步對3 種類型細胞的主被動模特性進行分析(見表3)。方差分析結果顯示:1、2 和3 型細胞的靜息電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 和3 型細胞直徑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1 型 細胞直徑小于3 型細胞直徑(P<0.05),2 型細胞的直徑與其他兩種類型細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2 和3 型細胞膜電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1 型細胞的膜電容低于3 型細胞的膜電容(P<0.05)。

      表2 模型復制后冷刺激抬足時間的變化 (s,±s)

      表2 模型復制后冷刺激抬足時間的變化 (s,±s)

      組別 n術前1 天 術后第1 天 術后第7 天 術后第14 天 術后第21 天Control 組 5 2.62±0.82 2.44±0.76 2.83±0.86 2.53±0.88 2.71±0.77 Sham 組 35 2.59±1.30 3.21±1.34 2.82±1.21 2.42±1.32 2.79±1.37 SNI 組 35 2.61±1.46 6.52±1.33 8.79±1.27 11.62±1.45 12.81±1.22

      圖2 模型復制后冷刺激抬足時間的變化

      為明確SNI 復制模型前后,大鼠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如何變化,本研究運用全細胞膜片鉗技術,在電流鉗模式下對463 個DRG 細胞(Sham 組205 個,SNI 組258 個)進行記錄。根據(jù)興奮性的3 種類型進一步分類,可以看出:Sham 組中,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44.39%、4.88%和50.73%;而SNI 組中,相應的數(shù)據(jù)為54.26%、7.36%和38.37%。兩組間各型細胞的構成比有差異(P<0.05),SNI 組的細胞構成比與Sham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40,P=0.025),1 和2 型細胞構成比增加,而3 型細胞的構成比降低。見圖4。

      圖3 SD 大鼠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

      表3 SD 大鼠不同興奮性類型DRG 的基本特性 (±s)

      表3 SD 大鼠不同興奮性類型DRG 的基本特性 (±s)

      注:?與3 型比較,P<0.05

      分型 直徑/μm 靜息電位 /mV 膜電容/pF 1 型 27.34±4.99?-50.87±7.10 32.54±13.44?2 型 30.25±5.83-53.13±10.04 35.87±18.44 3 型 30.40±8.97-50.88±11.35 40.21±22.94 F 值 4.388 0.447 3.803 P 值 0.014 0.640 0.024

      2.3 SNI 模型復制前后不同大小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的變化

      為探討正常SD 大鼠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本研究比較Control 組內(nèi)不同大小神經(jīng)元各興奮性分型細胞的構成比。細胞按直徑大小分為:小細胞(直徑<25 μm)、中細胞(25 μm ≤直徑<40 μm)和大細胞(直徑≥40 μm),再按照興奮性分型進一步分類。其中,小細胞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44.44%、2.22%和53.33%;中細胞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50.00%、5.88%和44.12%;大細胞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12.50%、4.17%和83.33%??梢钥闯?,中、小細胞3 型細胞的構成比與大細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210,P=0.027),中、小細胞3 型細胞的構成比較低,而1型和2 型細胞的構成比較高。見圖5。

      為探討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狀態(tài)下,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和直徑之間的關系,比較SNI 組內(nèi)不同大小神經(jīng)元各興奮性分型細胞的構成比。按直徑大小以及興奮性分型進行分類,其中,小細胞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43.10%、3.45%和53.45%;中細胞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59.04%、9.04%、31.91%;大細胞1、2 和3 型細胞的構成比分別為33.33%、0.00%和66.67%??梢钥闯瞿P蛷椭坪螅屑毎?、2 和3 型細胞構成比與大細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90,P=0.041),中細胞3 型細胞構成比較低,而1 和2 型細胞構成比較高。小細胞1、2 和3 型細胞構成比與大細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960,P=0.620)。見圖6。

      圖4 SNI 模型大鼠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的變化 (±s)

      圖5 SD 大鼠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與直徑的關系 (±s)

      圖6 SNI 模型大鼠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與直徑的關系 (±s)

      3 討論

      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軀體感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傷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15],包括皰疹后神經(jīng)痛、三叉神經(jīng)痛和中風后疼痛等。研究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與DRG 神經(jīng)元的興奮性密切相關。HODGKIN[16]在放電頻率與注入電流強度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關于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的理論。XIE 等[7]研究發(fā)現(xiàn),DRG 神經(jīng)元也能表現(xiàn)出基于動作電位爆發(fā)模式的不同興奮性分型,且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的比率不是一成不變的。在DRG 慢性壓迫模型導致的慢性疼痛狀態(tài)下,1 型神經(jīng)元的比率顯著增加,而興奮性較低的3 型神經(jīng)元的比率顯著減少。該改變表明一部分3型神經(jīng)元在病理狀態(tài)下轉化成興奮性較高的1 型神經(jīng)元。本研究結果顯示,正常SD 大鼠DRG 神經(jīng)元存在3 種興奮性類型,興奮性高的1 型細胞其直徑和膜電容明顯小于興奮性低的3 型細胞;坐骨神經(jīng)選擇性損傷后,大鼠DRG 神經(jīng)元的興奮型類型發(fā)生了改變,1 型和2 型細胞比例增大,3 型細胞比例減少,表明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狀態(tài)下,興奮性低的3 型細胞向興奮性高的1 型和2 型細胞轉化。

      研究報道,不同大小的DRG 神經(jīng)元,其功能也存在不同。這種功能上的差異,可能是由神經(jīng)元的化學物質、解剖、電生理特性和神經(jīng)元對疼痛信息處理模式的差異共同造成的[5-6]。例如,按照與IB4 結合的不同特點,小直徑的DRG 被分為IB4 陽性的肽能神經(jīng)元和IB4 陰性的非肽能神經(jīng)元,而大直徑DRG的NF200 表達為陽性[17-18]。有研究者還通過多種單細胞技術,將DRG 神經(jīng)元分為10 種類型和14 種亞型[19]。研究表明,在DRG 慢性壓迫模型引起的NP 狀態(tài)下,大直徑的DRG 的興奮性分型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并且該變化與DRG 中超極化激活的陽離子電流的大小變化有關[7]。KANG 等[20]發(fā)現(xiàn),SNI 大鼠上中等直徑DRG 神經(jīng)元CaV3.2 T 型鈣通道的改變,可能是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的產(chǎn)生機制。JIANG 等[21]發(fā)現(xiàn),在大鼠小直徑的DRG 神經(jīng)元上,IgG 免疫復合物(IgG-IC)能激活Ⅰ型Fc-γ 受體介導疼痛的產(chǎn)生,大中直徑的DRG 神經(jīng)元不存在該現(xiàn)象。本研究表明,大鼠DRG神經(jīng)元的興奮性分型與其直徑大小存在關系。正常狀態(tài)下,大直徑的DRG 神經(jīng)元主要是興奮性低的3 型細胞;而中、小直徑神經(jīng)元主要是興奮性較高的1 型和2 型細胞。坐骨神經(jīng)選擇性損傷后,大直徑的DRG神經(jīng)元的3 型細胞構成比仍較中細胞高,但較小細胞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狀態(tài)下,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發(fā)生明顯改變,興奮性較高的1 型和2型細胞構成比增高,而興奮性較低的3 型細胞構成比降低,這可能是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痛覺過敏的機制之一。此外,大鼠DRG 神經(jīng)元的直徑大小與其興奮性分型間存在關系,中小細胞的興奮性較大細胞興奮性高,表明中小細胞在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的產(chǎn)生過程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狀態(tài)下,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分型改變的機制,以及不同直徑大小的DRG 神經(jīng)元興奮性類型差異的機制仍有待探索。

      猜你喜歡
      膜片鉗興奮性神經(jīng)病
      趙經(jīng)緯教授團隊成果揭示生長分化因子11抑制p21延緩興奮性神經(jīng)元衰老和腦衰老并改善認知老年化新機制
      黃芪湯對腎臟集合管細胞ENaC活性的影響作用研究
      糖尿病人應重視神經(jīng)病變
      經(jīng)顱磁刺激對脊髓損傷后神經(jīng)性疼痛及大腦皮質興奮性的影響分析
      越測越開心
      大蒜素對H9c2細胞鈉電流的作用
      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減輕宮內(nèi)窘迫誘發(fā)的新生鼠Tau蛋白的過度磷酸化和認知障礙
      汽車生活(2015年6期)2015-05-30 04:59:21
      蔗糖鐵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瞬時外向鉀電流在糖尿病心肌病電重構中的作用
      临颍县| 九江市| 阜康市| 开鲁县| 勃利县| 望城县| 乃东县| 会理县| 海晏县| 云林县| 太原市| 乌兰浩特市| 万山特区| 织金县| 眉山市| 忻城县| 苍梧县| 工布江达县| 乌兰县| 哈巴河县| 甘谷县| 万山特区| 密山市| 孟连| 江油市| 寿宁县| 宝鸡市| 浦县| 军事| 威远县| 徐汇区| 南投县| 陇川县| 德清县| 山西省| 建瓯市| 香港 | 庐江县| 逊克县| 开远市|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