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馨慧
高考試題對中學數學教學具有導向、輻射作用,以典型試題為載體研究解題,是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發(fā)揮高考題的教學功能,把握備考復習的方向,不斷提高解題教學的效能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下面以2018年高考數學新課標全國卷Ⅲ第22題為例分析,結合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典型失誤與思維障礙,談談教學啟示與思考,為今后教學提供參考。
一、學情分析
(2018年高考數學新課標全國卷Ⅲ文/理科第22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的參數方程為,為參數,
過點且傾斜角為的直線l與交于A,B兩點.
求的取值范圍;
求AB中點P的軌跡的參數方程.
該題第(1)問求直線傾斜角的取值范圍,考查了參數方程與普通方程的互化,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判定,由正切函數值的范圍確定自變量范圍等基本知識,同時考查了轉化與化歸,分類討論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第(2)問求線段的中點的參數方程,考查聯立方程組,韋達定理、中點坐標公式等基礎知識,同時考查了數形結合思想、函數與方程思想的靈活運用,對運算求解能力要求較高,屬中檔難度題目。
這兩個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都有所涉及,并且也進行過適當訓練,但要成功正確解答卻并不容易。從學生的解題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部分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不牢;2.運算能力較弱,數與式子的化簡變形等基本運算不過關;3.領悟及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二、正確解法與學生錯解分析
評析:此法運用分類討論的思想將直線的傾斜角分類為與非兩類情況求解,利用的幾何性質來轉化運用直線與圓有兩個交點這個條件,求出的取值范圍,體現了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此法涉及的運算量相對較小,可降低運算出錯概率,再由的范圍確定自變量范圍。
另一解法:還可聯立圓與直線方程,通來轉化運用直線與圓有兩個交點這個條件,求出的取值范圍,若用此法,第(2)問的解答仍可續(xù)用此過程,只是此法涉及的運算量相對較大。
學生典型錯解類型
(1)忽視()這一隱含條件,未將分類為與非兩類情況來討論,
以致求解范圍出現漏解問題。
(2)對直線的傾斜角這一基礎知識不清晰,以致在求得的范圍中出現了的錯誤形式。
三、教學啟示與思考
從上述分析情況來看,學生對考題及其中運用的常規(guī)解題方法并不算陌生,所涉及的問題在平時都訓練過,但答題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呢?值得我們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目標明確指出:要使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特別提出實施建議:對一些核心概念、基本思想要貫穿中學數學教學的始終,幫助學生逐步加深理解,熟練準確運用于解題之中。
長期以來,大多數學生都習慣于先聽教師完整的講解解題過程后,然后再模仿練習,課上似乎學會了,但實際上,數學的解題教學只是進行簡單模仿,變式訓練是不夠的,學生還需要經過自發(fā)領悟,深刻體會理解解題的思想本質,將每一步驟的來龍去脈都自行推理演繹、將其中的運算轉化真正落實好,從中體會其豐富內涵,突破思維障礙,重視過程中的易錯、遺漏點。
高考題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許多啟示:堅持低起點高立意來開展教學活動,首先使學生掌握各種求極坐標與參數方程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綜合運用打下牢固基礎;其次,在熟練掌握基本知識與方法的基礎上,更要發(fā)揮數學思想作為聯系知識與能力的樞紐作用,有的放矢的加以扎實訓練,力求在熟練運用中實現精彩發(fā)揮。
一些應試策略.1.理解和掌握基本考點的內容.2.由于極坐標與參數方程是解析幾何初步、平面向量、三角函數等內容的綜合應用和進一步深化,所以必須掌握好與以上相關內容,如:準確理解運用三角函數中的輔助角公式.3.高考評分參考答案標準較為簡捷,解答過程應做到簡明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