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
初夏來了,江南一帶的枇杷正金燦燦地掛滿枝頭,等待著人們“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與大部分果樹不同,枇杷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因此被稱作“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
枇杷因葉子的形狀與樂器琵琶相似而得名。我國是枇杷的原產(chǎn)地,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枇杷生產(chǎn)國。枇杷果肉柔軟多汁、酸甜可口、味道鮮美,廣受大家喜愛。
枇杷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鈣、鐵、鈉、鉀等營養(yǎng)素。其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尤為豐富,僅次于杏和芒果,在水果中排名第三。
枇杷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全身都是寶。枇杷的果實、種子、葉、花、皮、根和枇杷蜜均能入藥。
明代醫(yī)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枇杷葉,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氣下則火降痰順,而逆者不逆,嘔者不嘔,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敝嗅t(yī)認為,枇杷葉歸肺、胃經(jīng),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等功效,有抗感染、降血糖、降血脂、保肝利膽、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鎮(zhèn)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在美國走紅的“神秘東方液體”川貝枇杷膏,就是由枇杷葉、川貝母及其他中藥組成的,主要用于傷風(fēng)咳嗽、咽喉干癢、聲音沙啞等癥。不過,制作枇杷膏需要精細工藝,不推薦個人自行制作。
枇杷花具有較高的藥用及保健價值。枇杷花不僅富含硒、鋅、鎂、鈣、鐵等礦物質(zhì),還含有類黃酮、類胡蘿卜素、酚酸類及氨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侗静菥V目》中記載枇杷花具有“止渴下氣、利肺、止吐逆、去上焦熱、潤五臟”及“治頭風(fēng)、鼻涕清涕”等功效?,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枇杷花有抑菌、止咳、祛痰和抗炎的作用。
枇杷核即枇杷的種子,含苦杏仁苷、氨基酸、脂肪酸和游離的氫氰酸等,性味苦、寒、平,入腎、肺、肝和脾經(jīng)。日本研究報道枇杷核含有的扁桃苷成分具有抗炎、抗腫瘤及免疫賦活作用。我國學(xué)者研究發(fā)現(xiàn),枇杷核提取物對機體免疫功能及腸道正常菌群具有雙重調(diào)節(jié)作用。枇杷核含有氰甙類物質(zhì),與水分解后有一定毒性,用作中藥材也是經(jīng)過特殊炮制去掉大部分毒素后才能入藥。
枇杷果味甘酸、性涼,具有清肺、潤肺、寧嗽、止咳、主上焦熱、潤五臟等功效,可治咳嗽、燥熱等癥。
枇杷果肉可以洗凈生食,但不能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中寫道:“多食枇杷濕生痰,脾虛滑泄者忌之?!本褪钦f,枇杷不宜多吃,每日最多生食300克左右(大果約5顆),脾虛腹瀉者不宜食用。
枇杷小食譜
枇杷除了生吃,還有不少食用方法。枇杷醬
1.準備鮮枇杷,洗凈。
2.去除果皮和果核用鹽水浸泡5分鐘。
3.將枇杷果肉用清水沖洗一遍倒入砂鍋,放入少量冰糖和一點清水,大火燒開。
4.改中小火,搗碎枇杷。
5.改小火熬制,熬至濃稠關(guān)火即可。
冰鎮(zhèn)枇杷銀耳湯
1.將泡發(fā)擇凈的銀耳、少量冰糖和水放入鍋中煮熟,煮約半小時(依個人對銀耳口感的喜好控制時間)。
2.新鮮枇杷洗凈后去皮、核,切丁。
3.起鍋前加入切丁的枇杷肉,煮開關(guān)火。
4.在容器中放涼后置冰箱冷藏,隨取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