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曼
摘? 要:體育教育重要性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今天越發(fā)凸顯。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主要的教學目標,新時期下,高校體育教學面臨全新的挑戰(zhàn)和更高的教學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做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工作,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各個方面的長足發(fā)展,在這個基礎上給社會培養(yǎng)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質人才。作為一名高校體操教師,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體操課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展開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體操課程? 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83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2(a)-0062-02
競技體操是我國競技體育中具有突出優(yōu)勢的項目之一,近些年來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的專家學者將關注重心投向競技體操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內涵研究上[2]。不可否認的是,競技體操除了具備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功能之外,還蘊含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新形勢下,體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進行挖掘,將這種功能的作用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將學生培養(yǎng)成身體健康、道德高尚、符合社會對人才發(fā)展需求的現(xiàn)代化優(yōu)質人才。
1? 重視理論教學,激發(fā)學生思政覺悟
競技體操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高校為了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在課程安排上往往偏向于實踐教學而忽視理論教學。實際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同等重要,體操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忽視理論教學重要性。即使在戶外的實踐教學中,體操教師也要見縫插針地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思政覺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細致入微的關懷,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讓學生感受到兄弟情深、師生情深,感受到來自“大家庭”的溫暖。長此以往,學生的內心就會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集體主義觀念。這是一種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發(fā)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這種氛圍和環(huán)境中成長和生活,學生會將自己視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處處都想著集體的利益,為了捍衛(wèi)集體的榮譽而努力拼搏。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要見縫插針地對學生進行短暫的理論教育。例如,在學生練習疲勞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召集在一起,給學生介紹競技體操的發(fā)展史,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補充和說明,還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與思想政治有關的知識,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除此之外,體操教師還可以趁著學生休息之際給學生講述有關體操運動員的故事,以此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從這些故事中深受感染,立志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 強化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頑強精神
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對學生身體進行磨練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因此,除了做好理論知識的教學,體操教師還要重視實踐教學,通過有效的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頑強精神。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體操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程內容分層次編排練習內容,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引導學生由低難度的練習逐漸完成高難度的練習。與此同時,體操教師在逐層提升練習難度的間隙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木窆膭?,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戰(zhàn)勝困難的喜悅。從某個層面來說,在學生精神覺悟比較高的條件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實踐課程教學中,體操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置各種挑戰(zhàn),對學生的毅力進行磨練,對其斗志進行激發(fā)。當學生精神層面飽受磨練之后,教師再給學生傳授各種思想政治內容,幫助學生打牢思想政治基礎。從理論上來說,在接受高強度的練習之后,學生對精神層次的指導就會產生強烈的需求。趁著學生身體疲乏但精神比較振奮之際,體操教師再給予學生語言上的指引和鼓勵,將學生的觀念和思想向積極的、正確的思想政治方面去引導,以此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堅持不懈、頑強不屈的精神。
3? 豐富課堂內容,拓寬學生思政視野
在傳統(tǒng)的高校體操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思想政治內容的滲透,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視野狹隘,無法獲得有效的感悟和體驗,進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體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等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的思政視野進行拓寬,從而提升思政教育實效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體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和學生一起分享最新的時政類新聞,讓學生根據新聞內容進行3到5分鐘的思考,然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彼此之間交流各自的觀點。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激發(fā)學生辯證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其思想政治水平也會因此得到逐步提升。在實際的體操學習中,部分學生對政治學習以及體育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如果不消除學生的這種情緒,即使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最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最豐富的教學內容,體操課程的思政教育也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如果體操教師能夠合理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體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有關于體操競賽的視頻,這樣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引導學生充分感受體操的魅力,這對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政治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體操教師還可以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有趣新穎的方式將政治思想傳達給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思想的興趣和熱情。體操課的教學重心就是對學生進行體操知識和體操技能教學,所以體操教師不需要像政治教師那樣非常專業(yè)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采取滲透策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思想政治指導或者給學生介紹有關于思想政治的內容。
4? 加強思政學習,提升教師政治水平
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的思政水平直接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換言之,要想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體操課程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求體操教師具備良好的組織安排能力,還要求體育教師擁有扎實、雄厚的思想政治基礎。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因此,體操教師在教學之余要加強思想政治學習,以此提升自身的政治水平和政治素養(yǎng)。例如,體操教師要養(yǎng)成看新聞的習慣,既要看一些有關于競技體操的比賽視頻,還要看各類時政新聞,準確、有效把握前沿的政治思想,在日積月累中逐漸提升政治素養(yǎng)。除此之外,體操教師還可以參加繼續(xù)教育,在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素質的同時掌握有效的交流方式,從而在競技體操教學中和學生進行思想上和語言上的有效交流,這對優(yōu)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5? 結語
綜上所述,競技體操課程中蘊含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優(yōu)勢。體操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深入挖掘,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競技體操課程中的滲透,實現(xiàn)學生身體素質和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這是推動素質教育落實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促進高校體操教育事業(yè)健康持久發(fā)展必須要采取的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正之,李國忠,朱丹.價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8):236-237.
[2] 陽海青.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體育專業(yè)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對策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46):28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