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玫
摘 要:鄧散木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篆刻藝術家。他的篆刻作品頗豐,其中最大的一方為“毛主席念奴嬌詞昆侖一闕”印,朱文篆書,氣勢磅礴,雄渾樸厚。
關鍵詞: 篆刻;鄧散木;印章
中國印章已有30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印章與書法同運而生,相得益彰,在中國文化的藝術長廊中熠熠生輝。
自商的銅璽,春秋的龍紋璽、鳥紋璽,戰(zhàn)國時期的官璽、私璽、圖像璽等,印章到了秦漢時期越來越規(guī)范。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便統(tǒng)一了文字,進而規(guī)范了印章的使用和刻制。規(guī)定皇上用印稱“璽”。官員用印稱“印”,印文皆為小篆,多為方形印章,大小2~3厘米見方,用“田”字格分隔,品階低的官員只能用“日”字格,并派專職官員管理,可見此時的官印制度等級森嚴。但此時的私用印日臻完善,品種多樣,趨向成熟,典雅靈動。漢代時期,印章則達到了巔峰,官印的體制放松,皇族用印皆可稱“璽”,這時出現了金質璽印,官印則按等級采用不同顏色的綬帶區(qū)分。印文的刻制方法則分為鑄印和鑿印兩種,由于軍官戰(zhàn)事用印的臨時性較強,所以出現了臨時鑿刻的軍印,其風格渾樸粗獷、參差跌宕。私用印的材質和形式要比官印豐富多彩,出現了金、銀、銅、玉、瑪瑙、翡翠、象牙、木、石等材質的印。印鈕也多姿多彩,有鼻鈕、橋鈕、瓦鈕、龜鈕、龍鈕、虎鈕等。印章種類繁多,有圖像印、吉語印、書簡印、四靈印、厭勝印等。私用印在藝術方面表現得更加靈動、圓潤、平整、勻稱,表現出古樸秀美之勢。隋、唐、宋、元時期,印章處于衰落時期,皇帝用印由“璽”改為“寶”,官印皆為朱印,印文字體隨意,繼而出現了九疊篆,并在官場中盛行一時。印章種類出現了押記印、庫印、國用印、檢查印、鑒藏印等。明清時期,隨著文人的大批涌現,印章也逐漸復蘇,產生了各大門派,篆刻印章又恢復了往日的神采。既而涌現出一批文人墨客,如吳昌碩、于佑任、王福安、齊白石、鄧散木等。
在這里我們就著重介紹一下鄧散木先生。鄧散木先生1989年生于上海,字鈍鐵,號且渠子、居士山人、楚狂人、鬱青道人等,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書法家、篆刻家。他集詩、書、畫、印于一身,抗戰(zhàn)勝利后改名散木,晚年截足,號一足、夔。鄧散木先生從小聰明好學,喜歡舞文弄墨,他自學成材,30歲便轟動上海藝壇,有“江南祭酒”之美譽。其詩思想性強,豪邁奔放;其書法氣雄力健,真、草、隸、篆四體皆精,融會貫通,極富金石韻味,自成一家。晚年所作“草篆”“草隸”獨辟蹊徑,風格高古,獨具一格。先生還擅以書法入畫,所作石、竹、蘭、荷等趣致盎然,寫意寄情。其篆刻遠追周秦古璽,并拜趙古泥、蕭蛻庵為師,遍摹浙皖諸派,參悟封泥詔版,集各家之長而自成面目,篆法獨特。其章法藝術不受古人之羈,不受流俗之囿,或造險化夷出奇制勝,或離合稠疊奇縱跌宕,以其雄渾樸厚、大氣磅礴、老辣奇崛的風格在印壇上獨樹一幟。
“毛主席念奴嬌詞昆侖一闕”印是鄧散木先生晚年的經典篆刻作品,這方印章是其作品中最大的一方,于1957年3月末刻于北京真武廟寓樓。其印質為青田石,長7.6厘米,寬7.7厘米,高5.6厘米,朱文,印文為“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融,江湖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留中國。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翻譯過來就是:高大而險峻的昆侖山破空而出了,看遍了人世間的春秋風云。終年積雪的昆侖山脈蜿蜒不絕,好像無數的白龍正在空中飛舞,被你攪得滿天寒冷刺骨。夏天里的冰雪在融化,長江、黃河縱橫流淌,江河泛濫,洪水成災,人或許會葬于魚腹。幾千年的功與過,何人來給予評說?今天我要來說一說:昆侖山不要這么高峻,也不要這么多雪花。怎么樣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寶劍,把你斬為三截?一截贈于歐洲人,一截贈于美國人,一截留給日本。在這和平世界里,整個地球將像這樣涼爽和炙熱。
此首詩表現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懷,詩中不僅僅容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容納了整個人類世界。那么這首詩的主題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從作者對這首詩的批注中找到了答案,它的主題思想是反對帝國主義,其中“一截留中國”應改為“一截留東國”,“東國”指的是日本,這樣就全面照顧到了,即我們不能忘記英、美、日留給我們的苦難。
此印為朱文篆書,氣勢磅礴,雄渾樸厚,與印文內容相得益彰。布局講究,篆法獨特,意態(tài)宏大,從最不經意中透露出最獨特、深厚的功力來。刀筆相合處別開生面,章法不受古人的羈絆,平中見奇,造險化夷,獨具一格。
鄧散木先生不僅在篆刻上出類拔萃,在教學與理論上也留給了我們不少保貴的書籍?!蹲虒W》這本巨著就是他親手撰寫的可供給我們學習的工具書,這本著作不僅在中國引起轟動,而且還被翻譯成日文,暢銷一時。鄧散木先生一生筆耕不輟,治學嚴謹,著作頗豐,受到國內外書法篆刻藝術研究者的推崇。他晚年致力于編寫書法篆刻藝術的通俗讀物,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資料,經工作人員整理出版了《鄧散木印譜》《一足印稿》《鄧散木金石書法專輯》《廁簡樓編年印譜》等十多種優(yōu)秀的著作,受到廣大書法篆刻藝術愛好者的青睞,弘楊了我國民族藝術傳統(tǒng)。鄧散木先生的篆刻藝術可謂是“金石翰墨譽九洲,精品藝術永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