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米鑫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將6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成護理路徑組與一般護理組,一般護理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護理路徑組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指導下的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肺功能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路徑組患者的住院時間(9.97±1.75)d明顯少于一般護理組患者(12.73±3.17)d(t=-4.182,P<0.01);護理后,護理路徑組患者(2.42±0.38)L的FVC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2.05±0.38)L(t=3.740,P<0.01);護理路徑組患者(72.86±6.35)%的FEV1/FVC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63.72±5.29)%(t=6.057,P<0.01);護理路徑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0.0%)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80.0%)(χ2=6.667,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恢復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肺通氣狀況,減少疾病癥狀,促進患者的恢復并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支氣管哮喘;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2(c)-0039-02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多種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和多種細胞組分及因子參與的呼吸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2]。支氣管哮喘的本質是患者呼吸道反復發(fā)生炎癥,該病的主要特征為呼吸道高反應性和可逆性氣流受限,患者常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具有發(fā)病率高,受累人群廣,反復發(fā)作的特點[3]。由于疾病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患者常在出院后再入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應用規(guī)范化、整體性、針對性的護理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疾病癥狀,促進患者的恢復十分重要[5]。該研究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間該院收治的6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該院收治的6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成護理路徑組與一般護理組。護理路徑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48.76±8.31)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73±1.46)年;一般護理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7.83±8.66)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02±1.73)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支氣管哮喘者;②病程≥1年者;③無精神障礙史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②意識障礙、昏迷患者。該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自愿參與該研究。
1.2? 研究方法
一般護理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基礎護理及對癥護理等措施,護理路徑組患者接受基于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方案,包括:①成立護理路徑專家小組,負責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臨床護理路徑細分到每一項護理工作中。②每班次責任護士嚴格按照制定的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各項護理;于患者入院時及每天交接班時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并疏導患者及其家屬的不良情緒,做好心理護理;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飲食管理及康復運動指導,并做好各項基礎護理。③設定每個班次的管理組長,收集責任護士在臨床護理中遇到的問題及對護理路徑的建議,上報專家小組。④專家小組成員隨時修改并完善臨床護理路徑的各項內容。⑤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相關知識、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康復指導及出院后家庭康復指導,每周進行3次,45 min/次。⑥觀察患者的病情,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進行匯報。⑦當患者疾病急性發(fā)作有呼吸困難時,指導患者取端坐位、側臥位及后半座位等體位,給予患者鼻導管或面罩吸氧,調節(jié)合適的氧流量。⑧當患者對疾病或身體的不適狀態(tài)產生疑惑時,需要護士耐心地解釋,教會患者放松身體與精神的方法,并向患者講解放松對恢復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夠充分理解,并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和情緒上的穩(wěn)定;當患者提出疑問時,要耐心傾聽并迅速進行解決;在語言上給予更多的支持,用嫻熟的操作技術及熱情的笑容獲得患者對護士的信任。
1.3? 評價指標
于治療前后測定患者的肺功能,相關指標包括最大呼氣量(FVC)及FEV1/FVC;于患者出院時統(tǒng)計患者的住院時間;采用研究者自行研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該評價表由患者填寫,共4個評價標準,分別為非常滿意、較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shù)+較為滿意例數(shù)+一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描述,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和百分比(%)進行描述,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肺功能的比較
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路徑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少于一般護理組患者(P<0.01);護理前,兩組患者的FVC及FEV1/FVC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路徑組患者的FVC及FEV1/FVC均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路徑組中無任何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總滿意率高達100.0%,一般護理組中共有6例不滿意的患者,總滿意率為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疾病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6]。臨床護理路徑是為患者制定的以患者者為中心,涵蓋住院全程的醫(yī)療護理整體計劃。臨床護理路徑精細到每項護理工作中,確保護理工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可以全面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應用護理路徑,可明確每位護士的護理職責,使護理服務更加標準化與規(guī)范化,同時能夠有效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有效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為患者實施系統(tǒng)化、整體化及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路徑組患者的住院時間(9.97±1.75)d明顯少于一般護理組患者(12.73±3.17)(t=-4.182,P<0.01),研究結果說明在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護理中應用基于護理路徑理念的護理服務,可顯著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促進患者的恢復,幫助患者早日出院。該研究中,護理后,護理路徑組患者(2.42±0.38)L的FVC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2.05±0.38)L(t=3.740,P<0.01)、護理路徑組患者(72.86±6.35)%的FEV1/FVC顯著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研究結果說明護理路徑的護理方案可顯著改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肺通氣狀況,減少患者的疾病癥狀,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同時,護理路徑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0.0%)高于一般護理組患者(80.0%),說明護理路徑理念下的護理工作在患者中能夠順利開展,患者能夠明顯感受到自身健康的恢復,所以對護理服務的評價較高,護患關系更加和諧。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恢復患者的肺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復,且患者對護理服務較為滿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許建國,馬迎教.支氣管哮喘藥物的治療現(xiàn)狀[J].醫(yī)學綜述.2014,20(16):2887-2889.
[2]? 孫博文,唐穎,李曉丹,等.支氣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IL-33水平的檢測及其在支氣管哮喘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40(2):395-398.
[3]? 余強,王冬華,劉東玲.支氣管哮喘患者延續(xù)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6):762-765.
[4]? 韓美榮,陳燕,李劍平.肺功能測定鑒別支氣管哮喘、慢阻肺及哮喘慢阻肺重疊綜合征的臨床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5):934-937.
[5]? 景陽,潘歲月,孫志琴.支氣管哮喘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17,32(21):67-71.
[6]? 錢愛萍.支氣管哮喘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30):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