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趙蘇麗(通訊作者) 張崢 張祥貴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手術室是外科診治和搶救患者的重要場所,是醫(y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有效的護理管理方式對于提升手術室工作質量非常重要,科學、規(guī)范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是醫(yī)院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1]。隨著醫(yī)學的迅猛發(fā)展,多學科聯(lián)合手術的增多、手術復雜程度的增加,手術患者壓瘡已成為院內壓瘡發(fā)生的高危人群[2]。壓瘡是可以預防的,降低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是衡量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3]。精細化管理(Delicacy Management)是由“科學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提出的一個管理理念[4]。自2018年,我們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對圍手術期患者進行壓瘡管理,效果較好,現(xiàn)總結如下。
選擇本院2017年全年15256例手術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對手術患者進行壓瘡管理,設立為對照組;將2018年全年16566例手術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對手術患者進行壓瘡管理,設立為觀察組。
1.2.1 ??茖m椆芾?對照組隨機安排手術護士進行護理配合;觀察組根據(jù)各??剖中g特點,安排各手術??谱o士,對新、重、大等手術實行護士長、護理組長、??平M長、??谱o士4級管理,負責監(jiān)督當臺巡回護士預防術中壓瘡采取的護理措施,對存在問題及時提出并改正。
1.2.2 術前評估 術前一日,由巡回護士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評估患者一般狀況檢查患者的皮膚,對皮膚存在問題者,巡回護士于手術當日晨進行交班,特殊患者進行全科討論,制定壓瘡預防措施,必要時邀請傷口護理專家會診。通過術前訪視,巡回護士根據(jù)手術患者的手術方式和麻醉方式,評估手術體位、及時間,填寫《手術室術前壓瘡風險評估表》術前與患者及家屬交待清楚,并簽字確認。對于術前存在壓瘡的患者,拍照保留,以便術后對比。
1.2.3 術中預防和保護 (1)術前調節(jié)好手術床的角度并安置好手術體位,盡可能的增加患者身體表面與手術床的接觸面積,以降低患者身體局部的表面壓強[5]。骨突處合理使用棉墊、減壓敷料等保護,注意雙眼不受壓,女性病人注意乳房。男性病人注意生殖器不受壓。(2)患者身下的中單要保持平整,避免皺褶;移動患者時,避免在床上拖動患者;注意檢查并清理身下方的硬物,避免患者局部組織受壓,直接傷害患者的皮膚。(3)體位擺放后再次檢查骨突處是否保護;約束帶松緊是否適宜;患者肢體功能位是否正確;注意雙眼不受壓,女性病人注意乳房,男性病人注意生殖器不受壓,胸腹是否懸空。(4)術中保持適宜的溫度,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是否存在新的剪切力、手術單是否潮濕等,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5)對于時間過長的手術,在不影響手術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每隔30分鐘抬高受壓部位,減少受力點的壓迫。
1.2.4 術后交接 (1)術后交接病人時,巡回護士和病房護士共同檢查患者皮膚,對于出現(xiàn)皮膚壓紅、壓痕、水泡甚至更重者,用測量尺測量受壓皮膚的范圍,以便觀察與對比。必要時拍照保存。將皮膚問題記錄在《手術患者交接單》上,并簽字。(2)術后將皮膚問題記錄在《手術室??谱o理質量指標項目統(tǒng)計表》,由當臺巡回護士次日對患者進行回訪,直至患者皮膚康復。嚴重者科室開展專項討論。
采用SPSS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計數(shù)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P<0.05時表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壓瘡發(fā)生例數(shù)及程度 [ n(%)]
觀察組手術護理質量考核得分及護理人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可度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護理質量考核得分及護理人員對精細化管理的認可度
手術室最常見的皮膚損傷就是壓瘡,術中壓瘡一旦發(fā)生就會給病人帶來生理、心理上的痛苦,還會增加護理工作量。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xiàn)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必須精確實施各項操作,妥善處理每個細節(jié),保障患者的安全。壓瘡防護是圍術期護理的重點內容,對壓瘡防護結果的監(jiān)控是質量管理的主要指標之一[6]。精細化管理可降低術中壓瘡發(fā)生率,保障手術患者質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