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坤 李萬正
摘 要:家校溝通是家校合作的橋梁,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班級管理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常規(guī)工作。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了信息通道的多元化,讓家校溝通更加順暢快捷。本文結合農(nóng)村家校溝通實際,通過與傳統(tǒng)方式的比較,論述了信息化家校溝通的優(yōu)越性及應用方式。
關鍵詞:家校溝通;信息化;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9-017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160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很多學生家長都外出打工,長久在外,致使家校溝通不便。教師雖然可以與在家照顧學生生活的爺爺奶奶溝通,但由于他們大都年事已高,而且缺乏文化,往往收效甚微。因此,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家校溝通方式,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在實際工作中我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有效改變了這種現(xiàn)狀,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QQ群除了可以聊天外,還具有文件傳輸、共享文件等多種功能,其特點一是技術要求低,只要在網(wǎng)上申請,就可以根據(jù)注冊要求很簡單地完成網(wǎng)上注冊。二是信息交流和反饋及時,既能實現(xiàn)在線信息交流,又能提出問題和討論問題,有利于班級管理獲得更多家庭的關注和評價?;谏鲜鎏攸c,我在實踐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
1.發(fā)布班級信息。把一些學校和班級的重要信息,如教學計劃、運動會、藝術節(jié)、考試安排、考試提醒、天氣降溫、放假通知等公開發(fā)布在群中,既有利于家長了解學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又能引起家長注意,促使家長及時做出妥善安排,以保障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安全。
2.交流學生的表現(xiàn)。一是教師傳遞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如到校情況、上課聽講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人際交往、行為習慣等,這有利于家長做到心中有數(shù)。二是家長反饋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比如學生在家的性格脾氣、行為習慣、情緒變化等,這有利于教師做到心中有數(shù)。兩方面的結合,一是可以使家長和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做到對癥下藥,采取有效措施。二是能夠杜絕學生說謊的現(xiàn)象,有利于家長和教師了解實情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3.提供正確的家教方法。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面對學生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家長只有了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掌握家教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才能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在這方面,歷史上有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可以借鑒。教師可以有計劃地把一些貼近家長實際的相關文章發(fā)布到群中,供家長學習、交流和討論。此外,還可以把一些國內(nèi)外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的講座和視頻發(fā)到群中,讓家長在方便的時候觀看。
4.提出問題,共同探討??茖W的家教方法只有與實際相結合才能逐漸掌握,為此,可結合學生實際,分階段地提出相關問題供家長探討,如“如何指導學生花零用錢”“如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以促進家長在探討中形成共識,找到教育學生的最好途徑,使教育效果達到最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及時解答家長探討中遇到困惑和難題。這既能密切教師與家長的情感,又能促使家長相互學習,分享成功家長的經(jīng)驗,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學生在家庭背景、經(jīng)濟條件、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而在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上也存在著區(qū)別,需要個別對待。為此,在家校溝通時,對于一些學生的缺點,不要在QQ群中進行評價,以免引起家長的誤會,可利用微信與家長進行個別交流,力爭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一致意見,得出最佳的教育方案。
傳統(tǒng)的家長會,往往都是教師講,家長聽,不易引起家長的興趣,因而效率不高。而多媒體技術具有聲像一體,動靜結合的特點,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給家長身臨其境的感受,因而能有效激發(fā)家長的參與興趣,提高家長會的效率。例如,家長參加家長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想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表現(xiàn)、生活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情況。在這方面,以前的家長會是通過教師的簡單描述來實現(xiàn)的,既單調(diào)乏味,也不夠全面客觀,往往使得很多家長不愿參加。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事先把班級的主要活動、學生在活動中的突出表現(xiàn),以及為本班級爭得的榮譽等,用相機拍攝下來,同時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或評論,制作成課件后,在家長會上播放。這種新穎的溝通形式,不僅能激發(fā)家長的興趣,而且可以讓他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現(xiàn)狀,進而促進家長積極參與,熱烈討論,獻言獻策,思考適合自己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可謂一舉三得。
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給家校溝通開辟了新的途徑,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家校溝通“零距離”,只要合理運用,就一定能提高家校溝通的效率,促進家校教育合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韋偉,江玲.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家?;拥掠J教骄縖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7(2).
[2]劉小溪.家?;又С制脚_在家校合作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7(2).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崔坤(1963.5— ),男,漢族,山東青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
李萬正(1968.2— ),男,漢族,山東青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