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麗
摘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小學德育的主要內容之一。重視感恩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感恩意識和良好習慣,對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實現(xiàn)育人目標尤為重要。本文從“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搭建感恩教育平臺”、“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資源”三大方面,對本班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方法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生 ?感恩 ?教育
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比绻伺c人之間缺乏感恩的心,必然導致人際關系冷淡。而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長輩、老師們?yōu)樗麄兯龅囊磺?,在他們眼中都成了理所當然的,沒有一顆會感恩的心。因此,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只有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感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那么作為小學班主任,應怎樣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這幾年,我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感恩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
一、開展“感恩教育活動”,讓感恩教育從課堂走向生活
我分別進行了下列教育活動:
1.利用升旗儀式時“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我們學校每周一晨會時,都要安排學生進行國旗下講話。我在學校的配合下,充分利用晨會時間,讓學生以“感恩”為主題,進行國旗下的講話,讓學生接受感恩教育。
2.組織召開“感恩”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我積極探索“主題班會”這一感恩教育活動形式,定期召開“學會感恩”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學生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班級舉辦感恩演講。認真組織“感謝爸媽養(yǎng)育恩”“感恩老師”“學會感恩”等感恩演講比賽,在演講中升華學生思想,激發(fā)學生的感恩父母及老師教育之情。
3.組織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我充分利用“三八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等節(jié)日,組織學生出“慶祝節(jié)日,感恩父母”為內容的黑板報、手抄報,引導學生感受父母的辛勤養(yǎng)育之恩,老師的諄諄教導之情,同學的無私幫助之恩,以此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根植在每一位學生心中。
4.組織學生制作“感恩卡”,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感恩卡,寫上感謝和祝福的話語,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及社會的關心、教育和培養(yǎng)。表達自己對父母愛和師愛的深深的感謝。一張張設計精巧、色彩艷麗的感恩卡,表達了學生一顆顆感恩的心,感恩卡展示現(xiàn)場洋溢著溫暖的感恩之情。通過感恩卡制作活動,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設計和寫作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感恩之情。
二、搭建“兩大平臺”,讓感恩教育走進家庭
1.“感恩家庭作業(yè)”平臺
為讓學生的感恩行為常態(tài)化,我不定期的在班級中布置“我為父母洗洗腳”、“我的家務勞動日志”等家庭“感恩作業(yè)”,讓學生通過具體行為,落實感恩行動。孩子在“感恩家庭作業(yè)”中體驗到了父母的不易,培養(yǎng)了愛心,懂得了感恩。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的主動性、實踐性,比被動式教育要強許多。許多家長反映:孩子變得懂事多了,會體貼人了。一位家長說:“看著孩子變乖了,自己整理好東西、幫大人盛飯、洗碗……,比他考試考一百分還高興啊?!边€有一位家長說:“布置的這些“感恩家庭作業(yè)”很有意義,希望老師多搞這樣的活動,并能堅持下去?!笔堑模吹胶⒆拥倪M步家長高興我更欣慰,很有成就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啊。
2.“龍溪中心小學五(6)班學生家長微信群”平臺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勝過老師的萬語千言。課題研究期間,我建立了班級學生家長微信群,利用這一信息化的平臺,定期向家長發(fā)布友情提醒:敬愛的家長,讓孩子有顆感恩的心,離不開你的言傳身教!在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時,也經(jīng)常提醒家長不要忘記讓學生多做些家務活,監(jiān)督并配合完成老師布置的感恩家庭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踐行感恩行動。
三、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資源”,凈化學生心靈
我充分利用山東衛(wèi)視的“感恩勵志”欄目中的“敬老愛親”板塊中的事例和發(fā)生在同學們身邊的感恩小故事,比如:最美母親——許張氏等,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自己動手搜集感恩名言及小故事,并匯編成冊,學唱《感恩的心》,并在每天課前齊唱,營造感恩氛圍,以此感染學生。利用這些身邊的“感恩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凈化了學生的心靈。
通過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動,加上自己不懈的堅持和努力,學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家里更懂事了,知道關心父母,理解父母了。在學校,比以前更聽老師話了,能積極主動學習了,課下見到老師主動問好也已成為了他們的習慣,這正是家長和老師所期待的答案,所追求的目標,還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滿意的呢?
結語:
社會的進步是建立在感恩、善念、包容、奉獻的基礎上——悠悠赤子心,濃濃感恩情,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家庭、學校共同努力營造感恩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從小領悟感恩的道理。教師的任務也不光是教書,更要育人,以后我會繼續(xù)探索,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德才兼?zhèn)涞臈澚骸W屛覀冊诿恳晃粚W生的心中播撒感恩的種子,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學會感恩,學會做人,讓感恩真正走進學生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