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建檔案對一個城市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互聯網技術的日漸普及,傳統(tǒng)城建檔案的保存方式已經慢慢不再適應這個社會,所以城建檔案也要向信息化逐步靠攏。用信息化技術記錄對城市發(fā)展有價值的圖紙文字和語音影像,能夠更好的展現出這個城市的發(fā)展歷程,為后續(xù)城鎮(zhèn)建設發(fā)展提供借鑒。本文從城建檔案面臨的現狀和產生的問題入手,分析在新時期城建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的方法,期望城建檔案對城市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城建檔案;信息化
一、城建檔案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早在封建時代,各州縣都會有專門的人去編撰州縣志去記錄本州縣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因為這是人們了解一個城市最簡單最直接的一條途徑。簡言之,城建檔案是一座城市的內涵所在。雖然城建檔案的管理一直在改變,政府也十分重視城建檔案的建設,也制定了一些改良方案,但是不得不承認,城建檔案的建設仍然還有很多嚴峻的問題。
(一)專業(yè)知識不足
現如今許多城市的城建檔案的管理都在向信息化靠攏,但是當前階段的管理人員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足,信息管理工作處理的不夠專業(yè),直接導致許多檔案記錄不能高效快速的完成,造成了信息遺漏和丟失。檔案的完善度不夠高。這就是由于管理人員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足,導致管理方式不規(guī)范造成的。
(二)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在城建檔案的建設過程中,有一個完善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當前城建檔案建設過程中,缺乏這樣一個完善的制度,甚至有的制度已然落伍。沒有一個完善的制度就意味著沒有一個正確的標準和范式。這在城建檔案的建設中是很嚴重的,規(guī)范不夠就意味著混亂,不專業(yè)人士在混亂的管理下進行城建檔案建設是極其容易造成檔案信息丟失的。
(三)分工不明確
在各個城市的政府部門都設置了關于城建檔案管理的部門,但是這些城建檔案管理的部門并沒有一個十分明確地分工,只是各自為政,互相之間少有交流,分層分級管理現象嚴重。這種管理模式下使得管理工作分塊嚴重,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和部門去統(tǒng)籌工作,造成工作分工不明確的問題。各個部門之間交流少,在建設城建檔案館的過程中檔案交接效率低下,協調難問題突出,對城建檔案工作的開展造成極大困擾。
(四)工作人員老齡化問題嚴重
檔案建設部門工作雖然多,但是工作力度較小,上升空間小,年輕人到檔案建設部門后,總會想方設法把自己從檔案建設部門調走。這就造成了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媲美韓劇年齡偏大,老齡化問題突出。城建檔案信息化是新興事物,在接受新興事物方面,不如年輕一輩接受能力快,敢打敢拼,最終造成城建檔案管理跟不上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檔案管理人員業(yè)務水平不足,不能夠很好地利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新時期的檔案管理,城建檔案管理信息化速度降低。
二、城建檔案信息化的發(fā)展策略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工作必然與信息化建設相結合,放棄傳統(tǒng)的檔案保存方式,利用信息化數據處理,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城建檔案管理工作在面對檔案保存工作繁忙的情況下能夠更加從容地處理,推動城建檔案工作的順利開展?;诖?,城建檔案信息化的開展已經迫在眉睫。
(一)加強工作人員專業(yè)知識技能培訓
在城建檔案信息化的同時,城建檔案的工作人員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嚴峻,加強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的知識技能是提升城建檔案管理水平的一個重大前提。但是在引進城建檔案管理人員時,不能夠盲目引進,在注重管理人員自身素質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管理人員與城建檔案管理工作的粘合性,以此確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加大管理人員的引進力度,采用多元化培訓和考核方式,將當前形勢下的檔案管理需求融入到培訓工作當中。構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檔案管理團隊,以此實現檔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完善城建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當前城建檔案的管理制度不能說是十分混亂的,但是其確實不適合新時期城建檔案的管理需求。最明顯的一個問題就是責任極不明確,分工不合理。這樣容易造成城建檔案的檔案記錄不完善,信息交流不方便等問題。完善城建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讓其為城建檔案向信息化轉變保駕護航。
(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城建檔案數據庫
在城建檔案信息化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完善的檔案數據庫是最基本的舉措。因為建立城建檔案數據庫需要耗費大宗金額的資金,數據庫構建較為費時費力,對基礎設施要求高,在數據庫建好后,還要安排專門的人員進行數據庫的維護,這也需要大量投入資金和人力,所以加大城建檔案工作方面的資金投入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立數據庫的同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一個具體的操作流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財力,提升工作效率,迎合新時期城建檔案信息化的要求。
(四)城建檔案信息化與“云”時代同步
目前我國城建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的信息滯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城建檔案發(fā)展利用互聯網技術插上“云”的翅膀,能夠極大地促進城建檔案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例如:昆山市城建檔案館與某軟件公司聯合研發(fā)了一款基于互聯網和云端平臺的“建設工程電子檔案編報系統(tǒng)”。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建設工程建設五方責任主體的電子簽章體系,實現五個同步:即工程進度與檢測數據同步,建設工程與工程檔案形成同步,工程驗收與檔案歸檔同步,工程檔案紙質與電子同步,工程檔案接收與利用同步。很大限度的方便了城建檔案的開展。
三、結束語
城建檔案作為一個城市的歷史記錄員,向人們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歷史,展示著一個城市幾十年上百年的發(fā)展歷程,在展示的過程中,能夠直觀的展現城市發(fā)展水平的一面就是城建檔案的管理和保存方式。在科技快速發(fā)展的新時期,依托新技術,把握時代潮流,推動城建檔案信息化,促進城市建設管理檔案為城市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學勇,張謙,徐均,張文博.論大數據時代城建檔案建設[J].數字通信世界,2019 (02):233+269.
[2]張書杰.新時期城建檔案信息化初探[J].辦公室業(yè)務,2018 (11):39.
作者簡介:涂嘉(1987.10)女,民族:漢族,籍貫:四川省遂寧市,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經濟師,從事的工作:施工企業(yè)建設檔案管理,研究方向:城建檔案的整理、組卷和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