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做的大多數(shù)事情都離不開交流,做事情的成功與否經(jīng)常取決于與他人的交流是否有效。再好的主意,如果不能通過交流與別人分享并進一步討論,也沒有用。把握下面10個技巧,能讓交流更高效。
反思動機。問問自己所說的話想表達什么想法?如果你說話做事的目的不是很明確,或者不具有建設性,那你就不用期望從別人那里得到一個積極的或具有建設性的回應。
理解要點。如果你不能在60秒鐘之內(nèi)總結(jié)好想要表達的信息,那就是還沒充分準備好,也就談不上與別人進行細節(jié)上的交流。
思路清晰。明確你與別人交流的主題,不要跑題。人們一般不喜歡如墜云霧中的感覺。
善用肢體語言。我們與別人交流的內(nèi)容,有90%是看得見的。你說話時,對方同時也正在看著你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看是否與你所說的一致。學會利用肢體語言,會讓你說的話更有分量。
檢查你的措辭。通常來說,寫下的話語會比我們?nèi)粘Uf話時用詞更嚴厲。所以,當你寫下一份發(fā)言稿時,不妨自己先讀一讀,看語氣是否恰當。
說話負責。人們對另一個人是否有“真誠可靠”品性的直覺判斷通常是很準的。我們的感覺都非常敏銳,會發(fā)現(xiàn)他人說的話里所含有的任何不真誠或缺少可信度的蛛絲馬跡,所以你在溝通中一定要盡量保持誠實,不夸夸其談,要對說出的話負責。
在傾聽中理解。要想有效地聽懂他人說的話,你必須注意以下幾點:全神貫注,精神集中在講話者身上;表示認同,如果你認同對方,通過你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如偶爾點點頭或說一聲“嗯”;反饋,適時地向?qū)Ψ教釂?,一方面是澄清一些問題,另外也可以表示你有興趣在聽;投入其中,對對方的情緒和感覺要能夠感同身受。
多練習。溝通如同一門技術,你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才能提高。
困難時尋求幫助。在你覺得與別人的交流中遇到困難時,可以把想法說給朋友或合作伙伴聽。旁觀者清,他們也許能夠給你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
簡明扼要。不要用華麗的詞藻堆砌你的發(fā)言,復雜、拗口的交流話語可能會讓對方根本無法聽懂你的意思,所以寧可選擇簡單,也不要執(zhí)著于文采。
(王傳生摘自《生命時報》201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