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 王心愿 蔣寧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對臨床上診斷結核病的意義。方法 80例肺結核患者(肺結核組)和80例普通肺炎患者(肺炎組)為研究對象, 均給予血清結核抗體檢測, 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測結果。結果 肺結核組檢測出陽性70例, 陰性10例, 敏感性為87.50%, 診斷準確率為87.50%。肺炎組檢測出陽性15例, 陰性65例, 特異性為81.25%, 診斷準確率為81.25%。兩組診斷準確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可以有效的對肺結核進行診斷和鑒別, 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血清結核抗體檢測;診斷;結核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tuberculosis antibody detec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uberculosis group) and 80 cases of ordinary pneumonia (pneumonia group) as study subjects, and all received serum tuberculosis antibody detectio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uberculosis group had 70 positive cases and 10 negative cases, with sensitivity as 87.50%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s 87.50%. The pneumonia group had 15 positive cases and 65 negative cases, with specificity as 81.25% and diagnostic accuracy as 81.2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agnostic accuracy (P>0.05). Conclusion Serum tuberculosis antibody detection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and differentiate tuberculosi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Serum tuberculosis antibody detection; Diagnosis; Tuberculosis
我國為肺結核大國, 肺結核成為影響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 在我國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 有研究顯示, 我國的肺結核患者為450萬例, 其死亡人數(shù)接近13萬。因此為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治療率, 快速準確的對結核桿菌進行檢測非常重要。長久以來, 對結核病的治療主要以實驗室診斷以及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羅氏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為主, 但是抗酸染色敏感度低, 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巨大, 如送檢時的人為原因、細菌數(shù)量等。培養(yǎng)法是結核病病原學診斷的“金標準”, 但是所需時間較長, 一般為4~8周, 不適合早期的快速篩查。近幾年,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 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抗原的出現(xiàn)和純化, 血清結核抗體不斷地應用于臨床, 作者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大連市結核病醫(yī)院就診的80例肺結核患者和80例普通肺炎患者, 進行血清結核桿菌抗體檢測,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大連市結核病醫(yī)院就診的80例肺結核患者(肺結核組)和80例普通肺炎患者(肺炎組)為研究對象, 肺結核組患者中男40例, 女40例;年齡18~65歲, 平均年齡(45.0±6.9)歲;基礎疾?。焊哐獕?例, 糖尿病1例, 冠心病2例。肺炎組患者中男39例, 女41例;年齡18~64歲, 平均年齡(45.0±6.4)歲;基礎疾病:高血壓4例, 糖尿病1例, 冠心病3例。兩組患者性別、 年齡、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①入組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中要求的臨床或細菌學診斷方法確診[1], 其臨床表現(xiàn)、胸部X線影像、結核菌素試驗(PPD)、治療經過均符合活動性肺結核或者肺炎的診斷標準;②近3個月內未使用過免疫抑制劑;③自愿參加, 簽署知情同意書。
1. 3 排除標準 ①肺部有其他疾病的患者, 具有嚴重肝腎疾病的患者;②不愿意參加的患者。
1. 4 儀器與試劑 分枝桿菌培養(yǎng)系統(tǒng)使用美國BD公司BACTEC MGIT960快速培養(yǎng)儀, 抗酸染色染液(珠海BASO生物科技公司)。
1. 5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血清結核抗體檢測, 抗酸染色涂片、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及分枝桿菌菌種鑒定標準, 參照《臨床診療指南結核病分冊》進行[2]。比較兩組患者的檢測 結果。
1. 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肺結核組檢測出陽性70例, 陰性10例, 敏感性為87.50%, 診斷準確率為87.50%。肺炎組檢測出陽性15例, 陰性65例, 特異性為81.25%, 診斷準確率為81.25%。兩組診斷準確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肺結核發(fā)病率較高, 在我國一直居高不下, 細菌學檢查為結核診斷的“金標準”, 在臨床上特異性比較高, 但是在臨床, 痰培養(yǎng)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很容易發(fā)生誤差。細菌學陽性率為20%~40%[3]。結核桿菌寄生在細胞內, 是一種胞內寄生菌, 可以產生抗感染的細胞免疫, 可以產生抗結核分枝桿菌的抗體, 但是其對機體并沒有保護作用。疾病嚴重時, 受損的范圍比較大, 細胞免疫減弱, 結核分枝桿菌抗體產生多, 反之亦然, 即抗體隨病變加重(或血行播散)而增加, 因此, 檢測血清結核抗體對結核病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可以對疾病進行觀察, 對肺外進行診斷。
作者對80例肺結核患者和80例肺炎患者進行細菌學檢測, 采用新加坡MP公司的TB-Ab結核抗體檢測, 對活動性肺結核進行檢測。由于宿主細胞以及個體免疫背景的不同, 抗體的表達形式也不同, 病程因人而異, 表現(xiàn)出不同的抗體譜。使用抗體聯(lián)合檢測可以提高血清結核抗體檢測的陽性率, 彌補了單一抗體檢測的不足, 提高了診斷率。并且操作簡單, 很容易在臨床推廣。但是進行血清檢測結核抗體也有著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問題, 不利于臨床診斷。血清結核抗體在抗結核治療6個月后, 有一部分血清抗體會轉陰。出現(xiàn)假陰性的主要原因為:①人群不同, 其免疫水平存在著差異;②機 體的免疫應答比較復雜, 各種抗原的敏感性不同, 抗原不可能同時出現(xiàn), 個體會有不同的抗體譜;③對于患者的病程和病灶不同, 抗體也不同, 有報道顯示, 初次檢測血清結核菌桿抗體IgG(TB-AbIgG)陽性率與患者病灶的多少, 是否有空洞有著密切的關系;④患者體內抗原-抗體復合物的存在遮蔽了抗體的存在, 因此影響了檢出;⑤在操作過程中, 試劑的質量、操作人員的操作均可以導致結果出現(xiàn)差異。研究顯示, 對于健康人群也會出現(xiàn)假陽性的情況發(fā)生, 主要的原因為感染過后體內存在一定的抗體水平。存在相關抗原與決定簇, 產生非特異性結合。受試者打過卡介苗或感染過結核, 現(xiàn)已鈣化。有些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為隱性感染, 不同地區(qū)的滴度不同。黃漢鵬[4]對60例入組的菌陽性肺結核患者和30例非肺結核患者進行比較, 使用T細胞斑點試驗、結核菌素試驗以及血清結核抗體檢測三種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肺結核檢測, 發(fā)現(xiàn)血清結核抗體檢測陽性率較高, 并且敏感性高, 但是同時也強調, 為了保證檢測的準確率, 可以聯(lián)合多種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張慧慧等[5]對入組的370例肺結核患者進行評價血清中結核桿菌特異性蛋白抗體檢測, 同時與細胞學檢測相比較, 發(fā)現(xiàn)無統(tǒng)計學差異, 可見, 血清結核桿菌檢測肺結核準確率較高, 值得推廣。
從本試驗可以看出, 肺結核組檢測出陽性70例, 陰性10例, 敏感性為87.50%, 診斷準確率為87.50%。肺炎組檢測出陽性15例, 陰性65例, 特異性為81.25%, 診斷準確率為81.25%。兩組診斷準確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血清結核抗體檢測肺結核的診斷準確率較高, 在臨床上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 并且操作起來簡單快速。但是不可否認其還具有一定的缺陷, 結核菌抗原的分析、提純、檢測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臨床上應該結合其他診斷技術進一步分析。
參考文獻
[1] 唐鳳英, 張偉, 楊銀利, 等. 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性胸腹水診斷中的應用.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23): 1-4.
[2] 鄭臻, 黃海, 鄒毅, 等. 抗結核抗體與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10): 2232-2234.
[3] 辛茶香, 陳超. 血清中結核分枝桿菌IgG/IgM抗體檢測在肺結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5, 33(4):430-431, 434.
[4] 黃漢鵬. 比較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結核菌素試驗以及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對診斷肺結核的價值. 中外醫(yī)療, 2016, 35(35): 41-42, 45.
[5] 張慧慧, 熊國亮. 評價血清中結核桿菌特異性蛋白抗體對診斷肺結核的應用價值.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 2013, 31(5):419-420, 430.
[收稿日期: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