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還甫,劉 剛,李習平
(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院,湖南 岳陽 414000;老年健康養(yǎng)護岳陽市重點實驗室,湖南 岳陽 414000)
應用中藥學是高職藥學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內容繁多,學生記憶困難。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處于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學生吸引力有限,已不能滿足其學習需求[1]。因此,本門課程改革的重點為順應信息化教育的發(fā)展,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和發(fā)展需求。
近年來,隨著MOOC的推廣,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隨時隨地選擇所需的信息資源,不僅能夠實現(xiàn)教育教學資源的全面共享,還能為個性化學習提供載體。因此,構建基于MOOC的高職藥學專業(yè)個性化學習模式,對教育教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應用中藥學是以中藥性能、功效、應用及中藥基本理論等知識為主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內容瑣碎、繁雜、記憶難度大。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課后自我強化,缺乏學習自主性,學習興趣不高,效果不佳。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課程理論性強,概念抽象,主要存在以下3個問題。
1.2.1 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授課 應用中藥學課程的許多理論、概念比較抽象,教師授課過程中以講授為主甚至“滿堂灌”,導致師生缺少互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習積極性不高。
1.2.2 教學過于依賴PPT PPT因生動、直觀、信息量大等優(yōu)勢而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在應用中藥學教學中,很多教師把書本內容直接搬到PPT上,授課速度快,不給學生思考與消化的時間。這導致有些學生跟不上教師講授進度,逐漸失去了對本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
1.2.3 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應用中藥學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自學能力,以培養(yǎng)對具體中藥的分析與應用能力。但在目前應用中藥學教學過程中,不管理論課與實驗課,學生都是被動參與,不能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學能力,不具備對具體中藥的分析與應用能力,進行畢業(yè)設計時也不知道如何選題、查找資料和開展研究。
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是對所有公眾免費開放的網(wǎng)絡教育課程[2],是一種依托平臺針對大眾的在線課堂[3]。個性化學習理念由來已久,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應該算是其源頭[4]。個性化學習是指根據(jù)學習者的個性差異與發(fā)展需求,采取合適的手段和方法,滿足不同學習者多元化學習需求的一種學習模式[5]?;贛OOC的個性化學習是指學習者依靠MOOC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在任意開放的課程資源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方式[4]。
針對應用中藥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更好地提高本課程教學效果,本課題組嘗試構建基于MOOC的應用中藥學個性化學習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6]。
本課題組選用世界大學城空間作為MOOC平臺,學生和教師均可實名制登錄,在網(wǎng)絡平臺上自由發(fā)布教學、學習資源,并交流互動[6]。教師根據(jù)應用中藥學課程特點,將每味具體中藥的功效與應用作為知識點,并圍繞中藥典故、性味、功效分析、臨床應用、相似功效藥物區(qū)分、使用注意事項等進行教學設計,建設圖片、影音資料、教案、課件、測試題、中藥典故(或謎語、歌訣、對聯(lián)、順口溜)、微課等個性化學習資源。
將MOOC教學資源進行分類,分為任務型、目標型、系統(tǒng)型、拓展型4種,以此為基礎構建應用中藥學個性化學習模式(見圖1)。針對4種學習路徑(任務型學習、目標型學習、系統(tǒng)型學習、拓展型學習路徑)提供4種不同的個性化學習資源(每種學習資源均在世界大學城平臺上建立相應導航鏈接),設置助學與導學欄目,幫助學習者進行個性化學習,完成學習評價和反饋,針對不足之處及時調整,從而有效提高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效果。
圖1 應用中藥學個性化學習模式
3.3.1 任務型學習資源 采用任務驅動學習方式,將學習任務涉及的知識要點分解作為學習資源。如將常見的中藥遴選出來,一味中藥對應一個任務,要求學生獨立采集、制作標本、查閱資料(典故、功效應用、案例、注意事項等),并到講臺上展示自己制作的標本,進行相關知識點講解。任務型學習資源主要是列出任務要求及與任務相關的知識點,方便學生對照檢查任務完成情況。
3.3.2 目標型學習資源 依據(jù)學習目標涉及的知識點設計相關學習資源,學習者可自主選擇一個或多個目標進行學習。如目標1:解表藥具體藥物的性能解析;目標2:解表藥具體藥物臨床應用;目標3:解表藥相似藥物辨析。
3.3.3 系統(tǒng)型學習資源 將內容相同或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組合成一個系統(tǒng),按照系統(tǒng)結構來設計學習資源。這類資源通常與教材內容結構一致,如將補氣藥、補血藥、補陰藥、補陽藥組合成補益藥系統(tǒng)。
3.3.4 拓展型學習資源 主要通過師生共建共享拓展資源,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資源供學生自主學習。如師生共編中藥歌訣,共同完成同源類藥物性能、功效、應用總結(如桑樹的桑枝、桑葉、桑葚、桑白皮等不同藥用部位)。
為使學習者順利進行個性化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提供有效、及時的幫助,特為學生提供導學和助學支持設計。
3.4.1 導學支持 通過課程導學、單元導學與知識點導學3種導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課程導學主要介紹課程的整體特點、需要的前期知識、教學計劃與目標、評價方法以及如何選擇學習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等;單元導學則介紹本單元的特點、學習目標與任務、資源內容、要點鏈接與學習建議等;知識點導學主要通過提綱方式列出知識點,并附注每個知識點的重點、難點解析。這樣學生就能根據(jù)自身不足針對性地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3.4.2 助學支持 為幫助學習者解決個性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本課題組設計了兩方面的助學支持。(1)通過平臺的定時提醒和記錄功能,提醒學習者按時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并完成作業(yè),自動記錄學習者的學習狀態(tài)(如在線學習時間與進度、在線互動情況、提交作業(yè)情況等),回答學習者提出的問題。(2)對于學生的共性問題,教師在MOOC討論區(qū)域集中講解,對于個別問題通過微信、QQ、郵件、面對面等方式交流解決。
建立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評價體系,充分運用激勵機制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評價方式多樣化:既注重學習結果評價,又注重學習過程評價。評價主體多元化:以教師評價為主,結合學生自評和互評。對學生學習結果,主要通過綜合作品展示(如中藥標本采集與制作)、在線檢測、期末考試等形式進行評價。對學習過程,主要從兩方面進行評價。(1)單元檢測評價:在各種學習路徑中設計相應的單元檢測,評價學習目標是否實現(xiàn),以便制訂下一步學習計劃和安排活動。(2)學習活動表現(xiàn)評價:包括在應用中藥學個性化學習過程中在線參與學習討論情況、貢獻共享資料的質量和次數(shù)等。另外,對學生的作業(yè)、階段性作品進行評價,結合學生自身學習體會、反思日記及同學的評價信息等綜合評價學習者的學習過程。
本課題組構建了基于MOOC的應用中藥學個性化學習模式,并初步應用于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6]。該模式不僅突出了以學習者為主體和中心的教育理念,還實現(xiàn)了學習流程的再造,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這一學習模式也有效促進了師生交流,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種有效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