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捷 高冬梅 余小琴 徐元宏
1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合肥230022);2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合肥230061)
宮頸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位居第四位,是導致女性死亡的重要疾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數(shù)據(jù)顯示[1],2015年全球約有27.9 萬女性死于宮頸癌。相關(guān)報道表明[2-3],80%~85%的宮頸癌死亡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而作為發(fā)展中國家之一,中國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趨勢,2015年我國宮頸癌新發(fā)病例達9.89 萬,死亡病例數(shù)達3.05 萬。大量的流行病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持續(xù)高危的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最主要的致病因素[4-5]。HPV 是一種無包膜病毒,由大約8 000 個堿基對組成的雙鏈環(huán)狀DNA 和正二十面體的蛋白質(zhì)衣殼組成。它可以感染人類的表皮和黏膜上皮細胞,引起各種良性和惡性腫瘤。目前已經(jīng)分離鑒定的HPV 亞型約有200 種,超過40 種與人類的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相關(guān),其中許多型別與宮頸病變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HPV 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感染具有普遍性,不同國家及地區(qū)的感染率及亞型分布不盡相同[6-7]。本文分析了合肥地區(qū)婦科患者HPV 亞型及其與宮頸病變的相關(guān)性,以了解本地區(qū)HPV 感染的現(xiàn)狀,為本地區(qū)宮頸癌前篩查和預防提供臨床及病理資料,進而為HPV 感染所致宮頸病變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學的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科及相關(guān)科室就診的患者,年齡17 ~71 歲,平均39.5 歲。篩選及排除標準:患者就診時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宮頸慢性炎癥等癥狀,但排除宮頸錐切和子宮次全切除術(shù)等患者。該項研究對2 535例患者進行了HPV-DNA 分型檢測,同時行宮頸病理組織活檢的患者共計230 例,并以病理結(jié)果作為診斷的金標準。本研究符合人體試驗倫理學標準,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標本采集
1.2.1 樣本采集 HPV 檢測樣本由臨床醫(yī)生采集,所有患者采集前3 d 均無性交及陰道用藥史,非月經(jīng)期。宮頸刷插入患者的子宮頸旋轉(zhuǎn)3 ~5 周,然后將刷頭放入細胞保存液中送檢。
1.2.2 病理活檢 宮頸病理組織活檢標本由陰道鏡醫(yī)師對可疑病變部位消毒后用活檢鉗咬取一定量標本送病理檢查。對宮頸細胞學為高級別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HSIL),或圖像不充分,或懷疑有頸管病變,或病變向頸管內(nèi)延伸者,刮取宮頸管內(nèi)膜和黏液送病理檢查。若未觀察到異常,則常規(guī)取移行帶第3、6、9、12點4處送檢。
1.3 檢測方法與判斷標準
1.3.1 HPV-DNA 分型檢測 采用PCR 反向點雜交技術(shù),其原理是針對HPV 基因組晚期區(qū)LI 區(qū)設計特異引物和28 型探針,PCR 產(chǎn)物和條帶上的特異性探針雜交。通過雜交和洗膜,將靶標中的特異性片段會和特異性探針結(jié)合,最后進行顯色和結(jié)果分析,以檢測HPV 的基因型。本方法一次可檢測28 種型別的基因型,其中高危型15 種(16、18、31、33、35、39、41、51、52、56、58、59、68、73、82),疑似高危型3 種(26、53、66),低危型10 種。
1.3.2 檢測結(jié)果判斷標準 兩個質(zhì)控點顯示陽性,其他均為陰性則判讀為陰性;兩質(zhì)控點顯示陽性,其余點≥1 個則判讀為陽性,同時根據(jù)HPV 亞型分布圖判斷HPV 的型別。
1.4 病理活檢 送檢標本經(jīng)常規(guī)的病理制片、HE染色、盲法閱片做出診斷。其結(jié)果可分為:(1)宮頸良性病變(炎癥或息肉);(2)低級別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LSIL),主要包括輕度不典型增生(CIN1)和HPV 感染引起的細胞學改變;(3)HSIL,主要包括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和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4)鱗癌(SCC)。LSIL 及以上判定為病理組織學陽性,并以此為金標準。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率的差異運用卡方檢驗進行比較,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PV 感染類型和感染型別分布情況 納入研究的2 535 例患者中,篩查結(jié)果為陽性的共734 例,HPV 感染率為29.0%,28 種型別均有檢出,檢出率位居前五位的基因型別依次為HPV16、HPV52、HPV58、HPV53 和HPV33。單一感染514 例,占感染總數(shù)的70.0%;多重感染者220 例,占感染總數(shù)的30.0%,最多者檢出7 種型別感染同時存在。高危HPV 感染率為22.4%,檢出率前五位的基因型別依次為HPV16、HPV52、HPV58、HPV33、HPV51;疑似高危型HPV 感染率為3.3%,檢出率最高的為53 型;低危型感染率為9.3%,檢出率居前五位的基因型別依次為HPV44、HPV42、HPV81、HPV61、HPV43。高危型的感染率明顯高于疑似高危型和低危型,三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7.75,P<0.01)。分析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單一感染還是多重感染患者中,HPV16、HPV58、HPV52 三種型別均排在前三位,見表1。
2.2 HPV 單型別感染和多重感染與宮頸病變的相關(guān)性 在2 535 例就診患者中,按照診療指南行陰道鏡下組織病理學活檢者共計230 例,其中HPV 檢測陽性患者149 例,占64.8%;單型別感染者99 例,占43.0%;多重感染者50 例,占21.8%。依據(jù)組織病理結(jié)果將其分為兩組:即良性病變/LSIL 組,共計141 例;HSIL/SCC 組,共計89 例。宮頸良性病變/LSIL 組中HPV 的陽性率為50.4%(71/141),宮頸HSIL/SCC 組HPV 陽性率為87.6%(78/89),兩組感染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247,P=0.000)。宮頸良性病變/LSIL 組的單型別HPV 感染率為29.1%(41/141),HSIL/SCC 組的單型別感染率為65.2%(58/89),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8.988,P=0.000)。在宮頸良性病變/LSIL 組中多重HPV 感染比率為21.3%(30/141),HSIL/SCC 組中多重HPV 感染比率為22.4%(20/89),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46,P=0.831)。兩組間HPV 感染分布情況見表2。
表1 HPV 感染率和感染型別分布Tab.1 Distribution of HPV subtypes and infection rate
表2 HPV 單型別感染和多重感染與宮頸病變的關(guān)系Tab.2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infection mode and cervical lesions 例(%)
2.3 HPV 亞型在不同宮頸病變中的分布情況在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的231 例HPV(+)患者中共檢測出24 種亞型,檢出率居前五位者依次為HPV16、HPV58、HPV52、HPV33、HPV18,且均為高危型,其在宮頸病變組織的亞型分布情況見表3。HPV16型在LSIL、HSIL及SCC患者中占的比例依次為13.6%、28.7%、83.3%,可以推斷,隨著宮頸病變程度的加重HPV16 型所占比例隨之增高。HSIL/SCC患者分組中,HPV16型占37.5%(42/112)、HPV58 型占11.6%(13/112)、HPV52 型占8.9%(10/112)。分析不同宮頸病變中HPV 亞型的分布情況,HPV16 型與HPV58 型、HPV52 型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57、6.917,P<0.05);HPV52型和HPV58 型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29,P=0.467)。
表3 HPV 亞型在不同宮頸病變中的分布Tab.3 Distribution of HPV subtypes in different cervicallesions 例(%)
WHO 關(guān)于宮頸癌的診斷標準中明確提出必須有HPV 的感染,宮頸癌患者幾乎均能檢測到HPV感染的存在[8-9]。約90%的女性在性生活開始后會發(fā)生至少一次HPV病毒的感染,但絕大多數(shù)患者均為無癥狀的一過性感染,超過80%的HPV感染病毒可在6 ~24個月內(nèi)被機體清除掉。2012年美國宮頸癌篩查指南提出,HPV檢測可用于未明確意義的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的分流診斷。建議30 ~65 歲的女性每5年選擇一次細胞學和HPV 聯(lián)合檢測,HPV基因分型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價值得到了充分肯定。研究證實,同一型別的HPV持續(xù)感染與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和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密切相關(guān)。
據(jù)文獻[10]報道,HPV 在亞洲的感染率介于1.6% ~14.2%之間,我國普通婦女的感染率為15.71%。本研究顯示合肥地區(qū)篩查人群中HPV 的感染率為29.0%,感染率明顯高于上述研究。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1)岑堯等[10]做該項研究時間較早,近兩年隨著人們經(jīng)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宮頸癌篩查預防認識的不斷加深,接受HPV 檢測篩查的人數(shù)明顯增加;(2)該研究的主要對象來自門診就診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具有相應的臨床癥狀。本地區(qū)感染率高于深圳(2014-2016年:11.02%)、武漢(2014-2015年:17.68%),低于成都(2009-2014年:31.50%)、北京(2010-2012年:36.98%)、上海(2011-2015年:31.84%)等地區(qū)的報道[7,11]。究其原因,首先可能是監(jiān)測的時間段不一致;其次與研究的樣本量(深圳:10 624 例;北京31 091 例)、使用試劑及檢測方法不同有關(guān)。有報道顯示[2,7],高危型別在西方國家主要以HPV16、HPV18 型最常見,我國以HPV16、HPV58、HPV52、HPV18 和HPV39 型最為常見,本研究HPV亞型檢出率居前五位者依次為HPV16、HPV52、HPV58、HPV53 和HPV33 型,與上述的文獻報道并不完全一致。合肥地區(qū)最常見的HPV 基因亞型與成都、北京、遼寧、天津、浙江等城市報道相吻合,以HPV16 型最為常見,而深圳、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以HPV52 型最為常見[7,11]。HPV 感染型別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地域相關(guān),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的人群由于生活方式、氣候環(huán)境及種族基因易感性的不同,會導致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qū)的HPV流行型別稍有差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疑似高危HPV53 型的感染率高于其他幾種高危型別,位居第四位,且在宮頸病變的人群中,其感染率位居第六位,遠遠高于其他幾種高危型別。因此HPV53 型是否對宮頸病變的發(fā)展以及組織分化發(fā)揮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和宮頸癌患者中均存在較高比例的HPV 感染。宮頸HSIL/SCC組與良性病變/LSIL 組相比,前者的感染率明顯高于后者,且在單型別感染模式上前者的感染率亦顯著高于后者。以上研究結(jié)果印證了HPV 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密切相關(guān),但在多重感染模式上二者比較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結(jié)果同時揭示,導致宮頸病變的關(guān)鍵因素是感染HPV 的型別而不是病毒型別種類的多少,即并不是感染的型別越多宮頸發(fā)生病變的可能性越大。據(jù)報道[12],高危型HPV 單一感染可以使宮頸鱗癌的患病風險增加19.9 倍,而多重感染使該風險增加至31.8 倍;當HPV16 與其他型別混合感染時,可大大增加宮頸病變的風險。本研究結(jié)果與上述觀點不一致,可能是因為研究中未將低危型和高危型分開考慮的原因,也不排除是因為標本量不足而不能體現(xiàn)其中的差別。
通過對不同宮頸病變中感染HPV 亞型的分析得出,HPV16 型在各級別宮頸病變類型中幾乎均位居第一位,隨著病變程度的加重其感染率也隨之升高。在HSIL/SCC組中,HPV16型所占比例明顯高于HPV58 型和HPV52 型,由此推測HPV16 型在宮頸高級別上皮內(nèi)瘤變和宮頸癌的發(fā)病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這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論是一致的[5,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普通篩查人群中還是在HSIL/SCC 病變?nèi)巳褐?,除了HPV16 型之外,該地區(qū)HPV 感染的其他主要型別為HPV58 和HPV52,該結(jié)論在中國女性HPV 感染型別分布的相關(guān)匯總分析中均被證實[14]。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該研究局限于單個中心;其次存在樣本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一步將利用新技術(shù)新方法開展HPV 在宮頸病變中的應用研究,注重多中心的合作,加大樣本量,從而使研究結(jié)論更具有代表性。
綜上所述,發(fā)生宮頸病變的關(guān)鍵因素是感染的HPV 型別而不是感染的HPV 亞型的數(shù)目。合肥地區(qū)普通人群常見的HPV 感染型別依次為HPV16、HPV52、HPV58、HPV53 和HPV33 型,在發(fā)生宮頸病變的人群中HPV 感染型別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HPV16、HPV58 和HPV52 型,無論普通人群還是宮頸病變患者中HPV16、HPV58 和HPV52 三種型別均占很大比例。目前,宮頸癌最理想且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注射HPV 疫苗[15],近年來國內(nèi)上市的二價疫苗(針對HPV16、18 型)和四價疫苗(針對HPV16、18、6、11 型)都不包括HPV52 和HPV58 型,因此,這兩種疫苗的使用不能涵蓋該地區(qū)常見的HPV 感染類型。近期我國批準的九價HPV 疫苗(針對HPV6、11、16、18、31、33、45、52、58型)覆蓋了本地區(qū)常見的HPV 感染型別。通過研究分析本地區(qū)HPV 流行的主要型別,有助于研制個體化的HPV 預防疫苗,進而提高免疫效果,最終實現(xiàn)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的目標。期望相關(guān)結(jié)論能夠?qū)戏实貐^(qū)的宮頸癌防治和疫苗制備提供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