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
摘? 要:《楚門的世界》以荒誕的劇情設(shè)計對人性做了很好解讀,影片雖稍顯夸張,但在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它的原型。影片所要傳遞給我們的,不是被安排好的人生,而是人性的出逃與自我救贖。
關(guān)鍵詞:人性;世界;自由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4--02
面對生活,是抗爭?還是妥協(xié)?《楚門的世界》為世人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它以一種人生縮影的形式,幫助我們?nèi)チ私庾约簝?nèi)心深處的“楚門”。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讓人心酸,也讓人感動,它混雜了太多的情緒,唯一清晰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就是對人性的追逐。這部影片以楚門為主角,記錄了楚門從出生開始,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在整個桃源島,除了楚門是真實的存在,其余一切都是假的。在楚門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被安排,一切也都會被安排。大部分演員陪伴楚門在小鎮(zhèn)里演了三十年,他卻渾然不知,直至已亡父親的離奇復(fù)活,初戀情人施維婭的意外出現(xiàn),才讓他對自己所處的世界有了懷疑。如若不是脫離了導演基斯督劇情設(shè)計的意外發(fā)生,或許他的一生都會在設(shè)計之中,都只是人類的一個“大玩具”,無法擺脫被窺視的窘境,也無法走出去,尋找真正的自我。
影片中的觀眾始終抱有上帝視角,在他們看來,《楚門的世界》只是一部茶余飯后打發(fā)時間的喜劇;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觀眾則能感覺到它是一部黑色喜劇;而從這部影片中所折射出的人性來看,它還可以被定義為一部人性倫理劇。影片中,總導演基斯督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病態(tài)的,他給楚門安排的世界才是模范世界。這就像我們的父母經(jīng)常會對孩子說的一樣,只有他們給予的就是最好的。而事實是否如此,他們并不關(guān)心,但是,我們關(guān)心。因為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自我成長的沖動。對個體而言,世界原本的美好,不一定是真的美好,而在看過世間的大多不美好以后,你還能感受到的美好,一定是真的美好。
在楚門的世界里,雖然所有人都圍著楚門轉(zhuǎn),但是除了楚門本人,一切都是假的,父母、愛人、朋友……甚至日出日落,楚門的世界里充斥著安排,不允許叛逆,不允許逃離,它以泯滅一個正常人的好奇心和對生活的探索熱情來“囚禁”一個人,從而達到更好的控制一個人,最終滿足觀眾的娛樂心理。也許我們生活的世界也有著一些嘈雜之音,但是相比較楚門的世界,無處不在的虛偽,無處不在的重復(fù)再重復(fù),或許我們生活的世界更“健康”。在影片結(jié)尾時基斯督曾煽情地與楚門對話:“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我了解你生活的一切”,試圖勸服楚門繼續(xù)留在他所“精心打造”的世界里。結(jié)果當然是徒勞的,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真正覺醒時,你很難用“糖衣炮彈”讓他再次入眠。之所以傾向于把這部影片定義為人性倫理劇,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深刻地反映了我們?nèi)祟惾诵灾械牡湫腿毕荩鹤砸詾槭???倢а莼苟揭詾樗梢栽O(shè)計好一切,陽光、雨露、風暴、閃電……,甚至伙伴、愛人、父母。雖然那些外在的環(huán)境,他確實可以控制,但是人本身具有可塑性,除了外在環(huán)境,遺傳和個人主觀能動性這類內(nèi)在的環(huán)境也會影響到個體的方方面面。他控制得了楚門世界里的電閃雷鳴,卻無法抑制楚門內(nèi)心世界的波濤洶涌。甚至有的時候,他連楚門的外在環(huán)境也無法絕對控制,比如施維婭和楚門的相戀、收音機的意外現(xiàn)場播放、米露的本能求救、警察無意間直呼楚門名字……這些破綻的暴露,他都沒有辦法,只因為人不只是機械的人,還是綜合的人、能動的人。
影片中多次為楚門探尋世界設(shè)置阻礙,最初是他小時候的攀爬活動,在“父親”的呼喊中被打斷,本能的探索被迫終止;接著是上學時的夢想被老師的話語:“外面的世界再沒有什么值得探索的了”所壓制;然后是靠近海港時的狗吠、父親在水中的溺亡,都壓制了楚門對外面世界探索的好奇心,甚至還給楚門留下了嚴重地心理陰影——成年后也不敢靠近海港。以上所列所有為把楚門留在桃源島的事件,都反映了基斯督對人性的摧殘和壓制,是有違倫理的。當楚門覺醒后準備出逃時,影片中的導演開始對他頻繁設(shè)置障礙。以至于在每一次出逃都遭遇很多意外后,楚門最終選擇了去面對自己害怕的海面,駕駛海艇出逃,逃離那個一直身不由己的世界,這又是人性中的一種升華!
影片中基斯督說:“我比你更清楚自己”,仿若生活中的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說的:“你知道什么”,無一不是自以為是。我們生活中有的父母就像影片中的基斯督一樣,總以為自己是上帝,懂得更多,會為孩子們做出最好的選擇和安排,甚至有時候為了防止孩子們逃離自己為他們設(shè)計的“桃花源”,還要對孩子們做出一些壓制和打擊。事實上,正如影片中施維婭說的,他們不過是在為他們的孩子打造一個“監(jiān)獄”,從出生就開始了“囚禁”?,F(xiàn)在很多的家長從孩子未出生就開始了“謀劃”,出生后更是各種“算計”,從每年每月每周甚至到每時每分每秒,都已被計劃好?,F(xiàn)在的孩子真的是太累了,太累了!除了不會被電視機外的十幾億觀眾圍觀外,他們又何嘗不是楚門呢?有時候家長們可能需要反思一下,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們正處于“楚門的世界”中,何時能逃離父母為他們設(shè)置的“桃花源”,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基斯督為楚門制造的世界,除了不允許自我意識,除了剝奪自我選擇權(quán),除了……別的似乎都看起來很好——甚至夕陽都很絢麗,可是,一個世界如果缺了這些“除了……”,你還愿意待下去嗎?這個問題沒有統(tǒng)一答案,但每個人的選擇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正如影片中的觀眾一樣,他們也許也有一個和楚門類似的生活處境,想要改變卻又難以改變,以至于在最后看到楚門走出桃源島時,他們感到無比的雀躍,但是雀躍過后,卻還是要回歸現(xiàn)實生活,把《楚門的世界》當做一個節(jié)目,看過了就真的過了。這也是影片的嘲諷之處。如果說影片中真的有生命發(fā)生了有意義的改變,那一定是楚門,他從此尋回了自我,找尋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開始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
《楚門的世界》以個體映射群體,讓我們在一種亦真亦假的情景中去觀看他人,也感知到了自己?,F(xiàn)實的生活也許沒有像《楚門的世界》里所設(shè)計的生活那樣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生而自由,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枷鎖之中。影片所要傳遞給我們的,除了反思,更多的應(yīng)該是讓我們的行為忠于內(nèi)心,在對世界的不斷探尋中,做一個自由而獨立的人!
參考文獻:
[1]謝宗玉.《楚門的世界》:人生舞臺上的自我掌控[J].廉政瞭望.2017(02):102-103.