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映霓
一題多變是高三復習中的一個重要策略.一題多變是通過對一個模型進行修改,可以修改已知、未知、參數(shù),也可以拓展其他的知識點等,但是始終保持解題方法不變,強化方法的應用,這對于突破知識難點非常有效.本文就此進行一些探討.
例題:如圖1所示,兩段等長細線串接著兩個質量相等的小球a、b,懸掛于O點.現(xiàn)在兩個小球上分別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其中作用在b球上的力大小為F,作用在a球上的力大小為2F,則此裝置平衡時的位置可能是().
解析:先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2),可以確定oa之間繩子的方向情況,排除A選項.進一步用隔離法,b受力較少,先對b進行受力(如圖3).
對b受力分析后并不能選出正確選項,分析B、C、D三個答案之間區(qū)別,發(fā)現(xiàn)還要進一步討論兩根繩子的角度的問題.要對受力進行合成或分解處理,來討論角度問題(如圖4和圖5).
這類題講解后學生能理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或將題目進行修改,學生可能會忘記方法從而有無從下手,所以可以一題多變,強化學生對方法的掌握.
變式1:如圖6甲所示,兩段等長輕質細線將質量分別為m、2m的小球a、b(均可視為質點)懸掛在O點,小球a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1的作用,小球b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2的作用,當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出現(xiàn)了如圖乙所示的狀態(tài),小球b剛好位于O點正下方.則F1與F2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變式2:如圖7所示,兩段等長細線串接著兩個帶正電小球a、b,懸掛于O點,其中a球的質量是b球的兩倍,a球的電量是b球的兩倍.現(xiàn)這個裝置放在一個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則此裝置平衡時的位置可能是().
高三復習,對于知識難點,很多學生不是一次就能突破,容易出現(xiàn)在同一個知識點上一錯再錯的情況.所以一題多變,通過課堂例題講解、單元小測等反復考查學生,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突破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