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敏 梁成霞 鐘秀娩
(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人民醫(yī)院婦科 肇慶 526400)
子宮肌瘤屬于良性腫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好發(fā)于30~50歲婦女。臨床對子宮肌瘤患者多以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傳統(tǒng)2D腹腔鏡下手術具有恢復快、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勢,但術中主要依賴術者的經(jīng)驗感知肌瘤深度,會增加術中出血量,不利于患者預后[1]。3D腹腔鏡手術可還原了真實視覺中的立體術野,手術畫面有層次和解剖深度,利于術中解剖分離、縫扎等操作,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2]。本研究選擇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單發(fā)肌壁間子宮肌瘤患者,旨在分析子宮肌瘤手術中應用3D腹腔鏡的價值。
選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9年3月接診的子宮肌瘤患者39例,按家屬意愿分為兩組。研究組25例,年齡21~49歲,平均年齡(38.18±6.28)歲;腫瘤直徑4~14cm,平均腫瘤直徑(6.24±1.20)cm。對照組14例,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8.27±6.42)歲;腫瘤直徑4~15cm,平均腫瘤直徑(6.28±1.24)cm。納入標準:B超、MRI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標準:心、腎等重要器官嚴重不全;合并基礎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子宮頸、子宮內(nèi)膜惡性病變;手術禁忌證者。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行3D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將舉宮器置入;做一1cm穿刺口于臍輪上緣,創(chuàng)建二氧化碳氣腹,維持氣腹壓為12mmHg,3D腹腔鏡置入,探查盆腔與子宮附件情況?;颊呷⊥胃哳^低位,于左下腹相當于麥氏點的部位做15mm穿刺孔,分別于右下腹麥氏點、恥骨聯(lián)合上偏左2cm做5mm穿刺孔,置入穿刺套管;將8號穿刺針經(jīng)恥骨聯(lián)合上刺入瘤體邊界處子宮肌層,并注入稀釋后12u垂體后葉素,促使子宮肌壁間血管收縮,宮體變白后,用單級電鉤切開肌瘤表面漿肌層深達瘤體,用分離鉗插入瘤體與包膜之間的間歇,分離瘤體周圍的組織,游離部分瘤核,分離過程中如果創(chuàng)面出血,可以使用雙極鉗電凝破裂血管止血。術者用大抓鉗鉗夾瘤核并向外用力牽拉,助手手持分離鉗鉗夾已切開的包膜并同時與鉗夾瘤核大抓鉗的反方向用力,直至將肌瘤完整剝除。若瘤腔較深或較長時,沿創(chuàng)面中心用1號可吸收腸線先將瘤腔8字間斷縫合,封閉瘤腔后再分層縫合創(chuàng)面。對于瘤腔較淺的創(chuàng)面,可以用1號可吸收腸線直接單層縫合切口兩側(cè)的子宮漿肌層??p合結(jié)束后剪斷線,留1~2cm線尾。
對照組行傳統(tǒng)2D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手術方式與研究組相同,區(qū)別在于術中置入2D腹腔鏡。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等圍術期指標差異。
39例患者無中轉(zhuǎn)開腹病例,均順利完成手術。研究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住院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略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術后肛門排氣時間(h)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n=14)101.79±22.7581.21±15.7343.90±1.3715.59±7.38研究組(n=25)75.96±41.1260.28±16.8242.21±4.4012.46±3.65t2.16411.9281.3931.779P0.0370.0000.1720.083
子宮肌瘤屬于孕齡期女性常見的生殖器官良性腫瘤疾病之一,臨床表現(xiàn)為子宮周圍性出血、白帶增多、下腹墜脹感等,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且發(fā)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4]。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子宮肌瘤的主要手段,傳統(tǒng)開腹手術雖能有效改善病情,但手術操作視野小,切口大,手術風險較大。腹腔鏡手術具有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恢復快等優(yōu)勢,可大幅度降低手術操作難度,但2D腹腔鏡僅能為術者提供二維空間,術中縫合、分離、止血等操作難度較高,導致手術風險增加[5]。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低,提示3D腹腔鏡下手術效果優(yōu)于2D腹腔鏡下手術。3D高清可視化監(jiān)控存在右眼與左眼兩個影像,可同時經(jīng)相應的過濾器眼鏡將不同的影像傳給右眼、左眼,產(chǎn)生3D立體效果,符合人體日常視覺習慣,便于術者靈活自如的實施手術操作,短時間內(nèi)完成精細操作,提高手術效率,縮短手術操作時間[6]。3D腹腔鏡采用雙通道平行光學鏡頭,有高清放大效果,可對腫瘤進行更加精確的辨認、分離,最大程度地減少腫瘤周圍血管、器官與神經(jīng)損傷,減少術中失血量。3D腹腔鏡能為術者提供更強的空間定位性、更明顯的視野縱深感,可精確把握切緣或操作距離;子宮肌瘤瘤腔縫合、術中止血等精細定向操作時,立體視野更接近立體真實的視覺,可清楚顯示神經(jīng)、血管的位置關系,空間定位準確,降低手術難度,利于術者操作,減少操作失誤。此外,3D腹腔鏡價格與2D腹腔鏡價格相差不大,不會增加手術費用,易于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綜上所述,與傳統(tǒng)2D腹腔鏡相比,3D腹腔鏡用能為術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術野及良好的解剖層次,利于手術操作,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用時,提高手術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