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從應試的角度出發(fā),很多老師都對議論文寫作教學做了大量研究,自認為對議論文有獨特的見解和寫作技巧,但是也因此在教學中以理論、套路來要求學生生硬地遵從,因而束縛了學生的思路,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同時,作文課大多注重寫作前的理論指導和寫作后的總體評價,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抽象的或是模糊的整體概念,對于學生寫作中諸如概念闡釋不清楚、寫作邏輯思維混亂、只知舉例不知析例、文字缺乏美感與創(chuàng)新等繁瑣各異的細節(jié)問題,做不到有針對性的切實幫助。
其實,教師示范寫作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東西,也有很多著作和論文都曾論述過其作用。但是這些論述也大多停留在“身教重于言教”或是一些高深的理論指導層面,缺乏實際的操作性和可復制性。正如孫紹振指出的那樣:“寫作理論,不同于一般文化哲學或者文藝心理學理論,它的特點和生命在于操作性,忽略了操作性,就是正確的命題也不能不淪為空談。”因此,結(jié)合我自己的示范寫作指導的教學實踐,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以教師示范寫作促進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實效的問題,讓教師示范寫作更具可操作性。
第一,通過教師示范寫作,學生學會闡釋概念。
現(xiàn)在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教師相對更注重文采的培養(yǎng)、素材的積累,常常忽視對“概念”的闡釋。其實對一事物概念的正確理解,把握概念的內(nèi)涵,才能在論述中有一個正確的邏輯起點。
概念闡釋本質(zhì)上是要明確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概念的“內(nèi)涵”就是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的適用范圍。學生由于年齡尚淺,對于很多概念只有感性認識,而沒有科學的理性認識。因此,教師需要在示范寫作時教會學生如何去闡釋一個概念。
我們以“道德綁架”這個概念為例:
“道德綁架”這個詞學生并不陌生,但如果讓學生準確地闡述一下什么叫“道德綁架”,估計很多學生很難解釋得準確。那么,教師通過示范寫作,運用不同方式讓學生學會對概念的闡釋。
第二,通過教師示范寫作,學生學會打破固定的寫作模式,學會寫出語言的美和情感的真。
梁述老師曾在《“文貴變”:作文教學的美學追求》一文中說過:“作文是一種特殊的文章體式,具備‘六個特定'——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地點,根據(jù)特定的題目或材料,表達一定范圍內(nèi)特定的思想情感,最后由特定的對象(語文教師)閱讀并依據(jù)特定的標準來評判。這種特殊性導致的問題十分明顯,即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無論是立意、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都大同小異,從而帶給閱卷老師一種無法避免的審美疲勞。”同時,老師通過對高考作文考題的研究,往往會給予學生很多固定的結(jié)構(gòu),如任務驅(qū)動型作文的“引議聯(lián)結(jié)”式的結(jié)構(gòu)。學生們也習慣了以所謂的“評分標準”來學習寫作,以至于自己的“這一篇”和“那一篇”,甚至一篇之中的前一段和后一段,都陷入了固定的模式而無法自拔。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自己首先要通過自己“下水”表現(xiàn)出我們求美求變的態(tài)度和行動,以此來帶動學生對自己作文的美的升格。
還是上面那一道作文題,學生往往認為議論文寫出來是干巴巴、冷冰冰的,對所使用的例子很難做到詳細的分析,更難以做到充滿感情的論述。記得在講授上面那一題的時候,我批改完學生的作文后,先讓學生看了關(guān)于2017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桑杰曲巴老人的事跡,又帶著大家觀看了CCTV《歡樂中國人》中對這一事跡的演繹??赐旰蟠蠹液苁歉袆樱侨匀徊恢廊绾问褂眠@一事例來表述上述材料。于是我將自己寫得作文呈現(xiàn)給學生們看。以下是其中一段:
痛心于當代社會中那些以道德為名綁架他人實則只為一己私欲之人,我不禁思慕起古樸深厚的君子之道。君子追求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修身,是君子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前提,也是君子匡扶天下的必備條件。今天,如果我們希望每個人都不要再以道德綁架來制約他人,那么我們首先需要的是修正自己的內(nèi)心。如果你覺得這很難做到,請你望向那峻拔高聳的雪山之巔,望向那寒風厲雪中驅(qū)趕牦牛的孤單身影,望向那跨越42年、往復穿越1987平方公里土地的不滅信念。終其一生守護玉麥的桑杰曲巴老人,盡管面對的艱險無數(shù),但是卻從未以道德之名要求別人留下來與之共擔責任。奉獻之必須,莫能甚于守衛(wèi)領(lǐng)土;道德之名義,莫能大于熱愛國家。桑杰曲巴老人以自己恒久不變的道德堅守,化作雪山上那奪目的陽光,溫暖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熾熱之心。這不是綁架,而是感召。
同學們看到后紛紛要求摘抄下來背誦,同時也在日后的寫作中開始有意識地主動用心構(gòu)想幾句或幾處頗具美感的語言。
第三,教師示范寫作的最重要的效用,是通過學生對老師“下水”作文的解讀,喚醒并強化其既是作者又是讀者的意識,讓其在評價教師作文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作文,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力。
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老師往往是個指揮者,而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與寫。通過教師示范寫作,教師就會把自己從單純的指示者、指令者、評判者變成有耐心的傾聽者、有眼光的欣賞者、有溫度的交流者以及平等的對話者。把學生對教師寫作的評價當作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感受到他在對知音傾訴與交流。平等而真誠的交流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感觸有人分享,自己的思想有人贊同,自己的感情有人共鳴。這樣,學生會評價老師,也就慢慢能夠?qū)W會評價自己的寫作。這種讓學生作為讀者評價的過程,其實就是取長補短的過程。也是師生的思維相互碰、情感相互影響、語言相互融合,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促進作文能力的提高,并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寫作的沖動。
語文教學改革推行多年,但是高中寫作教學仍然存在著比閱讀教學更多、更難解決的問題。當然,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去探索提升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方法。我們要緊跟國家教育發(fā)展形勢,及時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通過自己寫作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和寫作教學能力。同時,也要通過示范寫作把寫作指導落實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具體的環(huán)節(jié),確保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