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成金 魯晨陽 盧雪楊
近幾年,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下我國旅游業(yè)取得了顯著成就。英國《金融時報》在2015年對中國出境旅游支出分析中指出,中國游客已經成為最大國際消費群體,并在國外展現(xiàn)出強大的購買力。然而,一部分游客并沒有意識到身處國外的他們代表的是中國形象,他們的不文明旅游行為給中國形象造成了巨大影響。因此,提高中國出境游客道德素質刻不容緩,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部分出境游客不但不尊重當?shù)仫L俗習慣,還不遵守公共秩序,公然在公眾場合隨地吐痰、亂丟垃圾以及隨地大小便。除此之外,中國游客在一些博物館公然無視標語與文物合照,大聲喧嘩,甚至還在文物上刻上“XXX到此一游”,嚴重影響了文物完整與美觀。文物記載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是國家重要的財產,而部分中國游客在欣賞他國珍貴文物時非但不抱有敬畏之心,還肆意損壞他國文物。例如在盧浮宮前的水池泡腳、在埃及古廟上刻字以及不聽工作人員警告肆意給動物喂食等,這些都屬于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范疇。中國游客常常因為不文明旅游行為而登上當?shù)貓蠹堫^條,可見中國出境游客道德素質急需提高。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中國人群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旅游范圍不斷擴大,出境旅游規(guī)模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就是不文明旅游行為越來越多。中國出境游客不文明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受教育傳統(tǒng)影響。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公共空間較少,沒有對人們開展公共空間方面的教育,造成人們公共意識淡薄。而現(xiàn)代教育也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人們道德教育,導致游客環(huán)保意識不強。
第二,受道德因素影響。旅游者旅游是為了追求放松,所以在旅游過程中,到了一個陌生地方,想要擺脫生活約束,這個時候道德約束就會被降低。
第三,受游客故意破壞心理影響。某些游客可能為了追求刺激或者為了發(fā)泄不良情緒,可能會產生破壞旅游環(huán)境的行為。當然也有可能是游客自身旅游常識缺失造成的。
第四,受文化差異影響。不同國家地區(qū)之間文化習慣會有所不同,而游客在沒有充分了解當?shù)匚幕闆r下,可能會發(fā)生文化沖突,對不同行為受文化結構影響會有不同看法。
(一)深化素質教育
提高國民素質是一項長久而浩大的工程,全民都應該參與其中。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提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首先要從教育入手。就當前我國國民素質來看,仍需進一步加快素質教育發(fā)展進程。教育對一個人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要想深化素質教育,就要聯(lián)合學校、社會以及家庭各方力量,對公民進行長期道德教育。青少年作為國家新生力量,在道德素質方面教育更是要高度重視。深化素質教育不能只依靠學校力量,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同時,大眾傳媒在國民素質教育中也有著重要作用,它可以發(fā)揮輿論導向作用,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各種新聞媒體可以通過網(wǎng)絡大范圍宣傳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引起人們的重視。
(二)開展文明旅游素質培訓課程
在開展旅游活動之前,可以先對旅游者進行培訓,通過開展文明旅游素質培訓課程,讓旅游者樹立正確的旅游觀。尤其是部分中國游客出境旅游經驗不足,很多常識都不了解,甚至根本都沒有了解旅游地風俗習慣,以至于做出不文明行為。開設旅游培訓課程,可以提前讓旅游者了解旅游地風俗習慣以及當?shù)胤?,以免在無意之中觸犯別國律法,造成嚴重后果。同時,文明旅游素質培訓課程開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游客素質,推動道德素質工程建設進程。
(三)發(fā)揮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力量
國家應當建立完善的體系與機制,出臺具體政策,實現(xiàn)旅游業(yè)規(guī)范化。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在實施的“萬名旅游英才計劃”,從2015年起至今,每年分批遴選培養(yǎng)10 000余名旅游相關專業(yè)教師和學生,進行文明旅游宣傳與鄉(xiāng)村旅游扶貧等項目,鼓勵優(yōu)秀人才從事旅游工作,扎根旅游事業(yè)。例如筆者正在主持的2018年“萬名旅游英才計劃”項目,通過一年時間帶領學生定期去江蘇省6個機場出入境區(qū)域,配合機場海關工作人員共同進行文明旅游宣傳志愿服務,有針對性地對出境游客進行文明出境游旅游宣講。除此之外,也要重視民間組織力量,如旅游行業(yè)協(xié)會、志愿服務協(xié)會等。
旅游業(yè)對我國經濟發(fā)展貢獻越來越大,提升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人們經濟實力的增強,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使得旅游需求量不斷增加,出境旅游規(guī)模逐漸擴大。但是在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的背后,我們還應關注到中國出境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對中國形象的損害。中國公民到國外旅游代表的是中國的形象,越來越多的不文明行為有損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游客道德素質培養(yǎng),加快文明旅游建設速度。
(作者單位:南京旅游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