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摘?要:微信公眾賬號于2012年08月23日上線,由于其在資源上的共享性、媒體的多樣性、操作上的便利性、人際交流的高時效性以及內容推送的精準性豐富性提供給人們巨大的幫助。并且也在大學生的自主學習上提供了便利。但大學生利用平臺自主學習時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習上的盲目性,對網絡資源上處理較差,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收到來自外界的幫助,缺乏對學習過程中的反思和評價等等,這些問題直接的導致了學生的低效學習。因而在大學生利用公眾號自主學習時,需要公眾號平臺和教師共同調節(jié)學習課程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自主學習;課程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89
1?微信公眾平臺對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影響
微信公眾平臺問世以后,涌現(xiàn)了很多服務號和訂閱號,每天定點精準的為學生推送各類信息。一些訂閱號致力于為大學生服務,推送并更新學生所需的后臺數(shù)據,學生可以自取所需,利用平臺自主的學習各類知識,對學生的信息化和自主化意識有著重大意義。
優(yōu)勢:
在微信公眾平臺的支持下,學生的主動權得到提高,不再需要時刻接受傳統(tǒng)課堂的教育,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求助平臺,在自學時,可以利用平臺拓寬知識,公眾號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幫助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這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課堂的規(guī)律,學生不再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學生完全可以用專研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并獲取豐富大量的知識。
學生的地位也由于其而轉變,從接受者轉變?yōu)樽灾鳙@取者,不再是遇到問題求助老師解決問題,現(xiàn)在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會自我尋求解決方式,不再一味被動的獲取知識,主動尋求要學習的知識。因此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自由支配自己的學習空間,這給學生的自主性帶來很大幫助,在學生的積極性上也得到了鼓勵。
劣勢:
對于那些不適應微信公眾號帶來的方便的同學,很難進行自我安排和學習。由于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更寬泛、管理更松弛的環(huán)境,因此考驗了學生的自主性。由于平臺各有各的不同,所以在資源上也參差不齊,有利有弊,所以面對公眾號的資源時,學生要有分辨的技術,篩選出適合自身學習的資源。要利用公眾號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合理安排時間、組織所需要的結構、主動尋求知識等。因此這對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
2?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性
在面對知識爆炸的時代,為適應科學技術不斷更新?lián)Q代的情況下,為了適應更快的知識轉換以及技能變更,一個人只靠在學校學的學習知識已遠遠不夠,學生都必須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我們在適應這個時代所必需的手段和方法。在將來的發(fā)展中,學生的競爭力以及潛力都在于是否能在新時代輕松駕馭更新?lián)Q代的各類知識,但究其根本性質,在于學生到底能否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會學習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諸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的一個問題?!秾W會生存》一書中講到:“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而自主學習不是在學校中通過老師的指點學習,也不是在同學在教室的傳統(tǒng)方式學習,而是完全依靠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新時代自主學習是每個大學生需要掌握的本領。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中的中流砥柱,更是需要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大學的教育中要求我們去自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被要求提前了解即將要學習的知識,為將來的擴展學習提供基礎。但到了社會時,知識的更替是不會停止的,因此更需要大學生自主學習,適應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在如今的知識廣度下,教師當然無法將所有知識教給學生,這就要求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學生學習能力的根本就是自主學習。
3?大學生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自主學習平臺可行性分析
3.1?硬件支持
第35次《CNNIC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數(shù)據顯示:截至2014月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5.57億,較2013年增加5672萬人。隨著我國4G網絡不斷地普及4G網絡價格資費下調,以及WIF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新增加的網民群體中學生占比464%,學生群體對智能手機的擁有率遠高于計算機。我國智能手機的普及市場研究機構通過eMarketer發(fā)布未來三年智能手機市場趨勢報告,新興市場仍是智能手機市場主要成長來源,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首次超過5億,2018年將超過7億,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首次達到5.19億,大約占全球用戶數(shù)量的三成,盡管該地區(qū)智能手機用戶數(shù)量已經超過排在第二位的美國市場兩倍多,但我國智能手機仍舊處于高速發(fā)展趨勢。因此為微信公眾平臺下大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充分的硬件支持。
3.2?技術支持
在技術上微信作為一種即時移動通訊軟件,顯示出強大的功能。同學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微信添加好友,師生之間互相添加好友,進行協(xié)作學習,可以利用微信互傳文件,利用視頻功能、語音功能等討論問題,這不僅打破了時間上的束縛,還打破了地點上的約束,使同學無時無刻能享受到獲取資源自主學習的方便。同學還可以組件群組,將小組人員一起拉進討論區(qū)討論,并在微信上布置任務,方便了教師對任務的安排以及指導。除此之外,微信公眾平臺還提供了海量的資源以及鏈接,拓寬了整個平臺的知識儲量,方便同學對所需知識的查閱。同學之間還有朋友圈,方便分享各自學習心得。其中還為學生提供了第三方平臺,方便自行設計內容以及公眾號,打造屬于自己的公眾號。同事公眾號還會提供同學提問的空間評論,也會定時更新內容儲備,定時發(fā)送推送等,方便同學獲取最新資訊,其中還有“自定義回復功能”這種“拉式”按需檢索,方便了同學之間對重復問題一對一繁瑣的回答。同時微信公眾平臺的推送以及上傳都是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的模式推出,并可以發(fā)送大資源的鏈接等,這為其知識模式的擴充也做了技術的支持。最后由于其分享平臺廣闊,其中可以將平臺分享到QQ、微博、云儲存等等各類平臺上,這對平臺的推廣也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3.3?資源支持
在資源支持上,微信公眾平臺利用自身架設的服務器幫助平臺存儲資源,同時于2013年7月推出了數(shù)據云,騰訊數(shù)據云在統(tǒng)計微信平臺受眾使用率以及使用習慣等的同時,還幫助了整個平臺資源的整合和提升。換句話說就是現(xiàn)在的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存儲更多的數(shù)據于數(shù)據云中。而我們也都知道在互聯(lián)網開通之時我們就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數(shù)據爆炸的時代,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的數(shù)據只需要在號主了解受眾需要的前提下進行推送即可,利用互聯(lián)網數(shù)據上傳至微信平臺,向受眾分享各種所需知識,以圖文或視頻的形式推出,同時現(xiàn)在由百度云推廣技術也越發(fā)完善,公眾號在發(fā)大型視屏或資源時可以直接上傳百度云資源,受眾可以自取所需,不再受移動設備內存不夠的影響,因為百度云的資源全部是存儲在數(shù)據庫中的,受眾在不受限的前提下,想下載任意種所需知識即可通過原來在微信平臺上所保存的資源即可。這種方式大幅度縮減了微信平臺所需內存,同時也幫助了同學能夠獲取大量相關所需資源。
3.4?受眾支持
微信官方數(shù)據:截至2014年5月,微信注冊用戶已達8億,微信公眾號已達580萬,開通公眾號行業(yè)中,教育行業(yè)占5.2%。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大量的數(shù)據基礎幫助,在其一對一互相推拉式的模式下,受眾可以簡單的獲取所需要的資訊等,在知識的前沿上,微信優(yōu)秀的時效性上幫助了受眾獲取最新的知識,在其方便程度上,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受眾,因為是移動設備,只要在有網絡的情況下,所有受眾都能在各時各地獲取信息,在簡潔的操作基礎上更是方便了手中的操作。而微信平臺運營商們也通過簡單的操作為受眾帶來各類消息。因此大學生被其模式所吸引,大部分大學生都了解或者正在使用微信公眾平臺,無論進行娛樂還是交友或是自主學習,都為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提供了大量的受眾基礎。
4?總結
在“互聯(lián)網+”教育的時代背景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下的自主學習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習者社會化、碎片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微信公眾平臺為每個學習者提供了個人學習空間,更加方便學習者和教師進行溝通,有利于學習資源的整合。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理論,目前已經受到了全球學者的推崇,而微信公眾平臺作為自主學習的這也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重要一步。
參考文獻
[1]韋軍,徐仁元,陳宏林,王培培.基于校園微信公眾平臺及APP技術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2):175-177.
[2]金肖健.微信公眾平臺在校園宣傳中的應用與研究[J].電腦與信息技術,2014,(02):47-49.
[3]張瑛.建立語言自主學習中心 全面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J].企業(yè)導報,2010,(10):231+295.
[4]韓鵬.手機客戶端新聞的框架分析及其議程設置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5.
[5]羅耀華.移動學習模型分析及移動英語平臺的設計和開發(fā)[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