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華
摘? 要:隨著經濟水平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經濟收入進一步增加,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對精神層面與身體健康的追求也越來越重視,高爾夫作為一項綠色有氧的體育運動,受到了來自國內外各個階層人的喜愛,然而高爾夫對力量素質的要求很苛刻,尤其是技術。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高爾夫力量素質訓練當中的揮桿技術專項力量訓練的研究,著重分析了高爾夫揮球桿術力量訓練當中的一些訓練特點組成原則產生的效果。
關鍵詞:高爾夫? 揮桿技術? 專項力量素質訓練
中圖分類號:G849.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c)-0054-02
在高爾夫球運動當中,力量訓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揮桿技術方面的力量素質訓練,需要對運動員進行專項的專業(yè)培訓,揮桿技術在高爾夫球的球技方面占據著基礎地位,它將直接體現(xiàn)高爾夫球運動員的專業(yè)能力、技術水平。因此高爾夫其他體育運動一樣,在力量素質訓練當中都需要針對性的科學性的理論作為指導,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高爾夫球的技術水平。
1? 高爾夫球會干技術力量素質訓練所包含的基本特征
1.1 高爾夫球揮桿技術訓練基本動作的組成
高爾夫球和其他球類體育運動一樣,不僅是一門娛樂運動,它也有標準的技術原理,尤其是揮桿技術作為高爾夫運動組當中的核心,在技術方面要求更加嚴格,會涉及到很多理論知識。從運動生物力學的方面來看揮桿技術,此時的揮桿技術就類似于一種軸旋轉運動,是以身體為中心為軸形成的一種弧形式運動,主要的動作有:一握桿,二站姿球位,三瞄準,四起桿,五上桿,六頂點,七下桿,八釋放,九擊球,十送桿,十一前揮,十二收桿等連續(xù)動作。其中軸旋轉運動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起桿、上桿、下桿、釋放、擊球這五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依靠關節(jié)的力量,上桿的時候要保持手臂和地面相互平行,在調整高球桿時,要保證手腕和身體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旋轉,手臂和球桿要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同時球桿的揮動方向始終是由上而下的一個切換點;下桿的時候,主要是身體重心的一個旋轉,高球運動員在下桿時,身體重心要逐漸向左偏轉,同時要保證球桿揮桿弧度的圓潤型,注意右手手肘部位和身體內側的揮桿角度。另外,高爾夫球員的膝蓋不能夠過于僵硬,要始終保持一種輕松彎曲的飽和狀態(tài),兩膝之間要保持恰當?shù)木嚯x;釋放的時候,要注重下桿桿頭和臀部高度之間的協(xié)調性;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擊球,首先,要保證球桿桿頭和球的接觸點是高爾夫球的后下方;其次,就是當球桿接觸到球的時候肩膀必須位于下巴的下方,接下來上身再向左轉時,右腳也要做出相應的動作,整個身體的重心向左傾;最后,兩臂之間要有距離,保證揮桿弧度的飽滿[1]。
1.2 高爾夫球揮桿技術涉及到的肌肉運動
高爾夫球的揮桿活動其實就是由一個半旋轉和一個鞭打的動作組成的,根據動力學的相關原理來看,任何一個人在半旋轉和旋轉的過程當中,肌肉的運動主要是的依靠肌力距和阻力矩之間的關系,主要通過三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肌力距大于、等于或者小于阻力矩,當肌力距大于阻力矩的時候,肌肉起到克制性作用;當肌力距小于阻力矩的時候,起到退讓性作用,當兩者相等的時候起到祈禱性作用。如果從更細微的角度分析,每一個揮桿技術動作都會對不同的肌肉產生不同的著力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高爾夫球運動員在回球桿時,身體會向右后方的方向搖擺旋轉,此時就會涉及到軀干、四肢的肌肉和組織共同協(xié)調運動,將整個揮桿的動作拉伸延長,保證揮桿動作擁有圓滿的弧度,可以讓揮桿這個動作表現(xiàn)得更有力量;第二,身體做下桿動作的時候,主要用到腳步動作、軀干和手的肌肉,在此時處于肌力距大于阻力矩的狀態(tài),起到克制性作用;第三在做揮桿動作結束的時候,腳、軀干和手的肌肉,在進行克制性狀態(tài)的同時,腳腕部還帶有輕踢、伸展運動。
1.3 高爾夫揮桿動作技術的主要特點
與其他的運動相比高爾夫的動作更加優(yōu)美和高雅,而這種氣質就主要表現(xiàn)在揮桿技術這方面,是通過揮桿技術當中的回旋轉和揮擺這兩個特點表現(xiàn)出來的。這兩個特點要求球員要具有十分高的反應能力,同時肢體之間的協(xié)調能力要強,動作要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在身體回旋和雙手擊球的時候協(xié)調好身體各個肌肉的力量,快速有力的將桿頭打在球的下方。簡而言之,即使擁有了正確的揮桿技術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高度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要能夠在運動當中充分調動每一塊肌肉的力量,協(xié)調好上下肢[2]。
2? 高爾夫揮桿技術專項力量素質訓練的一些基本原則
2.1 力量訓練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每一項運動甚至每一項運動里的不同動作都有自己獨特的力量訓練方式,所以,在揮桿技術力量訓練當中既要借鑒其他運動的力量訓練方式,同時也要結合高爾球揮桿自身的特點,讓訓練更加具有針對性。這就要求運動員要充分了解揮桿的形態(tài)、結構以及材料組成,分配好速度和力量之間的比例。舉一個例子,揮桿動作當中起桿到上桿這一連續(xù)動作,通過動力學的理論分析,可以得出該動作產生的一系列肌肉反應,每一塊肌肉的著力點。起桿到揮桿用到的主要是軀干和四肢的力量,因此在訓練的時候主要針對手部肌肉、腿部肌肉以及腰部訓練,比如手臂的前肌、肱二頭肌;腰部的腹部肌肉群、頸椎;腿部的小腿肌、關節(jié)等。同時,還要注重整個動作的連續(xù)性,身體所保持的高度和重心趨勢。
2.2 兼顧好力量和速度
高爾夫球與其他球類運動是不同的,比如說籃球依靠的就是手部、腕部力量以及腿部的彈跳力力量來控制球的運行軌跡和進球的準確率,而高爾夫主要是通過球桿的揮桿速度、角度和力度來控制運行軌跡和球、飛行速度、飛行的弧度以及最終的落地。這一個動作注重肌肉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訓練的時候要具體到每一個部位的力量訓練,比如手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膝蓋關節(jié)以及肩周力量,在提高力量之后,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提高控球的準確性,在這之上著重速度的練習,協(xié)調肌肉之間的默契[3]。
2.3 注重訓練效率和動作之間配合
在訓練當中不能將一個動作長時間的進行分割練習,這樣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提高這一個動作的力量,但是卻違背了肌肉活動的連續(xù)性這一原則,會導致動作不能夠聯(lián)系起來,缺乏連貫性。所以,在訓練當中要進行組合型訓練,以連貫動作為主,對于一些個別的重難點動作可以進行一些適當?shù)尼槍τ柧殹?/p>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爾夫球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要作為一名專業(yè)高爾夫球運動選手就必須要加強揮桿技術力量素質方面的訓練,了解揮桿技術方面的理論、特點以及一些基本原則,并在訓練當中融會貫通。另外,在訓練當中還要豐富訓練內容和方式,對一些重難點著重訓練,組合訓練,在專業(yè)的場地訓練,同時,訓練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
參考文獻
[1] 王涵.體能訓練對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影響[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2):118-120.
[2] 阮建鑌,黃芳平.核心部位力量訓練對高爾夫揮桿速度影響的探究[J].體育科技,2016,37(2):13-14.
[3] 郭澤成.論核心區(qū)訓練對高爾夫揮桿技術的影響因素[J].課程教育研究,2017,6(1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