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要】 目的 研究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患者選擇血管收縮藥物和白蛋白治療的效果研究。 方法 60例老年肝硬化患者, 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分為血管收縮治療組和白蛋白治療組, 每組30例。在放腹水以后, 血管收縮治療組給予垂體后葉素治療, 白蛋白治療組給予白蛋白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 治療后, 血管收縮治療組的腎素、醛固酮、肌酐、血鈉、平均動脈壓(MAP)、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分別為(144.2±26.3)pg/ml、(1418.5±57.6)pg/ml、(80.1± 5.3)μmol/L、(133.0±1.5)mmol/L、(78.4±4.1)mm Hg(1 mm Hg=0.133 kPa), (12.2±1.0)mm、(8.2±0.6)mm、(12.4±2.1)mmol/L;而白蛋白治療組則分別為(163.5±29.7)pg/ml、(1386.5±53.5)pg/ml、(83.6±6.5)μmol/L、(134.8±1.8)mmol/L、(76.2±3.3)mmHg、(13.5±1.3)mm、(9.8±1.2)mm、(14.8±2.5)mmol/L, 血管收縮治療組的腎素、醛固酮、肌酐、血鈉、MAP、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BUN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白蛋白治療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采用血管收縮藥物治療的方案優(yōu)于白蛋白治療方案, 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 對維持患者的血容量穩(wěn)定性、降低血容量休克癥狀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推廣。
【關鍵詞】 白蛋白治療;老年肝硬化;血管收縮藥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50
臨床上肝硬化腹水病情危重, 如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搶救將誘發(fā)患者出現感染癥狀和消化道出血情況, 所以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在干預過程中行腹腔穿刺誘導患者進行大量體液排出是臨床對肝硬化治療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但是對患者排放腹水以后, 如果不進行擴容, 將會使患者出現腎功能不全和低鈉血癥等相關情況, 嚴重的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1-3]。臨床對患者治療時, 常應用白蛋白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患者病情, 但白蛋白屬于血液制品, 常會誘發(fā)一些過敏反應和血液疾病的傳播, 而且治療費用較高, 治療面臨多種問題。最近這幾年, 采用垂體后葉素治療在臨床取得較好成果, 有多種研究認為這種方案可行。本文基于此主要比較血管收縮藥物垂體后葉素和白蛋白治療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的治療效果, 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分為血管收縮治療組和白蛋白治療組, 每組30例。血管收縮治療組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齡62~87歲, 平均年齡(72.5±7.8)歲;其中病毒性肝炎21例, 酒精性肝硬化9例;肝硬化分級:C 級12例, B 級18例。白蛋白治療組中, 男15例, 女15例;年齡61~86歲, 平均年齡(73.5±7.7)歲;其中病毒性肝炎20例, 酒精性肝硬化10例;肝硬化分級:C 級11例, B 級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診斷標準, 年齡>60歲, 患者均因存在大量腹水, 需進行穿刺治療。排除存在嚴重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 排除存在肝癌和肝性腦病患者, 排除存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無菌局部麻醉的狀況下行腹腔穿刺, 放腹水大約4000~5000 ml/次。白蛋白治療組患者常規(guī)放腹水后采用白蛋白方案治療, 主要選擇5 g人血白蛋白融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血管收縮治療組患者常規(guī)放腹水后采用垂體后葉素進行治療, 選擇12 U垂體后葉素融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兩組患者均接受2 周的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腎素、醛固酮、肌酐、血鈉、MAP、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和BUN, 并對兩組患者進行比較。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 血管收縮治療組的腎素、醛固酮、肌酐、血鈉、MAP、門靜脈內徑、脾靜脈內徑和BUN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白蛋白治療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肝硬化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病癥, 其病理性肝臟會彌漫性對患者的正常肝臟結構組織產生損害, 使血流緩慢, 這樣就容易形成微血栓, 導致患者出現肝細胞缺血和缺氧, 使患者出現門靜脈高壓癥狀和低蛋白血癥癥狀, 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腹水。
腹水是肝硬化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同時也是患者肝臟失代償期肝硬化中晚期的一個重要的特征表現。臨床存在>30%的肝硬化患者在病癥發(fā)生后會伴隨腹水的狀況, 發(fā)病機制主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減少、門靜脈高壓升、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過度分泌存在關聯。對患者進行穿刺治療室進行肝硬化腹水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 能幫助患者緩解腹脹的癥狀, 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但是放水以后不對患者進行擴容治療仍然容易導致患者的腹壓下降, 使患者的內臟血管出現擴張, 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肝性腦病。
對肝硬化患者在進行穿刺放腹水以后, 臨床常常為患者常規(guī)選擇白蛋白治療, 其主要作用就是幫助患者進行血容量擴張, 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穩(wěn)定病情出現血壓降低, 會使患者出現循環(huán)血量不足, 最終導致患者出現腎衰竭和電解質紊亂等狀況, 致使患者的血容量降低[4-6], 緩解癥狀, 但也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心臟功能不全和肺水腫等相關并發(fā)癥, 因此這種藥物無法長時間使用, 再加之費用昂貴, 使患者很難承受經濟壓力。垂體后葉素屬于一種強力的內臟血管收縮劑, 其主要成分是血管加壓素和縮宮素, 縮宮素能夠對患者平滑肌產生刺激, 對于患者的肌層血管產生壓迫, 進而能發(fā)揮止血的效果, 為患者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患者循環(huán)血量。而加壓素則能夠對患者的內臟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產生收縮的作用[7, 8], 對于患者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產生抑制效果, 對于降低患者門靜脈壓力和肺部循環(huán)壓力具有一定的價值, 進而能夠幫助患者降低腎血管的阻力, 改善血流動力學, 它能促進患者的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吸收。
因為患者的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能幫助患者檢測有效血容量變化, 所以, 在進行放腹水以后選擇采用垂體后葉素進行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收縮內臟血管的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 對于自由基進行消除, 同時能保證患者肝細胞的安全性, 調整患者的機體免疫, 還能減少患者的內臟血管, 在強化患者機體有效血容量的前提之下也能恢復肝臟器官的正常血液循環(huán)[9, 10], 所以對減輕患者肝臟水腫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 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患者在進行治療時, 采用血管收縮藥物治療的方案優(yōu)于白蛋白治療方案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 對維持患者的血容量穩(wěn)定性, 降低血容量休克癥狀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宇, 高敏, 李嵐. 血管收縮藥物和白蛋白治療穿刺放腹水后老年肝硬化患者的療效對比.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16):4004-4006.
[2] 虞萍, 周美芳, 劉虹, 等. 生長抑素聯合垂體后葉素配合護理干預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45例. 中國藥業(yè), 2015(19):100-102.
[3] 肖麗, 楊玲. 肝硬化難治性腹水的診治與血管收縮藥物的應用.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5, 18(5):460-462.
[4] 孫慶梅, 于金貴. 局部使用血管收縮藥術中止血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危害. 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5, 36(11):1028-1032.
[5] 杜君彥, 李成安, 宋麗.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療肝硬化張力性腹水療效分析. 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 30(5):1207-1208.
[6] 李獻平, 于偉燕, 趙彩彥. 人血白蛋白治療終末期肝病研究進展.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7, 20(1):115-119.
[7] 陳占軍, 郭會敏, 馬文晨, 等. 老年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營養(yǎng)風險以及對策. 北京醫(yī)學, 2014, 36(12):1022-1025.
[8] 朱素堯. 護理干預對老年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23):64-66.
[9] 許宏, 趙郡, 劉洪, 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中老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觀察.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 21(8): 62-64.
[10] 曾鈺, 夏春玉, 田鐵江. 老年肝硬化合并門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 12(26):60-61.
[收稿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