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磊
前不久,中央專門印發(fā)《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全國各地制定出臺基層減負政策,聚焦形式主義頑疾,制定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劃出硬杠杠,強化硬約束,著力革除繁苛之弊,施行簡政之道,切實為基層松綁減負,深受基層歡迎和好評。
減負文件下發(fā)以來,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成效總體比較明顯。但在行動過程中,也要警惕個別地方、個別部門急于求成、劍走偏鋒,把“好經(jīng)念歪”,讓“好事變砸”。如把減負當成一場運動來搞,上來就是“三板斧”——下發(fā)通知、制定辦法、開會部署,殊不知這種轟轟烈烈、疾風驟雨式的簡單落實,本身就是形式主義;又如草率跟風、盲目攀比,推進落實過于機械教條,容易導致“矯枉過正”;再如“柿子撿軟的捏”,對易整改、見效快的問題,往往比較上心,并且大張旗鼓、濃墨重彩地宣傳,而對那些隱形的、難啃的、需要動真碰硬的領域,往往等待觀望、避而不提;又或者為了體現(xiàn)工作力度大,動輒建立周匯報、月調(diào)度、季通報等機制,導致各種臺賬資料不減反增,讓基層感嘆“送走一個閻羅王,又來一個馬張飛”。
形式主義是頑瘴痼疾,必須實事求是,堅持效果導向,出重拳、下猛藥、動真格,決不能“以毒攻毒”,拿一種形式主義去解決另一種形式主義,這樣只能“按下葫蘆浮起瓢”,讓問題久拖不決甚至愈演愈烈,成為基層新的負擔。要壓緊壓實“一把手”責任,將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情況,納入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作為巡視巡察的重要內(nèi)容,對落實力度不大、減負效果不佳的進行問責,倒逼“一把手”切實扛起責任,積極主動、用心用情去抓。要安排專門工作力量,具體負責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在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審核把關、督查考核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力量整合,加大推進力度,避免出現(xiàn)“九龍治水、各管一塊”現(xiàn)象。要注重做好結(jié)合文章,將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與推動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結(jié)合起來,與主題教育結(jié)合起來,避免就作風抓作風、就減負談減負,形成“兩張皮”。要加大跟蹤問效力度,動態(tài)開展不打招呼、直擊現(xiàn)場的“微調(diào)研”“微檢查”,既核查各地具體落實情況,又了解干群切身感受,不能把下級匯報當成實際成效,不能以自我感覺代替群眾評價。對一些重點領域和難點問題要開展專項整治,對好的意見建議要及時采納吸收,不斷提高貫徹落實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松綁減負,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基層、關愛干部的深厚情懷。各級各部門要不騖虛聲、下足實功,以滾石上山的韌勁把好政策承接好、落實好、鞏固好,真正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干事創(chuàng)業(yè)、擔當作為。
責任編輯:段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