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軍
[摘? ? ? ? ? ?要]? 為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適應首都“高精尖”產業(yè)發(fā)展需要,北京市于 2015年啟動了“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yǎng)試驗項目”。為了解北京財貿職業(yè)學院貫通項目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在興趣愛好、人際關系、學習生活方面的現狀,課題組特開展此次調查。調查發(fā)現,貫通項目學生確實在人際交往、行為習慣、遵規(guī)守紀等方面,存在和高職學生與中專學生都不同的特征,希望通過研究發(fā)現規(guī)律,積累經驗,指導工作。
[關? ? 鍵? ?詞]? 貫通學生;行為習慣;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9-0140-02
為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適應首都“高精尖”產業(yè)發(fā)展需要,北京市于2015年啟動了“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yǎng)試驗項目”。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yǎng)試驗的通知》(京教職成〔2015〕5號),該項目人才培養(yǎng)分為基礎文化課程教育(2年)、專業(yè)課程及職業(yè)技能教育(3年)和本科專業(yè)教育(2年)三個階段。貫通培養(yǎng)的前兩年,學生在高等職業(yè)院校接受基礎文化課程教育,高職院校通過與示范高中協(xié)作,讓學生享受優(yōu)質的高中教育資源。
為了解我校貫通項目學生在興趣愛好、人際關系、學習生活方面的現狀,便于我們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經驗、指導工作,本課題組特開展此次調查。
一、調查方法
(一)訪談法
課題組成員對50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貫通學生進行訪談,對訪談記錄進行整理,編制了一份問卷,以便進行更廣泛的調查。
(二)問卷法
問卷內容涵蓋學生的課余生活興趣、網絡使用情況、消費情況、人際關系、情感狀況、對學校管理的認同感等幾個方面,利用網絡調查平臺“問卷星”進行網絡調查和數據統(tǒng)計分析。本次調查發(fā)放問卷600份,回收569份,回收問卷全部有效。
(三)查詢法
課題組通過查詢相關資料等方式,了解政府發(fā)布的與貫通項目相關的政策以及兄弟院校貫通項目教育教學的基本情況。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一)學生的作息時間及使用手機電腦情況
在學生課余生活狀況和消費習慣方面,我們主要針對學生的課余生活時間安排、電腦網絡的使用及飲食等消費習慣做了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占據了學生課余生活的相當一部分時間,使用電腦方面,共有316人選擇用來“聊天玩游戲”,占55.54%;使用手機方面則更為明顯,458人選擇用來聊天玩游戲。上網時間超過三個小時的有379人,占66.61%,184人會經常到深夜甚至通宵達旦玩手機,這個數據是相當驚人的。而使用電腦和手機的另外一大目的是觀看視頻、瀏覽娛樂新聞等。
放學以后,很多學生休息得很晚,絕大多數學生在22∶00以后就寢,甚至相當一部分學生在23∶00以后直至凌晨才休息,而這段時間主要是用來上網聊天、看電視劇和玩游戲。
(二)人際交往狀況與情感狀況
在人際交往方面,我們主要從學生的班級同學關系、宿舍關系和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做了調查,其中對異性同學交往親密的看法持反對態(tài)度的只有67人,占11.78%,而表示“不必大驚小怪”的有365人,占64.15%。由于貫通學生大部分處于未成年,這個數字非常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及時引導。
在與長輩發(fā)生矛盾時,有近五分之一的學生選擇“大吵大鬧”或者“不予理睬”。在遇到困難時,向父母尋求幫助的學生不到十分之一,絕大多數學生會向同伴求助,但是也有五分之一的學生決定“自己扛”(見下圖)。這說明,貫通項目學生比較強烈要求自作主張,在思想和言行各方面都反映出較大的獨立性,要求取得成人應有的權利和地位,同齡人的人際關系慢慢趨向成熟,溝通協(xié)調能力正在提高,但是由于渴望長大的意愿強烈,再加上閱歷不夠豐富,其不良行為識別能力低,思維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與長輩家長交流過程中會有不和諧的因素產生,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
(三)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
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能夠做到每天收拾自己的柜子,三分之一的學生對自己的衣物能做到“偶爾洗”或者干脆不洗,要每周帶回家清洗。在行為習慣方面,主要對學生抽煙、喝酒、穿校服、裝束打扮等情況進行了調查,數據表明,十分之一的受訪者有在校園內吸煙的經歷,將近百分之十五的學生有在校內喝酒的經歷。十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如果學校沒有檢查制度就很難堅持穿校服,并且半數以上學生對奇裝異服不反感。學生在這些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是非觀念,但是還比較模糊,容易受外部不良影響,自我約束力比較差,人前人后言行不一,尤其是當脫離教師監(jiān)督時,不良行為會重新發(fā)生,這提示管理者在這方面的引導和約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一)健全制度,強化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必炌椖渴潜本┦薪虒W改革和升學制度改革的重要實驗項目,必須要建立完善、配套、民主、科學的管理制度。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每位學生都知道哪些能為、哪些不能為,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更新理念,完善隊伍
當前學校的管理水平需要隨著學生學制、人格發(fā)展的變化而更新理念,例如我們通常認為男生的沖突需要重視及控制,而往往忽視女生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引發(fā)的后果。因此教育者管理者的理念要適應學生的要求,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盡快建立一套完善的隊伍建設機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形成管理合力。
(三)立足貫通,著眼搭接
貫通學生不管從年齡結構還是學習內容來說,在生理與心理上與我校的大專生和中專學生都有許多不同,樹立立足貫通,因地制宜的工作目標是貫通學生工作的出發(fā)點,引導學生把個人的成才目標與學校的教育目標統(tǒng)一起來。不僅如此,貫通學生管理工作還需著眼于未來的學制變化、學習內容變化、學習地點的變化等發(fā)展趨勢,為學生成長成才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成才動力。
(四)了解家長,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與家長共同承擔兒童青少年成長的責任,包括當好家長、相互交流、志愿服務、在家學習、參與決策和與社區(qū)合作等六種實踐類型,是現代學校制度的組成部分。調查數據表明,我校貫通學生的家長學歷水平普遍一般(見下表),且半數以上受訪者家庭結構復雜,存在三代同住或者單親的問題。因此,需要學校通過組織家長會,利用微信等新媒體,提升家長的教育意識、能力,傳授教育方法和藝術,保證與家長尤其是重點學生家長固定的、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做到聯(lián)系有內容,事后有痕跡,家校聯(lián)系渠道通暢,對話和諧。
(五)培育文化,搭建平臺
根據調查結果的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學校的課外活動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半數學生認為課外文體活動和社團活動非常重要,他們需要通過這些活動,來發(fā)展興趣、豐富生活、鍛煉能力和擴大交際。因此,學校要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科技和體育等活動。要通過廣播、影視、報欄、宣傳櫥窗、校園網等輿論陣地,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使學生不出校園就可以輕松地生活與娛樂。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2018年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yǎng)試驗的通知》(京教職成〔2018〕1號)中指出:貫通培養(yǎng)項目的教育目標是: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fā)展,深化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堅持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方向,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途徑;促進教育公平,完善職業(yè)教育體系,構建人才培養(yǎng)“立交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機會;對接首都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產業(yè)轉型升級需要,改革專業(yè)設置,調整教學計劃,全面加強校企合作,培養(yǎng)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提升職業(yè)院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增強職業(yè)教育對首都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貢獻力和影響力。因此貫通學生管理工作,是值得所有參與這個項目建設的教育者時時關注、時時研究的全新課題。
參考文獻:
[1]張驍章.論社會化過程中當代大學生偏差行為的引導和矯正[D].復旦大學,2012.
[2]彭康清.學生行為問題現狀調查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31(2):101-103.
[3]孫靜靜.高職院校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研究[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