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金艷
摘 要:壯漢雙語教學符合我國壯族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體現(xiàn),同時也體現(xiàn)了民族教育平等,是保障壯族地區(qū)人民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方式。本文將探討的是壯漢雙語教學中興趣的作用及其培養(yǎng)方式,希望能夠對壯漢雙語教學事業(yè)有所幫助,為同行業(yè)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壯漢雙語教學 興趣 作用 培養(yǎng)
目前,人們對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在為今后的教學指明方向的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研究提供了目標。新時期的壯漢雙語教育面臨著自我成長和多元文化不斷互補與共生的問題。學校教育應在此基礎上合理發(fā)展教育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自主權,引導少數(shù)民族文化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1]
一、壯漢雙語教學中的興趣缺失的原因
文化是教育的核心,興趣是學習的有效手段。通過提高興趣的教育方法,文化可以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fā)展。提高學生壯漢雙語學習興趣有利于民族文化知識的普及。同時我們不得不面對在學生身上具有充足好奇心和行動力的現(xiàn)狀,還應該認識到他們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的問題,同時,他們也容易根據自身喜好決定學習內容。分析其中的原因,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點:[2]
1.教訓內容難以引起學生興趣
壯漢雙語教學內容中,語言知識占據了大部分,因此造成了內容枯燥的情況,學習形式相對來說也比較無聊,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缺乏對壯漢雙語教學的興趣,學生經常在上課時犯困,導致學習效率下降。興趣在壯漢雙語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發(fā)揮主動學習能力的動力,如果沒有興趣的支撐,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會受到很大限制。這一問題若長期得不到解決,將對壯漢雙語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造成影響。
2.教學方式古板陳舊
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很多教師的授課方式依舊采用的是板書加講解的方式,這樣的方式不僅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而且很容易讓學生對壯漢雙語教學產生厭倦感,使學習情緒低落,從而出現(xiàn)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進而影響壯漢雙語學習質量。
二、壯漢雙語教學中學習興趣的作用
興趣是學習的本源動力,在壯漢雙語教學中,學生能否學好這兩種語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壯漢雙語教學的興趣程度。在壯漢雙語教學中,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強記憶性,激發(fā)學生對其學習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1.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課改中,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明確要求。在壯漢雙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自發(fā)的展開語言學習,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會更積極,更樂于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壯漢雙語相關的討論。因而,興趣能夠有效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學習動力
興趣是一種驅動力。有了興趣,人就會開始為一件事努力,并不斷的堅持。壯漢雙語學習也是如此。學生正處于吸收知識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在這一時期是最強的。因此,在這個時候,提高學生壯漢雙語學習的興趣可以給學生開啟交流溝通的大門,使得學生獲得堅持學習的動力。從而在不斷努力中提高成績。
3.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學生一旦對壯漢雙語教學產生了興趣,對壯漢雙語知識的渴求就會不斷的提高,他們會自發(fā)的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了解、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又會對產生的新問題產生興趣,進而不斷的探究下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在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問題。不但提升了壯漢雙語的學習能力,同時還提升了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涯有著莫大好處,是一項價值極高的能力。
三、壯漢雙語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
提升學生的壯漢雙語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豐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壯漢雙語教學模式的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生對壯漢雙語教學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們必須首先豐富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到壯漢雙語課堂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乏味的,而是一件有趣、有意義、實用的事情。例如: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做一些語言相關的小游戲,通過游戲來鍛煉學生溝通能力的同時,提升壯漢雙語教學的趣味性,達到提升學生壯漢雙語學習興趣的目的,或者通過將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與雙語知識聯(lián)系起來,給學生提供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明白壯漢雙語教學的實用價值,從而提升他們對壯漢雙語學習的興趣??傊?,課堂的類型是多樣的,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情況和現(xiàn)狀來選擇適合自己班級的方式。[3]
2.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在壯漢雙語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例如在講壯語和漢語的轉換關系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用課件生動形象的方式將課本上死板的圖文解釋進行加工,使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其中的關系,進而更加準確快速的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比如在學習同一意象在兩種語言中的不同表述方式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兩種語言的不同寫法、讀法以及其在釋義上的細微差別,甚至可以將兩種表述的發(fā)展歷史對學生進行講解。通過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不僅能夠利用豐富的資源多方面進行講解,還能夠節(jié)省課堂時間,同時其形式也更加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3.發(fā)揮鼓勵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信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自信以及他人的鼓勵和贊賞,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壯漢雙語的另一個關鍵。通過教師來鼓勵學生,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重視自己、關心自己,從而改變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增加學生對壯漢雙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壯漢雙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表揚學生,讓學生感到自豪,在學習上更加努力,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鼓勵的作用。
結語
綜上訴述,在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壯語跟漢語的學習,要以兩種語言的相互融合貫通為目的,追求壯族社會環(huán)境與人文追求的和諧發(fā)展,壯族地區(qū)的壯漢雙語教育應該格外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梢哉f,壯漢雙語教學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壯漢雙語教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順應學生喜好,合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要時常鼓勵學生,提升他們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壯漢雙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參考文獻
[1]海路.壯漢雙語教育模式變遷論[J].廣西民族研究,2016,(05):77-84.
[2]覃玉蘭.云南與廣西壯族壯漢雙語教學對比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3]韋蘭明.廣西壯漢雙語教育創(chuàng)新與實踐[J].中國民族教育,2014,(0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