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菁
【摘要】目的 探討對腦梗塞采用丁苯酞制劑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的臨床效果,并探討對其側支循環(huán)建立的作用。方法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按照隨機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研究組采用丁苯酞制劑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改善,但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P<0.05)。結論 丁苯酞制劑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能夠有效改善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狀況,提高生活活動能力及缺血區(qū)腦血流量。
【關鍵詞】丁苯酞制劑;阿托伐他汀鈣片;腦梗塞;臨床效果;側支循環(huán)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4..02
腦梗塞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具有病情發(fā)展快以及危險性大等特點,若未對患者給予及時有效治療則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死亡率。因而需要及時地對患者進行治療,以減少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傷,遏制疾病的發(fā)展并改善預后[1]。臨床上治療藥物較多,但常規(guī)抗凝及改善微循環(huán)等治療方式效果不理想?;诖?,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本院在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后分別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與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現(xiàn)進行如下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間收治的80例腦梗塞患者,按照隨機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1.28±6.74)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2.06±6.54)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確診為腦梗塞;②入院時間均在發(fā)病1~48 h內;③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嚴重臟器疾病或功能障礙;②伴有顱腦惡性腫瘤;③神經障礙及語言障礙者。
1.2 一般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口服拜阿司匹靈100 mg,1次/d,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天;于250 mL 0.9%氯化鈉中融入血栓通450 mg,靜脈點滴,1次/天,于250 mL 0.9%氯化鈉中融入奧扎格雷鈉80 mg,靜脈點滴,1次/天。連續(xù)治療2周后繼續(xù)口服拜阿司匹靈100 mg,1次/天,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天。共治療3個月。
研究組采用丁苯酞制劑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具體方式為:口服拜阿司匹靈100 mg,1次/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睡前服用,1次/天,然后采用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點滴,2次/天,連續(xù)進行2周治療后繼續(xù)口服丁苯酞膠囊200 mg,3次/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睡前服用,1次/天。共治療3個月[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Barthel評分以及缺血區(qū)域腦血流量,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Barthel評分與缺血區(qū)域腦血流量分數(shù)越高則分別表明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血流量越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 21.0進行腦梗塞患者檢驗指標結果計算。計數(shù)觀察指標陽性率結果以%形式展開,x2檢驗;計量觀察指標神經功能缺損評分、Barthel評分以及缺血區(qū)域腦血流量結果以“x±s”形式展開,t檢驗。實驗對象相同觀察指標若P<0.05,表示對比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指標
治療前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改善,但研究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Barthel評分以及缺血區(qū)域腦血流量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
研究組非常滿意28例,滿意10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非常滿意16例,滿意15例,不滿意9例;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8.7273,P=0.0127)。
3 討 論
腦梗塞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致殘率以及死亡率,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心安全。臨床上在針對急性腦梗塞患者的治療中包括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一般情況下,當患者出現(xiàn)急性腦梗塞時,則已經對其腦組織產生了不可逆損傷,因而臨床治療效果欠佳。根據(jù)相關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在對腦梗塞患者進行治療時,缺血半暗帶區(qū)損傷修復對其治療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半暗帶區(qū)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側支循環(huán),因而能夠恢復患者一定的血液供應,從而恢復該區(qū)域的神經元功能活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半暗帶區(qū)所導致的功能缺損在臨床上具有可逆性特點,因此這便表明若在臨床上未及時地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患者將會長時間的處于缺血狀態(tài),從而產生大量氧自由基,進而便會降低酶的活性,最終導致患者神經元功能不可逆損害。
丁苯酞作為近年來我國臨床上治療腦血管疾病的新型藥物,為我國自主研發(fā),在臨床治療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從而使缺血半暗帶區(qū)形成新生血管,重建其微循環(huán),增加缺血區(qū)的血流關注,進一步對損傷范圍予以縮小,最終能夠緩解對患者神經功能造成的損傷[3]。除此之外,該類藥物還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減輕患者炎癥反應的作用。由于腦梗塞患者在臨床上常常伴有不同程度血脂異常狀況,因而還需要進行降血脂治療。阿托伐他汀屬于能夠減少患者膽固醇內源性的合成,同時還能夠增加肝細胞LDL受體數(shù)量,進一步促進LDL的攝入以及分解。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前各項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這說明阿托伐他汀鈣片能夠抑制膽固醇的內源性合成,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并且提高斑塊穩(wěn)定性,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降低疾病危險性。丁苯酞軟膠囊能夠及時地生成患者缺血半暗帶的血管,恢復缺血區(qū)灌注,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傷范圍,促進患者盡快康復。因而丁苯酞軟膠囊與阿托伐他汀鈣片兩種藥物的合用能夠有效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狀況,提高生活活動能力及缺血區(qū)腦血流量,促進患者盡早康復。
綜上所述,對腦梗塞采用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具有較好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活活動能力。值得大量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霜梅,蔡 娟,石小晶,等.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腦梗塞的療效及其對患者側支循環(huán)建立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6,27(17):2753-2755.
[2] 楊 慧,馬德庫,陳鳳慧.丁苯酞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對神經功能缺損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15):2327-2328,2329.
[3] 王少斌,王世霞,黃維星,等.丁苯酞軟膠囊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腦梗塞的療效及其對患者側支循環(huán)建立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