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榮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人民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21)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是指在醫(y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zhì)炎癥,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研究表明,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包括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細菌四大類,常見致病菌為肺炎衣原體、革蘭陽性菌、肺炎支原體、軍團桿菌、金黃色葡萄糖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等[2]。乏力、出汗、頭痛、肌肉酸痛、畏食為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常見臨床表現(xiàn)[3],目前臨床主要使用喹諾酮類藥物治療,莫西沙星是臨床常用的喹諾酮類藥物,主要用于治療上下呼吸道感染,但單純使用效果并不如意[4]。研究表明,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凝血指標、免疫功能低下,使用胸腺法新可有效改善患者這一情況,促進換預(yù)后改善,胸腺法新是由二十八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5],本研究就選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探討其對患者凝血指標、免疫功能、PCT及sTREM-1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均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50)給予注莫西沙星治療,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5~68歲,平均(42.15±7.65)歲;病程3~20 d,平均(8.24±1.12)d;觀察組(n=50)在對照組給予胸腺法新治療,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25~69歲,平均(43.24±7.87)歲;病程3~20 d,平均(8.30±1.04)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標準;②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③年齡<70歲;④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者;排除標準:①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②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③近1個月有感染性疾病病史者。本研究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祛痰、抗生素、止喘、吸氧和營養(yǎng)支持以及對癥治療等常規(guī)治療,然后靜脈滴注莫西沙星(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39,規(guī)格型號:20 mL:400 mg),400毫克/次,1次/天。觀察組患者再皮下注射胸腺法新(海南雙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07,規(guī)格型號:1.6 mg×2支),取1.6 mg榮溶于1 mL注射用水,2次/天。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纖維蛋白原(FBG)、D-二聚體,]和血中補體C3、C4水平以及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可溶性髓系細胞觸發(fā)受體-1(sTREM-1)和降鈣素原(PCT)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5mL空腹晨靜脈血,4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FBG和D-二聚體水平,分別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濁法檢測,試劑盒由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羅氏診斷有限公司提供;采用特種蛋白分析儀檢測C3、C4水平,均使用免疫散射比濁法,試劑盒由上海復(fù)星長征醫(yī)學(xué)科學(xué)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流式細胞計數(shù)儀檢測CD3+、、,試劑盒由美國Biolegend公司提供。采用酶聯(lián)免疫測定法檢測sTREM-1和PCT水平,試劑盒均由安徽深藍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選用SPSS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設(shè)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FBG、D-二聚體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FBG、D-二聚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對比[n±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對比[n±s)]
images/BZ_32_177_1859_1194_1905.pngFBG(g/L) 治療前 5.90±0.70 5.93±0.56 0.2366 0.4067治療后 3.65±0.31 4.82±0.43 15.6069<0.0001 D-二聚體(mg/L)治療前 2.57±0.10 2.58±0.12 0.4757 0.3177治療后 0.52±0.08 1.38±0.15 35.7713<0.0001
2.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中補體C3、C4水平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中補體C3、C4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中補體C3、C4水平對比[n±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中補體C3、C4水平對比[n±s)]
images/BZ_32_177_2321_1198_2370.pngC3(g/L) 治療前 1.30±0.20 1.31±0.19 0.2663 0.3991治療后 1.32±0.18 1.28±0.20 1.0512 0.1479 C4(mg/L) 治療前 0.40±0.04 0.39±0.05 1.1043 0.1361治療后 0.34±0.11 0.35±0.09 0.4975 0.3100
2.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水平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2.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TREM-1和PCT水平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sTREM-1、PCT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TREM-1、PC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4。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是由多種微生物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6],近些年隨著環(huán)境的惡化和抗生素濫用,其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莫西沙星是臨床常用的抗菌藥物,可用于治療肺炎球菌、流感桿菌、金葡菌引起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7]。此外,研究顯示,凝血功能紊亂與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發(fā)病有密切關(guān)系,F(xiàn)BG、D-二聚體均為臨床常用的凝血功能檢測指標,其可以反映患者纖溶活性程度和凝血狀態(tài),而鹽酸莫西沙星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D-二聚體和FBG水平來達到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8]。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水平對比[n(x-±s)]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TREM-1和PCT水平對比[n(s)]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sTREM-1和PCT水平對比[n(s)]
指標 時間 觀察組(n=50)對照組(n=50) t P sTREM-1(ng/L)治療前 2.25±0.27 2.27±0.23 0.3987 0.3450治療后 1.18±0.14 1.80±0.10 25.4818<0.0001 PCT(μg/L) 治療前 0.75±0.21 0.76±0.22 0.2325 0.4083治療后 0.30±0.03 0.53±0.07 21.3550<0.000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兩組FBG、D-二聚體水平均明顯降低,但觀察組患者FBG、D-二聚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聯(lián)合胸腺法新能加強調(diào)控FBG、D-二聚體水平的效果,促進患者凝血功能改善。研究顯示,T淋巴細胞計數(shù)可反映細胞免疫功能下降情況[9],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聯(lián)合胸腺法新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兩組患者血中補體C3、C4水平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說明胸腺法新不能調(diào)控補體C3、C4水平,僅能通過調(diào)節(jié)T淋巴細胞水平來實現(xiàn)免疫功能的改善[10]。
sTREM-1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員,若有外界細菌刺激,其能在肺組織、淋巴結(jié)、皮膚上過表達,并促進炎因子釋放,引發(fā)炎性反應(yīng),PCT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可反映機體炎癥程度[11-1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sTREM-1、PC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聯(lián)合胸腺法新能有效緩解患者炎性反應(yīng),下調(diào)sTREM-1、PCT水平。
綜上所述,胸腺法新可有效緩解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凝血功能,提高免疫功能,下調(diào)炎癥程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