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東鐵項目一波三折
東鐵項目開啟于2016年,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發(fā)表財政預算案時宣布東鐵項目造價為550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94億元)。2017年8月,由中國交建承建、全長688公里的東鐵項目舉行了動土儀式。
這看似波瀾不驚、皆大歡喜的一個基建項目,隨著2018年5月馬來西亞政壇的“變天”,東鐵項目也進入了一波三折的坎坷歷程。
2018年5月,新政府上臺后,馬哈蒂爾宣布重新審查一些中資項目,其中包括東鐵項目。馬哈蒂爾說:“有鑒于東鐵項目過于昂貴,政府可能考慮取消該項計劃?!?/p>
7月4日,東鐵項目承建商中國交建發(fā)布公告,確認收到了馬來西亞財政部屬下政聯(lián)公司馬來西亞銜接鐵道公司(MRL)暫停東鐵計劃所有工作的通知。中國交建表示,尊重并遵守馬來西亞法律,別無選擇之下,只能遵守停工指示。當時,東鐵項目已經完成了14%的工程。
緊接著,8月29日,馬來西亞內閣表示,東鐵計劃尚未取消,當局正與中方協(xié)商降低其成本。并稱,如果中方不能降價,馬來西亞政府將要求取消該中資基建項目。但這涉及巨大賠償,賠償數(shù)額暫不得而知。
此后,馬來西亞取消東鐵項目的消息不斷傳出。而且,關于是“取消”還是“暫?!痹擁椖?,馬來西亞政府內部不盡統(tǒng)一的說辭也一度讓東鐵項目變得撲朔迷離。2019年1月,馬來西亞內閣表示決定終止東鐵項目,但這一說法馬上被馬哈蒂爾以及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否認。
2019年2月,東鐵項目又迎來了新的轉機。據(jù)馬來西亞《星報》19日報道,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賽夫丁.阿卜杜拉日前表示,該國與中國就重啟東鐵項目的談判取得了進展,中國愿意降低該項目價格,且雙方的磋商進入“最后一公里”階段。
至此,一波三折的“東鐵迷局”仿佛就要柳暗花明。不過,該項目坎坷命運背后的原因仍然值得深究。
懸而未決的背后
從新政府上臺后的重新評估,到作出取消或暫停的決定,再到推進希望重啟項目的談判,都反映出馬來西亞政府對東鐵項目的“糾結”。這“糾結”的背后既有關乎國家利益的考量,同時也有政黨間角力的微妙因素。
成本問題是馬來西亞政府擱淺東鐵項目的首要顧慮,也是其一直對外宣稱的“直接理由”。2019年1月29日,馬哈蒂爾在記者會上表示,東鐵項目耗資龐大,這份合約可能花費超過1000億林吉特,“這將讓我們一貧如洗”。不過,如果取消東鐵項目,馬方必須支付高達220億林吉特的賠償金,且需要在3個月內償還所有的貸款與利息。這也是馬來西亞政府一度改口稱東鐵項目并非“取消”,而是“暫停再議”的主要原因。
若經濟上真的無法承擔東鐵這一項目,馬來西亞大可果斷放棄該項目,不過,從長遠利益來看,事情往往沒那么簡單。著名評級機構普惠集團認為,馬來西亞政府不想徹底終結東鐵項目,因為當局只想縮小其規(guī)模并削減成本。
東鐵項目對馬來西亞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據(jù)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稱,對馬來西亞來說,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能夠落地,意味著可以幫助其相對落后的東部地區(qū)連接經濟發(fā)達的西部地區(qū),可以幫助其本國經濟實現(xiàn)更加均衡的發(fā)展,這也就意味著長期的收益。如果完全停止修建東海岸鐵路,失去的可能是未來經濟發(fā)展的機會。
不過,除了經濟方面的考量,東鐵項目的一波三折與政治因素不無關系。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因為這個項目是中國與馬來西亞納吉布政府簽署的,所以馬哈蒂爾執(zhí)政后,便對此項目展開評估,這屬于政治因素的影響?!?/p>
這一“明面”上的政治因素眾所周知,但在馬來西亞政商界看來,東鐵項目一波三折的政治因素并非僅限于此。Marvin是馬來西亞的“中國通”,對中馬合作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Marvin說道:“馬來西亞有13個州屬,東鐵項目經過3個州,分別是彭亨州、登嘉樓、吉蘭丹州。其中2個州是反對黨的執(zhí)政州屬,即國陣執(zhí)政聯(lián)盟和伊斯蘭黨。執(zhí)政黨會認為,為什么我要給反對黨執(zhí)政州屬提供發(fā)展機遇?而對于老政治家馬哈蒂爾來說,對伊斯蘭黨的拉攏也好,角力也好,都會對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和導向造成影響。這是一種很微妙的關系?!?/p>
Marvin認為,東鐵項目已經不是單純的中馬兩國合作,而是馬哈蒂爾對自身政治生涯的長遠考量。他說:“東鐵項目如果處理得好,可以拉攏反對黨,發(fā)展壯大希望聯(lián)盟,而且,馬哈蒂爾成立的土著團結黨發(fā)展壯大成為另一個巫統(tǒng)也不是不可能?!?/p>
在路上的中馬合作
近期,世界銀行在一份關于2019年的經濟報告中指出,馬來西亞2019年經濟將不會太樂觀,原因就在于其擱置東海岸鐵路和隆新高鐵等基建項目的舉動,將給該國經濟發(fā)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世界銀行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放緩,借貸成本會越來越高,屆時馬來西亞的債務也會持續(xù)攀升。
按照林冠英部長的說法,截至2018年底,馬來西亞政府債務和負債規(guī)模已經占到該國GDP的80.3%(約1萬億林吉特/2456億美元),遠高于馬來西亞前任政府所披露的55%的水平。
其實,可供馬來西亞選擇的余地并不多,“合則兩利”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道理。
長久以來,中馬合作一直是中國—東盟區(qū)域合作中的有力典范。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作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對馬來西亞的投資從2012年到2017年翻了5倍之多,2017年中國對馬來西亞的直接投資達到了23.6億美元。
不過,受東鐵項目的牽連,在2018年,這個情況有了一些微妙的改變。之前對投資馬來西亞持熱情態(tài)度的一些投資者,在東鐵項目擱淺后,投資態(tài)度轉為觀望和審慎。普惠集團發(fā)布的報告稱,希望聯(lián)盟政府暫擱東鐵項目,導致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在2018年驟降至32億林吉特,結果造成馬來西亞經濟放緩。
從傳統(tǒng)意義上來說,馬來西亞始終珍惜與中國的經貿關系。正如馬來西亞元老理事會主席達因所說的:“我們與中國的關系發(fā)展不只45年,我們早在馬六甲王朝時期就建立了聯(lián)系。我們是老朋友。我們在文化和經濟上與中國非常接近,他們非常滿意馬來西亞,我們也很滿意中國?!?/p>
在長達9個多月對于東鐵項目反復而矛盾的表態(tài)后,2019年2月份開始,馬來西亞對該項目的態(tài)度漸趨明朗。
2019年4月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中國北京舉行,據(jù)媒體報道,屆時,馬哈蒂爾將會出席論壇,并與中國領導人就東鐵項目進行磋商。馬來西亞民眾普遍認為“4月份馬哈蒂爾的中國之行將是解決東鐵項目的最佳契機”。
Marvin對于接下來馬哈蒂爾的中國之行還是充滿期待的:“等著看吧,懸而未決終須決,相信4月份馬哈蒂爾的中國之行,將會給東鐵項目,以及中馬合作打開新的局面?!?/p>
·聯(lián)系編輯:3814286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