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
小學作文的教學歷來是難點,因為學生經歷少、知識積累少、表達能力弱,因此,感覺沒有東西寫,對寫作也缺乏興趣。怎么能調動學生的寫作激情呢?可以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游戲法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游戲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喜歡模仿的特點,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較難做到一直專心聽講。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只是講解知識點,很容易使小學生分散注意力,甚至讓他們產生厭學的心理。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把游戲融入到作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生學習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游戲可以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
高效的作文課堂絕不僅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有所收獲。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動力主要來源于興趣,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越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越高。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游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這樣不但能夠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還能讓小學生愛上寫作,為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游戲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
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屬于“教科書應試教育”,顯得單調、枯燥、乏味,這種教育不但無法提高教學質量,還可能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厭惡學習。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更多時候關注的是理論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加重了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也制約了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阻礙了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游戲化的作文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因而小學語文教師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加作文教學的趣味性。在游戲化教學中,為小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有助于讓小學生在作文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促使小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
1.盡情歌唱,改編歌曲
幾乎每個孩子都喜歡唱歌,只要細心觀察,可以發(fā)現幾乎所有孩子都有唱歌的習慣。教師可以將歌曲元素融入作文教學當中,選擇符合作文主題的歌曲,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在聆聽歌曲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愉悅感。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相應的問題,或者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讓他們改編自己喜歡的歌曲,讓他們在改編歌曲的過程中積累詞匯,學會更多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感受到學習寫作的樂趣,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2.觀看影片,加強情境體驗
小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年紀小,缺乏常識和生活經驗,但是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喜愛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對此,教師學會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以新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具體情況,協調好游戲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影片,強化學生的情境體驗,既能讓游戲更好地與作文教學內容相融合,又能讓學生保持新鮮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增強對作文題目的認識和感受,從而更好地提升作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3.參與游戲,抒發(fā)感受
任何教學活動都是由“教”與“學”這兩個部分組成的,既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咏涣髂軌蛴行У卦鲞M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互動性的游戲有助于形成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構建起高效課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多引入集體游戲,加強游戲互動,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積極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提高作文教學的成效。比如說,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參加到游戲中,讓他們在游戲時注意體會自己的感受,觀察游戲中別人的表情、動作、語言、教室里的氣氛等,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將游戲與作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到一起,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幫助中獲取知識,快樂寫作,實現作文課堂的教學目標。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許多學生缺乏寫作興趣,甚至存在排斥心理,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因而,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目標,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互動游戲融入作文教學當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作文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