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童年,總使人有些向往,不論童年生活是快樂,是悲哀,人們總覺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我的父親是個海軍將領(lǐng),身體很好,我從不記得他在病榻上躺著過。我的祖父身體也很好,八十六歲無疾而終。我的母親卻很瘦弱,常常頭痛、吐血……童年時代記憶所及的母親,是個極溫柔、極安靜的女人,不是做活計(jì)就是看書,她的生活是非常恬淡的。
那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我多半是父親的孩子,而少半是母親的女兒!
因母親的病弱和家里的冷靜,使得我整天跟在父親的身邊,參加了他的種種工作與活動,得到了連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經(jīng)驗(yàn)。為一切方便起見,我總著男裝,常著軍服。父母叫我“阿哥”,弟弟們稱呼我“哥哥”,弄得后來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
父親辦公的時候,也常常有人帶我出去。我的游蹤所及,是旗臺、炮臺、海軍碼頭、火藥庫、龍王廟,我的談伴是修理槍炮的工人、看守火藥庫的兵士、水手、軍官。他們多半是山東人,和藹而質(zhì)樸,他們告訴我許多海上新奇悲壯的故事。有時也遇見農(nóng)夫和漁人,談些山中海上的家常。那時,除了我的母親和父親同事的太太們外,幾乎輕易見不到一個女性。
父親喜歡種花養(yǎng)狗,公余之暇,這是他唯一的消遣。因此我從小不怕動物,對于花木更有普遍的愛好。母親不喜歡狗,卻也愛花。夏夜,我們常常在豆棚花架下,飲啤酒、汽水乘涼。母親很早就進(jìn)去休息,父親便帶我到旗臺上去看星,他指點(diǎn)給我各個星座的名稱和位置。他常常說:“你看星星不是很多很小……在海上迷路的時候,看見星星就如同看見家人一樣?!币虼?,我至今愛星甚于愛月。
十一歲,我們回到故鄉(xiāng)福州。因著這個轉(zhuǎn)變,我才漸漸地從父親身邊走到母親的懷里,而開始我的少女時期了。
說到童年,我常常感謝我的好父母,他們養(yǎng)成我一種恬淡、返乎自然的習(xí)慣,他們給我一個快樂清潔的環(huán)境,因此在任何環(huán)境里都能自足、知足。我尊敬生命、珍愛生命,我對于人類沒有怨恨,我覺得許多缺憾是可以改進(jìn)的,只要人們有決心、肯努力……
生命是一張白紙,它的本質(zhì)無所謂痛苦,也無所謂快樂。相信人生是向上的人,自己有了勇氣,別人也因而快樂。
我不但常常感念我的父母,我也常常警惕我們應(yīng)當(dāng)怎樣做父母。
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詩人、翻譯家、兒童文學(xué)作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發(fā)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發(fā)表的通訊散文《寄小讀者》成為中國兒童文學(xué)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